(导读:中国早期的一些“当代艺术”包括F4那些故意丑化中国政治文化形象来博取西方排华资本的好感。这些丑华油画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反感,并被一些搞传统艺术的人士蔑称为汉奸画。一些有排华资本支持的艺术炒家故意炒高这些汉奸画,并把一些汉奸画炒成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作,最后天价卖回给中国人。)
一、天价当代艺术是排华势力的政治工具
(摘要:还有那些丑化中国人、丑化中国社会的一类作品,这些资本运作下所产生的当代艺术观念在扭曲着我们对艺术的正确认知,这样的天价艺术品就是在侮辱国人的智商。这究竟是一个西方反华势力包装下的“政治工具”还是一个“艺术品”呢?)
说到天价当代艺术作品,想必都知道这幅以1.8亿港元成交的《最后的晚餐》。画面描述一群带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分着“西瓜”也就是刻意的表达瓜分中国。
这幅作品取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达芬奇的同名作品。也就是抄着别人的东西来宣扬分裂自己祖国的反派思想。插图水平的画作,没有创新和绘画技巧可言,就如山寨工业的产品。
但是这样的作品还是以天价成交的形式标榜为艺术品展现在广大民众的眼前。这究竟是一个西方反华势力包装下的“政治工具”还是一个“艺术品”呢?对于当代的艺术品的资本运作已经不是赚钱那么简单。
还有那些丑化中国人、丑化中国社会的一类作品,这些资本运作下所产生的当代艺术观念在扭曲着我们对艺术的正确认知,这样的天价艺术品就是在侮辱国人的智商。
今天的社会不管在哪一个圈子都是以金钱为主的商业圈,人们对于名利的追求往往腐蚀了事物的本质。大多数艺术投资者对于艺术的理解空白造成了只信服于那些光鲜靓丽的表面包装而不是作品本身,自然盲目的去追捧。其实到最后他们手上握着的只是些没有价值的垃圾股。
天价艺术品需要的是合理存在,而不是没有艺术价值的资本运作与策划,但是现如今大批没有思想的新艺术家趋附于这种潮流,去故意迎合这种意识和这种必将被历史淘汰的商业市场进行所谓的“创作”。他们也同样丧失着自己的灵魂。
这批艺术家发现西方写实油画与唯美印象派凭借他们的水平都难以超越。他们青年时代又是经历过一些历史事件,内心埋下对政府社会的极度不满与失望的情节,便产生了画面如此之阴暗的当代艺术作品。
同时也正好迎合了西方国家早期对中国社会人权现状的偏激看法。现如今所谓的“当代艺术”所构建的这种意识并没有看到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们是消极灰暗的思想代表。
这些作品中没有美,没有希望,没有看到未来的光明。他们的作品是创作在负面精神环境之上的。而历代西方艺术家的主体,他们对待生活、社会、未来心态是积极的。
那么对未来、对社会悲观的艺术家作品怎么可能有生命力呢?这些当代作品中既没有得到西方的精髓也丢弃了自己民族的精华。
“美”被理解为某种神秘的、崇高的、可惜并不明确的东西,因而它包含着哲学、宗教和生活本身。“美”也是一种积极的、充满色彩的生活态度。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艺术市场进入了一个革新时代。人民对于艺术的追求也将进入一个新的精神领域。艺术发展是站在当下看过去还是站在当下看未来?
二、丑化国人油画被炒成当代艺术代表作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八五新潮”是一个重要的开启窗口。
1985年前后,上山下乡的回城知青差不多已经结束了在思想解放、伤痕文艺,以及对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反思,逐渐过度到平静的生活中。
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首批大学生已成为从校园走入社会的新一代学子,这些主要出生于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的知识分子,迅速占据了国内各大出版社和媒体,他们用激进的思想,把西方的现代哲学和先锋派艺术带入到现实的文艺中,形成了一种文化潮。
1985年7月5日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在北京创办了《中国美术报》,一举成为了美术界最先锋的媒体。从1985年到1989年,《中国美术报》不断地宣传欧美的前卫艺术,并在头版头条上介绍年轻一代的前卫艺术家。
画家罗中立就是从这里苒苒升起,脱颖而出的。自此,中国美术慢慢从“文革美术”中走了出来,各类画派出现了争奇斗艳,空前繁荣的大好景象。借“八五新潮”之风,中国的当代艺术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2014年,当50岁的曾梵志以2013年作品总成交9亿元登上了“2014胡润艺术榜”的榜首时,人们却开始对当代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产生了质疑。这一批打着当代艺术旗号的艺术家通过市场运作,他们把一张张完全违背艺术价值的作品哄炒到几千万甚至过亿,其性质与明火执杖的江湖忽悠已无二异。
忽悠一,把丑化国人说成是民族特色。
忽悠二,把低劣绘画技法说成是技法变革。
忽悠三,把荒诞虚无的脏乱差图像说成是具象、抽象思维。
忽悠四,把格式化脸谱说成是自信满满的个性张扬。
忽悠五,把在市场上的自炒自拍说成是藏家热捧。
忽悠六,把自己标喊的价格说成是物有所值的价值度量。
为博出名,他们恶搞艺术,把恶俗当高雅,把猥琐当阳光,把丑陋当美丽,把垃圾当艺术。他们乱搞市场,尔虞我诈。他们偷换概念,混淆视听,哗众取宠,用混乱的画面来掩盖浮夸的基本功。
他们用不要脸的方式获得“脸”,用投机取巧来巧取豪夺,将一个个弄虚作假编织得天衣无缝,让乌儿歹鬼的作品,拍出天价。使一部分不明真伪的艺术品投资人落入到他们事先设好的圈套中。因为披着“艺术”的外衣,他们的忽悠更具有隐秘性和欺骗性,更容易让人上当。在他们精心编导的当代艺术的投资热中,一定会有许多人最终会落入被高价套在山顶的杯具中。
还中国艺术品市场一个干净清洁的空间,还中国书画界一个真善美的正能量氛围,还中国青少年一个健康向上、勤奋踏实的良好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