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挂羊头卖狗肉”。近日,有市民反映,他们在一家餐馆吃饭时,点的铁板牛肉竟是猪肉。
服务员承认造假 称“用猪肉做的好吃”
3日中午,按照市民的指引,华商报记者来到宝鸡金台区行政大道的“湘味馆”餐馆,就餐的食客络绎不绝。记者在餐馆菜单上找到了铁板牛肉,单价28元。几分钟后,铁板牛肉上桌了,记者尝了几口后感觉这肉的味道确实不像牛肉,而且吃起来有几分香肠的味道。一问服务员,对方说就是牛肉。
看到有人对菜里的牛肉有疑问,另一名女服务员赶忙过来解释说,他们这菜里的肉就是猪肉。对于记者的质疑,对方还振振有辞地说:“用猪肉做成的好吃”。菜名是铁板牛肉,怎么用猪肉来做?这名女服务员解释说,关键是牛肉和猪肉的价格差别大,不光他们一家这么做,其它家也是这样。
随后,华商报记者在行政大道另一家叫“蜀香阁”的餐馆也点了一道28元的孜然牛肉,结果一尝这里的牛肉吃起来也没有牛肉味。叫来服务员一问,对方说就是牛肉,在记者要求下,服务员拿出了“孜然牛肉”原料的包装袋,包装袋上标明为“蒙古肉”,但仔细一看,原料竟是猪里脊肉。
据悉,宝鸡市场上的猪肉价格每公斤约在30元左右,而牛肉的价格约在每公斤60元左右,价格差别大可能是商家偷梁换柱的主要原因。
执法人员查处涉事餐馆被责令整改
面对如此坑骗消费者的行为,记者向当地食药监部门进行反映。4日,华商报记者跟随宝鸡市金台区食品药品稽查大队的执法人员来到“湘味馆”餐馆。面对查处,店老板拿出他们这道菜中牛肉的原料包装袋,可标注的原料上明确写着:猪里脊肉。说起为什么要用猪肉冒充牛肉时,店老板装起了糊涂。执法人员表示,这家店铺使用的原料单从包装和索证索票上看是没有问题的。店老板坦言,他们店不光是铁板牛肉,还有28元的小炒黄牛肉也是用这种原料做的。对于这种以假乱真的行为,执法人员表示将严查。
在“蜀香阁”餐馆检查时,一开始店里的服务员都不承认,还心存侥幸。执法人员查看了这家使用的牛肉原料包装袋后发现,与另一家餐馆的原料一样,都是名字为“蒙古肉”的猪肉原料。包装袋上写的是湖南一家食品厂所生产,但按包装上所留厂家电话一打,结果竟是空号。在检查时,这家餐馆不能当场提供原料的索证索票。
面对种种疑问,执法人员表示,他们将继续追查原料来源,查处市场上流通的其它假冒牛肉。同时现场责令两家餐馆停止销售这些菜品,立即整改。
延伸阅读:点羊排吃到猪骨 考古学家怒怼黑心商家
近日,一则朋友圈在网上得到广泛传播并引发热议,内容为几位考古学家在郑州一饭店就餐时认为端上桌的烤羊腿吃剩下的骨头为“猪骨”,并根据“猪骨”形态及尺寸进行了学术探讨。15日,一位当事动物考古学者接受了北京青年报的采访,还原事情经过。
据了解,10月14日,国际动物考古协会理事会暨全球发展与中国视角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开幕,13日是会议报到日。当晚,几位考古学家前往饭店就餐并点了一盘烤羊腿。吃完后,其中一位动物考古专家认为盘里剩下的骨头是猪骨头,并非羊骨。15日,发现“猪骨”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讲师李凡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的研究方向是动物考古学,研究内容就包括根据出土的动物骨头判断动物的种属,当天他们根据其中菜里露出的肩胛骨,就可以很明确判断其是猪骨。李凡称,现场除了她之外还有一位动物考古学家,也认为这个骨头实为猪骨。
动物考古学家称点羊排吃到
几位考古学家在郑州一饭店就餐时认为端上桌的烤羊腿吃剩下的骨头为“猪骨”。
15日,北青报记者联系了事发饭店,饭店坚称不会以猪代羊。一位行政部员工对北青报记者表示,确实有几位顾客在点了烤羊腿之后称上来的是猪肉,并表示在顾客提出异议后就把这道菜的钱退了。
16日,事发饭店老板郭先生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当时上的菜是一只小羊腿,为了方便食用在切开后端给客人,“是一整只羊腿,骨头也都在肉里面,不可能有猪骨头和猪肉。”郭先生称店里进货都有发票,且厨师对食材也很讲究,不会出现用猪肉代替的情况。“这两天有人给我打电话问,我听到之后是特别生气。我们这个菜卖了五六年,如果是真的,罚我倾家荡产都行,但是我们不会做这样的事。我愿意请他们再来吃一次,亲自看看,我们都是凭良心说话。”
双方均表示事发后已将菜品退掉,酒店称菜钱由值班经理代付。
对话
根据一块骨头可以判断种属
北青报:你们当时是怎么发现包含猪骨的?
李凡:因为当时我最先看到的是肩胛骨,猪和羊的长得完全不一样。而且上面连着的还有其他的骨头,最明显的就是肩胛骨,一眼看出来不一样。而且我们做动物考古,平时主要就是看骨头,所以很明显。
北青报:猪骨和羊骨差别都有哪些?
李凡:动物和动物之间,尤其是跨科的话差别很大,猪骨和羊骨,除了椎骨和肋骨之外,其实都是很容易分辨出来,比如羊的肩胛骨有点像偏长的三角形,猪的是有一个边缘是呈圆弧状的。还有一个地方叫肩胛冈,长得也不一样。而且羊、牛和鹿的肩胛骨上还有一个肩峰,猪是没有的。
北青报:有没有想到现在很多人关注这个事?
李凡:完全没有,我们就是当笑话看的,发在我们微信群里,也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关注。
北青报:普通人怎么去区分羊骨和猪骨呢?
李凡:这个可能没办法,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关注,要是系统学起来还是要花工夫的,因为一个骨头就有很多名称,还分前侧、后侧、腹侧、背侧等,专业术语很多。
北青报:对现在这件事成为一个网络热点,你怎么看?
李凡:我觉得就是一个娱乐,其实有点可笑,因为我们是一个相对比较小众的学科,人都不多,国内开一次动物考古学大会,差不多也就有五六十个人,真的算是比较小众的,但也算是独特的魅力和乐趣,我觉得能从这个事件去关注动物考古也挺好的。因为考古学其实相对封闭,而且专业性较强,但是近些年我们也意识到,任何一个学问都要让公众知道研究成果,知识还是要回馈大众。
延伸阅读:猪肉+添加剂做成牛肉干 老板被判15年
52岁的苍南人老朱,是个有着30年卤肉加工的老师傅。三年多前,他和妻子在苍南办了一个加工点,专门生产大块的牛肉干,卖给福建客商。
事实上,这些牛肉干是用猪肉加工而成的假货。为了让味道更像牛肉,在加工过程中,还添加了牛肉精、牛肉纯粉等添加剂。
去年1月,东窗事发。经警方核算,老朱的加工点共卖出75吨假牛肉干。
昨天,这起案子在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老朱获刑15年。和他一起获刑的,还有其他9名生产、销售人员。
猪肉+添加剂,做出三种口味“牛肉干”
老朱所在的村子,有卤制品加工传统,大部分人都从事这行,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老朱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做卤鸡腿、卤鸡翅,还去贵州、湖南各地的卤制品加工厂工作过。
2012年12月,老朱回到苍南,和妻子在家中办起了肉制品加工点。一开始,做的是正规生意,直到他遇见福建客商方某。
1982年出生的方某,案发前系福州零客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产品包括牛肉干、口香糖、膨化食品等。
2013年3月前后,方某带着3名技术员来到老朱的加工点,要老朱加工一批假牛肉试销。
禁不住高额利润的诱惑,老朱决定冒险一试。
他从市场上收购了300斤猪肉,经过切块、蒸煮、冷却、翻炒等工序后,猪肉成了假牛肉干的半成品。
为了使猪肉的口味更像牛肉,在加工过程中,老朱还加了牛肉精、牛肉纯粉、豌豆粉、焦糖色素等添加剂,成功制出了五香味、香辣味、沙嗲味三种口味的“牛肉干”。
夫妻俩造假忙不过来,女儿女婿拖下水
方某对试制的假牛肉干非常满意,他对老朱表示,“能生产多少,就收购多少。”
自2013年6月起,老朱将大块的成品假牛肉干(一块约50斤),以快递形式运往福建,由33岁的郑某和他的两个弟弟分装,以“牛人帮”牌系列牛肉干的名义,发往全国各地。
接下福建大订单后,老朱夫妻有点忙不过来。就拉上女儿、女婿帮忙。女婿参与生产、运送;女儿负责保管假牛肉干。
后来,老朱又雇佣了女婿的堂哥,帮他们生产假牛肉干。
其间,老朱夫妇怕被人发现,曾短暂停工。但舍不得高额利润,就叫女婿帮忙找个隐蔽的场所。
女婿没有让老丈人失望,他在苍南矾山镇偏僻深山中,找到了三间民房。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老朱一家就在这里生产假牛肉干,直至被查获。
10名被告获刑,猪肉供货商也判了一年四个月
根据调查,老朱的假牛肉干,售价为20元一斤。而在市场上,真正的牛肉干成本价每斤在40元以上。
制作1斤假牛肉干,大约需要2斤猪肉,老朱的加工点每日可生产500到1000斤假牛肉干。也就是说,他们每天需要至少1000斤猪肉。
猪肉的供货商,就是26岁的许某。
许某是当地的一个生猪肉中介和供应商,从2013年6月前后开始,他开始为朱某提供原材料猪肉。同年12月前后,许某得知了老朱用猪肉生产假牛肉干,但是为了个人私利,依然大量供应猪肉。
截至案发,老朱共售出超过75吨假牛肉干,总金额超过700万元。
法院认为,老朱、方某等10名被告人的行为,均已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因涉案数额巨大,法院判处老朱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150万元;判处方某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400万元;卖猪肉给老朱的许某获刑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其余被告,分别获刑一至八年。
通讯员 温萱 本报记者 汪子芳
延伸阅读:老鼠肉当羊肉串 街边毒小吃竟然还有他
有一天赚了钱去吃路边摊,买10串铁板鱿鱼,再来5碗撒尿牛丸,手抓饼绝对入不了法眼,要夜夜笙歌吃烧烤……
越是排队到心碎,就越是好吃到流泪!看到人群的盛况就像打了鸡血,排到队尾一定错不了。
有时候碰到爱讲故事的老板,那可真是捡到宝——从自己的传奇经历到附近校园的鬼故事,他能聊到你下次为了聊天也要去逛逛。
但是,小编最近看到一篇报道也是瞬间被颠覆了三观。有网友在微博报料称,现在市面上卖的很多羊肉串、涮羊肉都不是真的羊肉做的,而是猫肉、老鼠肉做的。为让人们觉得吃的猫肉、老鼠肉有膻味,一些烧烤摊老板往往以很低的价格买回猫肉,放在盛有羊尿的盆里浸泡几个小时,再用嫩肉粉、各种调料腌制二三十分钟,加点羊油和羊肉香精,羊肉串就诞生了!
原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于莺医生也曾在微博透露:一患者来协和急诊,皮下瘀斑、尿血、鼻出血不止,做毒理检验为鼠药中毒。经问,之前曾吃街边烤串!比较可能的是,不良商贩收购被毒死的猫狗老鼠做成“羊肉串”,人吃后间接中毒。
除了老鼠肉,记者调查发现,有些羊肉串还极有可能是用鸭肉等配上羊肉精等调制出来的。
① 凡本站注明“来源:奇狐娱乐网”字眼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奇狐娱乐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
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