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奇狐网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张燕:用类型化的商业模式讲好中国故事

2024-08-02 17:13:49    来源:    阅读:6
2022年是《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喜迎二十大召开之年。十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电影《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一批优秀作品广受好评、破圈传播。中国成为图书、电视剧、动漫等领域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电影市场规模屡创纪录、银幕数和票房收入跃居全球第一。 未来,中国电影如何进一步发挥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文化使命与价值,在国际上扩大中国电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近日,记者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燕。 首先从创作层面来说,我们的电影导演不缺乏

  2022年是《“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喜迎二十大召开之年。十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电影《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一批优秀作品广受好评、“破圈”传播。中国成为图书、电视剧、动漫等领域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电影市场规模屡创纪录、银幕数和票房收入跃居全球第一。

首先从创作层面来说,我们的电影导演不缺乏才华也不缺乏技术,但需要更好的讲故事方式。怎样用一种国际观众能看得懂,愿意看且喜欢看的娱乐的方式去讲述,需要我们去探索。”张燕说,可以用类型化的商业模式去讲好中国故事,让观众愿意走进电影院看中国电影,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此外,更好的国际传播,也需要更多的平台。比如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影展,还可以去相关国家、地区,举办一些特殊的电影文化交流活动。这些都是帮助中国电影和国际观众,进行对接的重要的方式。最后,在电影教育上应该要有更开放的国际化视野。张燕表示,我们对标的不仅仅是中国电影发展,更应该要有国际电影的高度,所以在教育、课程编排、学科设置等方面都要考虑到国际交流。这样也会给学生带来思维的高度,同时兼具本土文化的立场。

  电影每一次进步,都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的发展紧密相连。当前,数字化、智能化、互联网+等深入发展,这对电影创作、产业发展,以及电影教育的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张燕教授表示,技术要走高走远、人才也要走高走远。所以,一方面继续发扬传统的史论、理论、美学等学科优势,同时在创作上不断推进,适应数字化时代各项要求。“我们北京师范大学目前已开设了数字媒体系,来适应当前技术的各种变化。教育不仅要适应技术,同时也要超越技术。因为技术是为教育服务,也是为审美服务。电影教育要始终强调理论、文化的优势内涵,为中国电影的深度、高度、长远发展努力。”张燕说。(记者 张晓荣 刘希尧)

  • (0)
  • (0)
图文
聚焦
  • 齐迹·2024 任贤齐演唱会-遵义站
  • 许茹芸“适合相爱的时辰”2024巡回演唱会-宁波站
  • 海来阿木“不如见一面”2024巡回演唱会-武汉站
  • 美国喜剧奇幻电影《神秘友友》6月15日中国内地上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来源:奇狐娱乐网”字眼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奇狐娱乐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 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做出处理。


鲜娱       韩娱       娱评社
八卦       独家       滚动
内地       港台       欧美
日韩
视讯       综艺       剧评
八卦爆料          活动          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