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课堂主题:父母向孩子学习——逆向镜像教育时间:7月16日晚
主讲嘉宾:小强
佛山电视台《小强热线》主持人,制片并主持的《小强热线》栏目,常年稳居佛山地区收视第一,在市民中享有极高公信力,栏目被评为"中国城市电视台十佳栏目"、荣登"中国电视满意度调查博雅榜",成为唯一一个登榜的市级电视台栏目。主持人小强为广东十大金牌主持人、佛山传媒集团名主持特殊津贴获得者、荣获广东省新闻奖一等奖。
说实话,这个词语是我创造的。在教育专家看来,孩子就是家长的一块镜子,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我们是怎样的家长,就会教育出怎样的孩子,此为镜像教育。那么今天让我们来谈谈逆向镜像教育,让我们的孩子教会我们吧! 从小到大,我们每到一个阶段,都有长辈和前辈在教育我们、指引我们。 但是却没有人能够手把手教会我们如何当一个家长。有些家长非常负责任,不知道如何当一个家长便去学习、去进修 ;而一些家长可能因为工作忙,譬如我本人,从外地来到佛山,需要拼命干活才能立足,便没有时间、也忽略了去学做一个好家长。我在此处介绍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那便是向孩子学习、学做一个称职的家长。

为什么家长的说教,孩子总是听不进去?在家长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孩子为什么就不听呢? 因为家长跟孩子不在一个频道上。譬如你知道现在的流行趋势吗?现在孩子们最喜爱的明星是谁?你知道孩子们现在最爱做的是什么吗?如果父母都不懂这些,孩子便会觉得家长已经落伍了。
解决方法很简单,你可以上网,看杂志,去一一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知道这些所有的信息,你便获得了和孩子平等交流的机会。
我曾经不太喜欢流行文化。我对流行文化很顾虑,很担心这些东西会带坏我的孩子。实际上,如果我们对这些东西不甚了解,我们如何去评价、或者去批判呢?因此我希望各位家长,都可以学着向孩子取经,去学习孩子们最优秀、最擅长的事情。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我认为,如果家长急着向孩子说教,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如果你想向孩子“说教”5分钟,那么你必须先聆听孩子30分钟的话。孩子有被尊重、被聆听和被平等对待的需求。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孩子最近爱上了一款游戏,你可以去请教他,“这款游戏好不好玩呢?”,然后继续问你的孩子,“这款游戏的设计者是谁呢?”“现在有多少人在玩这款游戏呢?”可以问你的孩子一些具体的问题,让你的孩子在单纯地玩游戏之外有了更多的思考,让他明白,游戏不单纯是娱乐的工具,游戏也是一个产业,背后有更大的学问。你还可以在和你的孩子交流之外,多点做功课, 多点做背景调查,那么关于这个游戏,你和你的孩子就可以有许多可以交流讨论的地方了。
家长和孩子便可以在共同话题的基础上打开话匣子,一直地聊下去。
切记,向孩子学习、请教这个过程不能停,必须经常“更新”对孩子的了解。
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想法,家长不能急着去否定。要学会跟上孩子们的节奏。家长最好能够在孩子周一到周五的时候跟着孩子早点起床,去送孩子上学。孩子会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关心;家长也可以借此机会跟孩子沟通,跟上孩子的节奏。许多家长的下班时间并不稳定,很难接送孩子放学,即使如此,家长也要多多关心和关注孩子是否放学归家。
在跟上孩子节奏后,家长要想办法让孩子跟上自己的节奏。
因此,家长也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个人生目标并不需要多大,即使只是立下了一个小小的目标,也能为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榜样。
不妨尝试,家长为家庭设立一个一年为期的目标,譬如定下在今年X月X日,一家人要去XX旅游。家长为了这个目标,努力赚钱,压缩其他不必要的开支,让孩子看到家长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孩子也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学会,人生必须设立目标,并且为之奋斗。
家长和孩子一起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并相互学习和监督。
同时,家长要向孩子学习他们的优点,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也要跟着学习,孩子在看书的时候就尽量不要玩手机,看电视,而是跟着孩子一起看书,哪怕只是在看着孩子做作业。如果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家长在打麻将,家长还怎么能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呢?
家长还要向孩子学习宽容。许多家长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轻易便暴跳如雷,父母的教育方式非常不宽容。如果孩子爱玩游戏,那么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可以鼓励他,可以告诉他要成为一个职业玩家要需要怎么做。美国有一部纪录片叫做《心世纪》。讲述了在电子竞技领域,一个年轻人通过刻苦训练从一个懵懂少年成为一个职业玩家,功成名就。家长不用过多担心孩子沉迷网络不学习,因为有部分人是的确不适合考试的。家长也要向孩子学习,对现代不同职业、多元世界的看法保持包容的心。家长和孩子需要相互的包容。家长不能对孩子的选择和看法诸多挑剔,同时又要求孩子包容家长的观念和说教,家长需要学会尊重和欣赏自己的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我并没有太多引导孩子要爱上学习。我的个人经验是,在每次送孩子上学的时候,我会告诉她:“今天要学得开心啊。”我的想法很简单,如果孩子上学不快乐,注意力便不集中,那么孩子还怎么能认真学习呢?因此,学习必须以快乐为本。父母首先要让孩子爱上学习,孩子为了使自己学习更加快乐、开心,会自己想办法,去使自己学习更加快乐。
如果孩子成绩很差,根本不可能爱上学习,怎么办?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找原因,家长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可以去和老师、去教导主任一起找原因,怎么可以让孩子成绩变得更好? 如果孩子确实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家长可以去发掘孩子更多种的可能性,孩子动手能力很强,让他上职校如何?孩子唱歌跳舞很好,让他上艺术类的院校?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填鸭式的教育,适合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发掘并完善孩子的专长,比逼着孩子天天认真学习看书背书来得要强。家长不要觉得职校就是低人一等的,在求职市场最缺的、最抢手的就是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
我很爱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也爱学习,但是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该怎么办? 现在的中小学都是大班教育,有甚者60人一个班。老师是兼顾不来的。家长要想办法结成孩子和老师的“姻缘”。老师其实并没有那么了解学生,家长要积极去了解在老师心中孩子的形象,发掘自己的孩子的优点,试图让老师改变对自己小孩的看法。同时也要改变孩子对老师的偏见。
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只有沟通,家长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家长要向孩子学习,需要向书本、向教育专家学习,使双方的沟通更为顺利。
“
顶嘴说明了孩子开始思考了,他们觉得家长的思维跟不上自己的节奏。家长首先要做的是自省,然后要找到合理充分的、符合逻辑的以及世俗的观点来告诉孩子,为什么事情应该是这样。孩子和家长顶嘴的实质就是一场“辩论",这里的“辩论”指的是和平的、平等的辩论。家长要做的是温和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而且最好不要有一锤定音的结论,否则家长就显得霸道了。
除了聆听孩子说话,还有哪些方式方法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被认可?小强这么认为:“ 别逗了,你连孩子的话都不听,你以为他会觉得你尊重他吗?你就算是送个出境旅游他都觉得是你施舍他的。
“ 再有文化的家长比得上孩子未来所接触到的文化吗?文化这东西是虚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家长只要有一颗干什么都很投入而且很上进的心,工作能力强,努力程度高,就能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榜样。家长的文化水平高也不一定能够教育出文化水平很高的孩子。文化水平不高不能成为家长推脱责任的借口。
“ 每个孩子都喜欢玩电子产品,大家不要把电子产品视作洪水猛兽,换一个角度,电子产品就相当于就汉朝时候出现的与竹简相对的纸与书,汉朝的时候也有家长担忧,“现在的孩子沉迷纸书不看竹简怎么办”吗?
“ 孩子在经历青春期,家长也经历过青春期。青春期就是青春的一个最美好的回忆,别怕青春期。对照自己的青春期,提前就告诉孩子:你快到青春期了,以后你会觉得妈妈爸爸又啰嗦又凶横,请你多多包涵哦。反正我就是对我孩子这么说的,然后他们就会很自觉地去了解青春期的种种异象,反而是挺好的一件事。
孩子我行我素,家长说的话都听不进去,小强是这样理解的:
“ 孩子我行我素说明他/她在试图建立自己的权威,同时也在蔑视家长的权威。家长已经无法跟上他们的节奏了。家长要试着向孩子学习,让他做主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有些问题家长的决定还不如孩子的,那么为什么不听孩子的呢?家长并不是天生要指挥孩子的,家长在问题上落后了,还不愿意承认并且迎头赶上,换我是孩子我也会藐视家长的作为的。
“ 我想请家长回忆一下,对自己要求一般的孩子的家长在生活中是否也得过且过呢?我认为,家长首先得对自己的生活有点追求,比如,不要偷懒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条件允许的话就不要太抠门多点出去外地旅游,穿着要体面不要随便穿个睡衣便出门;等等。
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把成绩放在心上,要如何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小强是这样认为的:
“ 孩子并不是不将成绩放在心上,而是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效果,便失去了上进心,想放弃。家长需要反思,自己是否也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孩子成绩好的时候自己有没有表扬他们?成绩退步的时候有没有帮助孩子找到原因?如果家长也不去寻找孩子成绩退步的原因,孩子也可能因此不去在乎;如果家长也固步自封,孩子怎么会不达到目标誓不罢休呢?
想要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必须从具体科目入手。先帮助孩子找到成绩尚可的科目,家长要找准机会,孩子有点进步就表扬他们,首先让孩子建立对这一科目的信心。孩子在这一科目开始有进步,从具体的科目突破。这个做法比较有效。
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最明显的表现便是对成绩无所谓、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实际上这些都是表象。真正的原因在于孩子们认为,在学习考试方面他比不过别人,不知道如何超越别的学生。家长可以尝试去培养一些他比较在行的兴趣,比如体育、电子技术、动手能力,甚至是厨艺、歌唱、舞蹈、画画。家长得让孩子在某些领域有比较优秀的机会,让他重拾信心。

“ 我是这样认为的。只有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孩子才会去参与、去学习。参加补习班这件事家长不能首先提出,而是应当在孩子谈及补习班的时候,跟孩子偷偷地说,其实现在的补习班是十分有趣的。比如我就曾经跟我孩子说,某某数学老师的补习班有很多好吃的,你去参加吧。学得好与坏是一回事,至少孩子能够跟补习班的老师混个脸熟。
孩子喜欢看书,但总是写着写着作业就开始看书,小强是这么认为的:
“ 孩子的习惯很有可能是受到家庭的习惯的影响。比如家庭事情很多,家长总是分不清主次,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想起什么就做什么;我认为,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养成规划时间的习惯,比如在家里定下固定的作息和做事的规律,先一起认真吃饭,然后家庭成员再一同处理手头的任务,谁负责倒垃圾扫地,谁赶紧去洗碗,事情做完之后,再一起娱乐或各自做各自的事务。生活有了规律和规则,孩子便容易分清生活和学习中的主次。
大家一起努力吧!如果孩子连中国这种填鸭式的考试和学习方式都能应付,那么人生中还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克服的?
中国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们来说,真的是残酷的。有些人原本可以过更好的人生,却苦苦挣扎在残酷的考试路上。但是在中国的现状下,考试才是最为公平的一条路。
其实大家不觉得中国的教育其实也挺棒的吗?遗憾的不过是由于每个班级的人数实在太多,老师根本顾不过来,所以家长的辅导和辅助很重要。家长可以主动去认识孩子的老师和班主任,让老师也认识你;可以多点跟老师交流,老师也是很乐意去关注每一位孩子的;让孩子学得开心,如果孩子的成绩暂时落后也不要着急,找对了学习反方式比补课提高份数更为重要。
山泉剧社(Feminists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