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实用的中底:Lunarlon + Dynamic Support
对于初跑者而言,一双合格的跑鞋至少要能提供足够的保护性和舒适性。Lunarlon+Dynamic Support的中底配置虽然说不上豪华,但是对于10或15公里以内(当然也见过不少穿着跑半马)的慢跑锻炼是绝对够用了。
Lunarglide 7 的中底包含两片式双密度的Lunarlon 中底泡棉以及后跟内侧的Dynamic Support 动态支撑平台。
两片Lunarlon 泡棉分别位于鞋的前后:前掌黑色的Lunarlon 泡棉相对较薄,脚感会更软弹,提供一定的启动反馈;靠近后跟的Lunarlon 泡棉更厚实,在落地时起到良好的吸震作用。
而内侧的Dynamic Support 动态支撑平台,包括内侧一块外表光滑且硬度较高的Phylon 以及位于后跟的TPU稳定器。两者相加主要起到支撑足弓、增强落地稳定性以及缓解过度内旋的效果,同时也是发挥连接前后掌、过渡引导的作用。
从材料上看,和一般的EVA中底相比,Lunarlon并不需要太长时间的磨合就能够提供舒适的脚感,而且对于体重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即穿即用。
而从整个中底的稳定性以及过渡的流畅性来看,Lunarglide 7 从落地到启动,都能实现一个比较平稳的过渡,而且Lunarglide 7 中底的软硬度以及布局都比较合理,适用于绝大部分的轻度内旋不足或者是过度内旋跑者。
更加轻盈舒适的鞋面:Flyknit + Flymesh
这次升级最大的改进之处在于鞋面,之前Lunarglide 6 所采用的Hyperfuse 鞋面被替换成了鞋身Flyknit + 前掌Flymesh 的组合,而鞋面的升级也让Lunarglide 7 的单只重量比前一代减轻了近10g,US 9.5的单只重量是265g。
虽说Lunsrglide 系列已经来到第7代,当中底科技越来越成熟的时候,折腾鞋面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涨价还是慢点吧。不过既然已经入手了,那我们还是要看看这200块钱到底花的值不值。
鞋面透气性增强。之前的Lunarglide 6 基本上是全掌内靴的设计,虽说外层的Hyperfuse 采用了镂空的网眼设计,但跑久了多少还是会有点捂。
这次Lunarglide 7 换成Flyknit + Flymesh 之后,鞋身中部基本上只有一层(内靴在鞋身内部的高度降低),鞋头虽然依旧是两层的设计,但内衬以及外层的Flymesh 都要更薄一些。
厚度的降低使得整双鞋的透气性得到了增强,而且Lunarglide 7 所采用的鞋面并不同于Free 3.0 Flyknit的那种高弹力Flyknit ,并不会牢牢贴住脚面。
灵活性以及舒适性提升。相比起Hyperfuse 相对较硬的鞋面,Flymesh +Flyknit 的搭配则要显得更轻薄更柔软,前掌在启动时也变得更加顺畅。而且对于部分脚型比较宽的跑者来说,相对较软的鞋面会让Lunarglide 7 的鞋内空间更大一些,带来更加舒适的穿着体验。
当然,更轻更薄的鞋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包裹感以及鞋面的稳定性降低。如果是追求更好的包裹体验以及鞋面稳定性的话,个人觉得Lunarglide 6 会更胜一筹;但如果追求更加轻质、舒适的穿着体验的话,个人觉得还是选Lunaarglide 7 会更好,这就看跑者自己的喜好了。
更好的包裹还是更舒适的体验?
Lunarglide 7 说白了就是 6代的Elite 版本:外观变得更好看(尤其是后跟),鞋面材质进行了优化,进一步减轻了重量,但是核心的中底科技并没有进行太大的改进,大底也依旧采用的之前的设计。在实际跑步体验中,除了鞋面的透气性有明显提升之外,中底的脚感其实并没有明显的不同。
正如上文所说,如果是追求更好的包裹体验,那么还是会推荐Lunarglide 6,而且目前价格也是比较实惠的;如果是追求更加舒适的穿着体验以及更好看的外观,那么入手Lunarglide 7 就不会有错了。PS:找到好基友的话还可以配鸳鸯......
图/文by:Salmon俣
虎扑装备(HPsne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