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选 > 职场·商业 > 左家庄 > 正文

左家庄

北京普通人 2017-01-17 08:46:25

左家庄



两年半前,我重回左家庄居住。说重回的原因是十一年前在这片由多幢居民楼组成的旧社区中住过,只不过位置稍有改变而已。


两年多来,这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便利的交通,也不是五花八门的特色饭馆,更不是坐落于左右的商场和超市。而是屡次见到的形形色色的精神有问题的人们。


刚住过去的时候,有一天路过24路车站附近的一个超市购物,就在我买完东西排队结账时,身后一个二十多岁的操北京口音的女子一直在喋喋不休地念叨着自己的购物积分情况,并不停督促着让我快点。起初,我以为就是情绪不好的人,没有搭理。但一再督促,我也有点不耐烦,毕竟结账的速度这事我说了不算。就在我回头打算回应两句时,发现,她说话时根本就没有面对着我,而是面朝别处在像说梦话一样不停地重复着之前的那些说辞。我猛然意识到了真相,迅速转身,期待着尽快购物完成,不过后脊梁有点凉。就在我走出购物通道时,她以责备的口吻大声朝收银员质问自己的购物积分情况,而并没有购物的意识。收银员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机械地替她开始查……


后来又遇到了一个男孩,不到20的样子。总是身上穿着脏兮兮的衣服,脸上像摸了炭黑。每次与他迎面经过时,我就有些胆怯,生怕他拿起手上的树枝或者别的东西朝我轮来。他貌似住在我们租住的楼的不远处的楼的地下室中,每到半夜,他总是出来,发出犀利的吼声,像狼嚎,又像醉酒后的呼号,叫喊时也会夹杂着某种含糊不清的口号。在居住密集的三环内社区中,这种声音也是过于特殊。应该是去年寒冬,外边很冷,我经过离家不远处的电话亭时,发现有个人在打电话,心想谁这么执着啊?走近一看,原来,就是这个小男孩,他并没有打电话,只是作出了打电话的样子,并用仇恨的目光盯着我。我赶忙装作无视他,迅速经过了他。再后来就基本没有见到过他了,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我们楼下住着一位老太太,也就60岁左右的样子。她平日里有个嗜好就是穿戴整齐,坐在楼门口骂街。也不知道她骂的对象是谁,总之就是很有道理地在和对方摆事实讲道理,有点街道办主任劝和的感觉,一骂就是大半天,也从来没有人搭理她。她是独居的老人,身边就一条宠物犬,除了偶尔出来骂街,很少会看到她。她骂街的时间也很准时,基本都是周末,所以,一旦开骂,我们就基本不下楼去,直到她骂完回家。门砰地关上的时候,也就是我们下楼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回家时已经12点左右了,喝了点酒,头有点晕晕乎乎。就在我打算上楼时,发现楼下的葡萄架下有人在活动,但借着酒劲,没有害怕。仔细一看,原来是楼下的老太太正在嘀咕着什么,最关键的是她穿着像寿衣一样的红色衣服,样子着实经典。自那以后,老太太家的门就再也没有开过,各种付费单子和小广告单子塞满了门缝。我们一直怀疑是不是那啥在了里边……


出于好奇,有一次在网上搜了“左家庄”,没想到其中的一个解释吓了我一跳,原来此处在清朝年间是”化人“的地方,类似于民间版的八宝山。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了众多工厂的所在地,比如北京无线电厂之类,而周边的很多幢楼都是工厂的家属楼。


前段时间,大学同学发来他对贾樟柯电影的长评,里边对《二十四城记》的评论非常到位,我不由得想到了左家庄……

北京普通人(bjwaishengren)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特约作者

北京普通人

人气:0
更新:2017-01-17 08:46:25

北京普通人 北京普通人

推荐阅读 ^o^


鲜娱       韩娱       娱评社
八卦       独家       滚动
内地       港台       欧美
日韩
视讯       综艺       剧评
八卦爆料          活动          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