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选 > 教育·励志 > 开化清水鱼 > 正文

开化清水鱼

浙江水文化 2017-01-20 09:07:52

开化清水鱼

何田清水鱼的养殖始于明代,《开化县志》记述:明末清初,本县就有人在河边、田边、路边、山坑边、房屋内挖土砌石成池,引用溪水、山坑水或泉水养鱼,鱼池面积5至10平方米,水深0.3至1米,设有进、出水口,但产量不高,数量也极少。

何田乡地质带属花岗岩地区,地表水常年在二类水以上,溶氧高,且完全没有工业污染,水质清可见底,十分适合鱼的生长。近些年,随着当地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何田清水鱼的养殖规模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清水鱼也以其优异的品质,通过了国家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双论证,并先后获省首届渔博会银奖,省农博会银奖、金奖,衢州市名牌产品、市著名商标等称号。

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然而,咱们何田却可以骄傲地说,水至清则鱼至鲜。

钱江源头游来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开化清水鱼,生长在依山傍水、桃源山村里,这里的人家,家家房前屋后山泉水流、溪边挖筑坑塘养鱼,水流常年不断。

这次我们就要送福利:让这条鱼游进您家里。这鱼来头可不小,上过央视的好几档节目哦,和鱼在同一个水里长大的青蛳还出现在《舌尖2》中。

山泉活水里长到2岁多

清水鱼爱吃的是青草

开化县地处钱塘江源头,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是浙江的“西大门”。据浙江省环保厅环境质量通报,2014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在全省58个县级城市中,位居第一。出境水Ⅰ、Ⅱ类占全年99.2%。

“我们这里山好水好,家家房前屋后养池清水鱼,就一万人的小乡里,已经出了十几个博士啦。”说这话的是开化县何田乡书记张月桥,这个乡就是清水鱼的发源地,钱江源头之一的马金溪流过此乡,山里人就在家附近挖个小水池,用溪水养一池清水鱼,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会时,才舍得吃上一条。在村里,你要买上一条清水鱼,价格也要30多元一斤。

开化清水鱼是怎么养的呢?

当地村民在门前屋后挖6~20平方米大小不一的池塘,将山泉引入塘中,塘墙池底铺上鹅卵石。一个塘大多放养几十条草鱼和四五条红鲤鱼,饲料以青草、菜叶为主。因为是在冷凉的活水中养大,鱼的生长很缓慢,一般2年以上才会捕捞上市。

据说这一流水养殖的形式是从唐代寺庙的放生池衍变而来。在明代初期,开化山民就习惯于在靠近溪流山泉的地方挖坑筑塘,引水养殖。

此法养出的鱼是典型的“冷水鱼”:生长缓慢、营养丰富,再加上鱼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有机草,过的是休闲日子,每条鱼的养殖时间达2年以上。

“从2009年开始,清水鱼产业在开化14个乡镇推广,山民们纷纷效仿何田乡民,利用山泉水在堂前屋后养鱼,目前全县的养殖面积已经达到1700多亩,有上万户村民从事清水鱼生态养殖行业。”开化县水产协会会长占勇军这样说。

当地人吃鱼爱清蒸

鱼肉不腥,又甜又嫩

清水鱼其实就是草鱼,和菜场里的养殖草鱼不同,鱼的体态特别修长,没有饲料草鱼的大肚子;鱼背部颜色乌黑发亮,肚皮雪白,而饲料鱼身体颜色偏灰,肚皮颜色也会有点黄。

说到吃鱼,很多人觉得,这草鱼嘛,呵呵。但是,好水养好鱼,你品尝过纯正的开化清水鱼后,你一定会对草鱼的口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山区湍流的溪水,基本保持在一类水质的水平,这才能养出如此好品质的鱼。

清水鱼是开化美食的当家名菜,当地人最喜欢的做法是白煮。

在清洗剁好的鱼身上抹盐,再用当地的土山茶油抹一抹,放上葱姜直接蒸,鱼肉吃起来鲜嫩甘甜,没有一点泥腥味,而且鱼刺居然也非常少。

还有一种烧法是炖汤,把开化当地菜籽油或山茶油加热到8分热,散去油烟,入姜炸味,放入鱼,同时放盐、酒、清水——水要本地山泉水,还一定要柴灶,一把旺火,“千滚豆腐万滚鱼”,一刻钟后鱼汤呈乳白色,香味扑鼻,一份至纯至醇的开化清水鱼就新鲜出锅了。

清水鱼正因为其食材优良,故其做法反而简单了。

割草喂鱼免费村里耍

还有活鱼免单、抵价券赠送

为了让大家品尝纯正开化清水鱼的美味,钱江晚报联合开化县水产协会、开化何田乡、开化县供销社旗下的漂石开化清水鱼配送中心,发起了开化清水鱼之旅和清水鱼免费试吃活动。

(来源:钱江晚报)

浙江水文化(zjshuiwh)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特约作者

浙江水文化

人气:0
更新:2017-01-20 09:07:52

浙江水文化 浙江水文化

推荐阅读 ^o^


鲜娱       韩娱       娱评社
八卦       独家       滚动
内地       港台       欧美
日韩
视讯       综艺       剧评
八卦爆料          活动          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