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选 > 房产·汽车 > 揭秘 | 我们今晚去的和平方舟,上面都住着什么人? > 正文

揭秘 | 我们今晚去的和平方舟,上面都住着什么人?

CCTV1开讲啦 2017-01-26 08:45:06

揭秘 | 我们今晚去的和平方舟,上面都住着什么人?

他们,是这片海上最可爱的人!

他们是真正的无惧、无畏,每一次的出航远行,都是为了用自己所有的青春和热血,传递无疆大爱。

今晚21:00,《开讲啦》特别节目“开讲大时代”走进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这个“酷炫”的地标上面究竟住着什么人呢?在节目开播之前,和小开一起走近这群人,听听他们的故事!

和平方舟医院船女兵的远航梦

22岁的维吾尔族姑娘古力不但是中国海军首批维族女水兵,也成了目前航程最远的维族女水兵。

古力与帕夏、苏丽亚3名维族女兵跟随和平方舟远赴亚洲8国和亚丁湾海域执行“和谐使命—2013”出访暨医疗服务任务,是维族女水兵的第一次远航。

帕夏是和平方舟观通部门一名信号兵,从小没见过大海的她晕船严重,从舟山到文莱的6天的航程中,帕夏共吐了13次。

“当时吃什么吐什么,有时候连眼睛都睁不开,但我一次都没有影响过训练和值班。”烈日下,帕夏用手捋了捋被海风吹乱的头发,倔强的说道,“这3个月的远航,我已经逐渐适应并爱上了大海。”

作为信号兵,帕夏在医院船靠泊期间每天都要升降军旗,早上8点升旗,日落之后降旗。

苏丽亚买提名同样是一名报务上等兵,学专业、出公差、干勤务,样样不服输。任务前补给大米,苏丽亚硬是“闯”进男兵队伍,抱起30斤重的大米就往船上搬。直到汗水湿透了海魂衫,苏丽亚与男兵一同累瘫在甲板上。“我从西北边疆来到万里海疆,不是来享受的,决不能让男兵觉得我们娇气。”苏丽亚说。

和平方舟的心脏守护者

成建荣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机电长,负责“和平方舟”的主副发动机、发电机等核心装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和谐使命—2011”的旅途中,“和平方舟”在太平洋上遭遇了台风“洛克”。那天,电工班长丁辉神向正在机舱巡查的成建荣报告:“主发电机频率上下波动”,与机电打了多年交道的丁辉明白,频率波动会导致柴油机负荷忽上忽下,轻则会影响正常供电,重则将会产生机械事故。机电长查看故障现象后,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就迅速判断出故障原因:台风使船体大幅度摇摆,致使喷油器故障,导致输出电压不稳。接着,他挽起袖子,带领大家连续工作6个小时,故障消除。

装备长期在高温、高湿、高盐和沙尘的恶劣环境下大强度使用状态,不发生故障是也是不可能的。成建荣在任务前,为使携带的备件精准,他结合多年来工作经验并四处取经,有的放矢地进行了器材申报和领取,单就油水泵备件筹措上,他采取海水泵优先考虑,同类泵合并考虑,替用泵互相考虑,从而把几百台泵的零部件有效结合,有了充足的备件,确保了装备的正常使用。

和平方舟最艰苦的工作环境,莫过于船底的机电房、伙房和垃圾处理站,不但机器轰鸣,闷热潮湿,而且不见天日。对于在这里24小时值班的水手来说,这航行也许根本就没有任何浪漫的意义可言。

前出分队热火朝天

在肯尼亚进行医疗服务期间,王雪松副院长带领李雪盛、刘刚等19人医疗分队前出当地红十字会堂开展服务。从一下车,他们便忙着搬药品、抬器材、搞卫生、设科室。护士长董洁和护士陈晶巾帼不让须眉,抬起100多斤重的医药箱就往里冲。尽管一段不到30米的距离,她们至少要停三次才能走完,但每次停下也仅换换手而已,4个来回下来早已汗湿衣衫。刚搬完医疗器材和药品,没喘口气又投入到导医台的开设准备。她们说:“这么多患者,动作慢了哪行啊!”

文职人员成为海上卫勤保障生力军

2009年12月4日,随著“和平方舟”医院船缓缓靠上舟山某军港码头,首批随船远航的我军非现役文职人员也出色完成了使命。

首次随舰船远航执行任务的9名文职人员来自411、413两所医院,技术水平全面,是医院的业务骨干。从陆上医院的定岗定位到医院船上的一专多能,她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全能选手”。411医院的消毒供应室护士钱月英,在船上同时掌管消毒供应室、洗衣房、药房,工作强度很大。船上的消毒设备与医院不同,她凭借过硬的基本功,在航行中学习,很快学会新设备的操作,保证了8次手术的顺利进行。413医院骨科护士郭凤丽随医疗队上岛巡诊,分诊、抽血、值夜班,仅为驻岛军民测量血压就近2000人次,回船后手都肿得握不了东西。每次从岛上撤收时,医护人员总感到为官兵服务的时间太短。外科护士谢燕增说︰“从岛上居民的眼楮里,我能看到他们对我们的信任。”


患者康复是对我的最大奖励

王德利作为和平方舟医院船的一名骨外科医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5个小时。在赴菲医疗救助骨外科所参与的全部28例手术中,王德利一共参与了14例,而且全部为植入钢板、截肢等高难度手术。“做医生总要拿出点勇气去闯一闯。”在菲灾区,王德利的所有患者均为陈旧性骨折,而这也为手术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做手术时几乎容不得有任何时间思考。”王德利说,面对有限的备血量与极高的大出血风险,主刀医生必须动作飞快,且技术熟练。“患者的康复是对医生最大的奖励,他们的微笑也让我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每当看到患者重新活动自如,王德利说,这一刻让自己倍感满足。


和平方舟访问斐济

2014年8月,正在斐济执行“和谐使命—2014”医疗服务的和平方舟医院船,靠港6天来接诊病人5898人,完成手术68台。用真诚的爱心、精湛的技术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当地民众的信任和赞誉。

靠斐济苏瓦港5天内,李刚看诊近500人次,并主刀了8例手术,帮助4名白内障患者恢复了视力,被病人亲切地称为“光明使者”。

早上7点30分,清点完接诊所需医疗器械和药品之后,李刚所在的前出分队启程前往苏瓦瓦乐乐屋医疗中心,展开一天的前出巡诊工作。接诊、检查、治疗……为了节省时间看更多的病人,李刚一上午没敢喝水,害怕上厕所耽误时间。

李刚说,真是顾不上,2008年在汶川抗震救灾时他们就这样,连续6小时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连轴转”。

下午2点,李刚在当地志愿者的再三询问下,暂停了接诊病人,花15分钟时间解决了今天的午饭,一份盒饭、半瓶矿泉水。

吃完午饭,不做休息,李刚又开始了忙碌。3个小时后,共诊疗78名病患的李刚结束了当天的前出门诊。李刚说,在游客的中,“斐济时光”美在风景,但对自己来说,“斐济时光”美在患者满意的笑容。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承载着太多人的梦想,他们带着最大的热情和智慧开展一次又一次“大国形象展示之旅”。正如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院长孙涛大校说的:“我们是一条船、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



特别提醒: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没有大炮、没有机枪、没有导弹、没有鱼雷,却满载着中国人一个强盛的梦想,对和平的渴望,每一次远航,都是一次大国形象的展示之旅。今晚21:00,和平方舟医院船院长孙涛大校“开讲”:远航的梦想!超酷炫的地标,军舰上《开讲啦》!


CCTV1开讲啦(CCTV1kaijiangla)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推荐阅读 ^o^


鲜娱       韩娱       娱评社
八卦       独家       滚动
内地       港台       欧美
日韩
视讯       综艺       剧评
八卦爆料          活动          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