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赢
(崔赢,映艺术中心/映画廊特邀专栏作者,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艺术硕士毕业,《艺术的诱惑——摄影的前世今生》译者)
C/O Berlin摄影中心 外景
《Magnum Contact Sheets》封面
《Magnum Contact Sheets》这本书似乎已经畅销了好多年,在报道摄影被数码图像所覆盖的今天,马格南图片社也通过这本书证实了其独特的图片营销方式。然而在图片信息如此廉价的今天,马格南图片社与C/O Berlin 摄影中心为一本书制作的摄影展“Magnum·Contact Sheets – The Photographers' Choice(马格南印片小样——摄影师的决定)”成为了2014年欧洲摄影周中最独特的展览之一。
“Magnum·Contact Sheets – The Photographers' Choice”展览现场
在当代西方摄影作品和其相关展览专注于摄影媒介性质探讨的今天,马格南继承布列松衣钵的“决定性瞬间”似乎已经是有些过时的选题,几年前翻阅画册的时候,也有一种老生常谈的错觉。然而摄影展的意义往往并不在于重复以往的经典,更多地在于在展览空间和图片空间的全新组合之间创造新的叙事语言。在C/O Berlin的马格南,终于跳出了纸面和屏幕,通过策展团队的编排,也通过观众的脚步完成了一次图片叙事到展览叙事的节奏转换。
“Magnum·Contact Sheets – The Photographers' Choice”展出作品
在C/O Berlin给出的官方新闻稿这样诠释了展览的概念:“与此同时,对摄影原始材料的展览意味着对禁忌的突破。[印片小样(contacts)]往往并不会被出版,而是以一种临时的作品被保管在工作室或是暗房中。印片小样常常是摄影师的工作日志,又或是协助选择和归档底片的文献档案。同时它又是摄影作品从瑕疵走向完满的过程记录,记录着失败的细节和幸运的眷顾。…[观看印片小样的展览]一方面参与到了著名瞬间的制作现场,就像俯视着在暗房中工作的艺术家;另一方面又体会着违背禁忌的快感——正如从窥探某人藏在衣柜深处的日记一样。...与此同时,印片小样在今天已然成为了摄影创作中不再使用的文物。数码化改变了摄影的工作方式和作品形式。…于是马格南的展览的意义在于追忆胶片摄影作品和摄影媒介的权威性,亦或也成为了一段追忆一种已然消失的艺术形式的挽歌。”在数码化的当代摄影将摄影的媒介语言推向茫茫不可终日的当代迷惘之间,怀旧的马格南影展,似乎并没有脱离对于媒介的探讨,可是这样的探讨是根植于马格南大量的关键文献之上的。
大卫·西蒙作品 正面
大卫·西蒙作品 背面
罗伯特·卡帕作品 正面
罗伯特·卡帕作品 背面
罗伯特·卡帕作品 发表时版式
展览中有一处特别的细节,主办方对几张著名的历史瞬间的原始银盐印相照片进行了双面装裱,其中便包括了大卫·西蒙,菲利普·哈尔斯曼和罗伯特·卡帕,这或许是马格南借此展览对观众的原作情结的一次满足,同时这样的装裱方式也使得摄影作品成为了一定意义上的架上装置作品,毕竟这些照片已经被浏览了将近一个世纪,将其转换成装置就像是把推到的柏林墙重新摆放整齐,在原有功能已然消解的同时赋予了一种新的符号意义:旧的时代已经过去,难得的瞬间如今成为了对摄影的定义。
举办此次展览的C/O Berlin摄影中心并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机构,建立于2000年,而其搬迁至今天的Amerika Haus还是2013年的事情。在2006年之前,这座建筑正如其名,曾经是美国驻德国大使馆的文化展览中心,故而也“曾经历过臭鸡蛋和燃烧瓶的洗礼”。除去玛格南的印片小样展览,在摄影中心的二层,展出的是Will McBride 的个展,Will McBride 曾是Amerika Haus 于1957年落成时受邀举办展览的第一位摄影师,因此2014年重新在这栋建筑开幕的C/O Berlin再次为其举办了关于柏林战后城市生活的纪实摄影展。在二层的另一半空间里,是另外一个关于自拍的主题展览,拍摄者不用说就能猜到是马格南的摄影师们,展厅中放置着数台从街头照相亭改装而来的“可以拍摄马格南摄影师风格”的自拍亭。
C/O Berlin摄影中心 二楼
马丁·帕尔自拍墙
自拍亭
C/O Berlin 摄影中心是介于摄影画廊和摄影博物馆之间的艺术机构,虽然就空间而言不能与位于其东侧200米的柏林摄影博物馆相比,其运营方式和策展方案却在作品丰富性和独特性上优于摄影博物馆,在摄影书店推介年轻摄影师独立出版的同时,咖啡馆也提供额外的展览空间,除此之外摄影中心亦在每年推介2-3位年轻摄影艺术家,举办个展,出版画册,今年已经是第25位艺术家:安妮·舒曼(Anne Schumann)的展览。这与国内的“三影堂摄影奖”有些类似,却不尽相同,去除“海选”的环节保证了艺术家相对持久性的影响力,而不作为“摄影奖”的运营方式也一定程度免去了来自名利场的干扰。
C/O Berlin 摄影中心 书店
虽然柏林作为世界范围的艺术家之都,同时影像也是当代艺术下最主要的表现媒介,可是如C/O Berlin摄影中心一般的艺术机构却是不多见的,一方面,摄影中心偏重于传统的摄影媒介,这在摄影跨媒介表现尚为流行的西方画廊界已是罕见,而另一方面,摄影中心拥有其完善的保证“摄影作为摄影”的展览环境和运营方式,这在当代艺术媒介融合的环境下证明了画廊运营方式的另外一种可能。无论是马格南展览所在的C/O Berlin还是C/O Berlin所处的柏林,他们的成功都源自深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然而他山之石,是否可以攻玉呢?
映画廊(intergallery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