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画报》记者 胡金一 / 摄影 刘博超
对于22岁的阿隆·斯拉奇来说,佩剑是他的武器,也是最亲密的伙伴。阿隆和他手中的剑,让仲满在伦敦卫冕的梦想破灭,也让格雷维奇的传奇在剑坛继续。
阿隆·斯拉奇很久没有这么忙碌过了,从10月17日早上下了飞机,直奔和海滨击剑签约的新闻发布会开始,三天里排满了广告拍摄、采访和见面会,离开前的下午,阿隆站在海滨击剑俱乐部的楼顶,可惜灰白的雾霾阻断了他向西望去的视线,他知道那里是六年前他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赛场。
"那是我第一次来到北京,我在这里待了两周的时间,我第一次参加了奥运会,我甚至还去了开幕式。虽然我那次的成绩不太好,只获得了个人的第15名,匈牙利队则是团体的第7,其实我们可以做的更好的。但我仍然很享受在北京的每一分钟,我和队友一起去了长城、天安门、故宫,我第一次了解北京这个城市,一切都很新鲜,很有魅力,所以我很喜欢那次经历。"当年只有18岁的阿隆是匈牙利佩剑男队当中最年轻的成员,他目睹了仲满成为中国佩剑历史上第一位奥运会冠军,而四年后,正是阿隆让中国剑客梦碎伦敦,年轻的匈牙利人最终站上了伦敦奥运会男子佩剑个人赛的最高领奖台。
在海滨击剑俱乐部的晚宴上,阿隆见到了久违的仲满,"我知道他在两年前退役了,所以我们谈了一点关于击剑的东西,但我更关心他击剑以外的生活,他告诉我他仍然会打打剑,他给我看他女儿的照片,我觉得他过得很好。"
10比15的比分是仲满留给奥运会的最后记录,但对于阿隆来说则吹响了胜利的号角,"那场争夺八强的比赛我来说非常重要,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我不知道对于他来说是不是好的记忆,但对于我来说,他是世界顶级的运动员,是上一届的冠军。击败这样一个艰难的对手,给了我走到最后的信心。"
也正是那次比赛,让阿隆走进了王海滨国际击剑俱乐部执行总裁王盟的视野,"阿隆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获得了金牌。他非常年轻,到2016年巴西,他也还是只有26岁,对于佩剑这个运动来说,他仍然处于心理和身体状态的巅峰期。而阿隆本人,非常具有剑客的气质,在赛场上具有统领一切的领袖精神,这些与海滨击剑的品牌定义非常一致。我们想在国际赛场上,除了中国国家队以外,有更多中国元素的出现,也让这个圈子的人更加了解海滨击剑。"
阿隆和海滨击剑签约。
实际上,除了阿隆之外,海滨击剑在一年前已经签下了来自匈牙利的另外一位佩剑高手--托马斯·德克斯,他们除了在国际赛场上穿带有俱乐部Logo的服装参赛之外,王盟还计划让他们和俱乐部的会员一起去参加一些公开赛,和一些可以以俱乐部为单位报名参赛的国内赛事。"我想通过签约阿隆,能够将一些国际上的先进理念,包括匈牙利的击剑传统带到我们这个俱乐部来,让我们的孩子和会员知道原来击剑运动的真正本质。他的形象和气质,我觉得会带来一种示范效应。"王盟介绍说。在北京三天紧张的行程当中,阿隆还抽出时间给海滨击剑的会员上了一堂公开课。
在中世纪的欧洲,击剑与骑马、游泳、打猎、下棋、吟诗、投枪一起被列为骑士的七种高尚运动。18世纪末,匈牙利人对东方波斯人、阿拉伯人及土耳其人早期骑兵用的弯型短刀进行了改革,在剑柄上装配了一个象弯月形的护手盘,在击剑时可以起到保护手指的作用,这也成为现在佩剑的前身。
佩剑从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开始就是正式的比赛项目,而匈牙利也和法国、意大利一起被奉为三大传统击剑强国。匈牙利击剑赢得的35枚奥运会金牌中大多数也来自于佩剑,其中阿拉达尔·格雷维奇一个人就贡献了7枚,从1932的洛杉矶到1960年的罗马,横跨28年的时间里,格雷维奇在自己所参加的6届奥运会当中全部获得了金牌。50岁那年,在被告知因年纪太大而失去代表匈牙利佩剑队参加1960年奥运会后,格雷维奇向当时国家队的成员发出挑战,并最终战胜了整支国家队,搭上了去罗马的火车。
阿隆从小就是听着这些的故事长大的。像很多其他的匈牙利家庭一样,阿隆的父母从小就很重视对他体育方面兴趣的培养,在接触到击剑之前,他还尝试过空手道、田径和羽毛球。阿隆9岁那年,他的妈妈在报纸上看到家附近有一家击剑俱乐部,就把阿隆带了过去。在上了一堂课之后,教练乔奇告诉他们阿隆在这方面非常有天赋,希望它能够继续来这里训练。
但那时,阿隆一家并不知道乔奇就是格雷维奇的儿子。"阿拉道尔在我一岁那年就去世了,所以我没有见过他,"阿隆说,"他一生获得了7枚奥运会的金牌,是无法超越的成就。他在自己50岁的时候拿到了最后一枚奥运会金牌,你能想象吗?而且他还错过了两届奥运会,因为二战的原因。如果没有错过的那两届的话,我想他甚至可以拿到10枚。他是一个传奇,我永远都不可能拿自己去跟他相提并论。但我很荣幸,我的教练教会了我如何用他的方式击剑,用他的方式取得胜利。"
匈牙利最大的湖叫做巴拉顿湖,乔奇和击剑俱乐部的一些家庭在湖边有自己的房子,每年夏天他们都会带着俱乐部的孩子们到那里住上一两个星期,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在湖里面游泳,一起钓鱼、一起做烧烤晚餐,我们也会进行一些击剑方面的训练,教练们会给我们讲一些他们所经历过的伟大的运动员的故事,就像阿拉道尔那样的英雄,那是每年夏天,我最开心的记忆。"
九岁的阿隆每周接受三次击剑训练,但随着他开始参加一些国内的比赛,他的天赋也逐渐展露了出来,乔奇也毫无保留的将父亲的剑道传授给了阿隆,"格雷维奇的击剑就是让一切都变得更加简单,如果你可以用更简化的方式刺到对手,那就选择更加简单的方式。不要有过大的动作,也不要去做不必要的移动。我觉得这是我的教练教会我最重要的东西,当我刚开始击剑的时候,我总想要去发动强烈的攻击,做出大的动作,但后来我发现简洁的进攻才是最奏效的,这对于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课。"
17岁那年,阿隆成为匈牙利佩剑国家队的一员,第一次的世锦赛之旅,他便收获了一枚团体金牌。"成绩激励着我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训练上,走到今天,这一路我都没有停过。但当我意识到的时候,击剑已经成为我的事业,其实我并没有特别的思考过,或者是说把某个时间点当作一个重要的转折。"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对于阿隆来说还是初出茅庐的新鲜体验,那伦敦则是他真正的战场,2009年,阿隆在国际剑联男子佩剑个人项目的排名已经进入了前十,"2007年我能成为世锦赛冠军,我觉得是幸运的,因为我在一支强大的队伍当中。而如果我想要继续进步的话,就只能努力让自己变的更强大。去伦敦之前,我告诉自己目标是冠军。"
阿隆让仲满在伦敦卫冕的梦想破灭,也让格雷维奇的传奇在剑坛继续。
最后的决赛,阿隆面对的是匈牙利在佩剑项目上的宿敌意大利老将迭戈·奥基乌齐,最后在对手比分落后,只能拼尽全力进攻的时候,阿隆且战且退,并抓住对手的破绽,一剑封喉。当他摘掉面罩举手庆祝的时候,奥基乌齐甚至还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那是一场非常艰苦的比赛,我需要让自己保持专注,并且不能过早了浪费体力。直到现在,我可能看了上百次那天比赛的视频,除了回味那种喜悦,更重要的是去体会自己是如何在比赛中出剑,那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比赛。"
阿隆说那同样也是一场格雷维奇式的胜利——用简单的方式化解一切的困难,"我觉得每个人都能够从体育中有所习得。从击剑这项运动来说,我从中学到的是如何去为了自己想要的目标而战,同时,它教会了我要忠诚,对自己的俱乐部、自己的队友、教练和国家;它也教会了我去尊重人,包括对手。击剑是一项绅士运动,它给了我赖以生存的价值。"
这次来到北京,阿隆让俱乐部的工作人员给他介绍了一些有关中国剑的知识,还特意把电影《卧虎藏龙》下载到了自己的电脑里,准备回匈牙利去看,"我觉得这会很有趣,虽然这和击剑是完全不同的运动,但我想其中也会有中国剑术的哲学在里面。"
对于阿隆来说,来到中国也是他踏上奥运卫冕之路的重要一步,"亚洲人有不一样的身体、不一样的肌肉,他们在接触了欧洲的传统击剑之后,又融入了一些亚洲的风格,你可以清楚地感觉到风格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再把击剑定义为一项欧洲运动,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所以我来到这里也是一种学习。"
卫冕奥运冠军并不容易,上一位实现这一成就的匈牙利剑客还要追溯到1960年,而阿隆的对手也不再仅局限于欧洲,韩国和中国也有很多佩剑方面的高手,但他仍然相信匈牙利优秀的传统训练是他可以依赖的根本,这也是他想要向中国的孩子们传达的,"从最基础的动作开始,到最复杂的进攻战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每一个步骤都非常的完整,这就是匈牙利的击剑系统。当你出剑的时候,你要同时想到对手的脑子里在想什么,你的头脑如果总能领先对手一步的话,你就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体育画报(SIChina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