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谢铭琪
2015年5月24日,初夏的风吹过荷塘送来阵阵清香。“荷塘月色”咖啡厅外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白色的小木椅子,每把椅子上都点缀着藤蔓和花朵,周围布满了花束和花球,一扇由书本串成的拱门下,一条白色花瓣铺成的“红毯”上,两位新人缓缓走来⋯⋯
刘若旖一身抹胸蕾丝婚纱,挽着张天宇的手,随着他推着自行车慢慢走进婚礼现场。张天宇穿着深蓝色的西装礼服,带着理工男标志性的黑框眼镜,推着“清华牌”的米白色自行车,车筐里还放着一束新娘的捧花。
“我们想在毕业前把青春最美好的回忆留在清华,想让老师、同学们见证我们的幸福。”刘若旖微微笑着,无名指上的婚戒在灯光下反射出轻柔的光。她是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生,现在是金融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她的“清华老公”张天宇是与她同届的电子工程系本硕连读生。
作为2009年广东省高考理科状元,刘若旖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还“参加了学生会和其他社团”,大一那年报名参加了“思源计划”。在这里,她遇到了一个和自己一样“做起事来有干劲,思考起来心理成熟度很高”的电子工程系同学张天宇。刘若旖回忆起来脸上满是幸福的表情:“我们当时要一起外出支教,参加很多实践活动,自然而然地就熟悉起来,被对方所吸引。其实我并没有很明显地发现他喜欢我,只是很多人在说,没想到一段时间后他向我表露了心声,我们就顺理成章地在一起了。”
大二就在一起的他们如今已经在清华园里一起走过6年。“我很少去自习,所以我们不会常常一起去泡图书馆。”刘若旖说:“他的课很难,我的课难度不大,但我在经管也面临着课业和社工多重的挑战。我们互相理解,遇到困难互相支持。”大三的时候,刘若旖和张天宇分别竞选经管学院和电子工程系的学生会主席,又是出国交换的一年,两个人忙得团团转。“吃饭的时间都很难挤出来,哪还能像别的小情侣一样腻在一起啊,”刘若旖笑了:“说出来也怕你们不信,我们当时每天夜里12点准时到寝室楼下见一面,说几句话,互相安慰,给对方打气,就这样熬过了那段时间。”
今年夏天他们就要毕业了,刘若旖要去香港从事金融行业的工作,张天宇也在深圳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公司,他们就要牵着手离开清华园,一起到祖国的南方,为自己和他们共同的理想而拼搏。“这样的爱情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就像清华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幸运的是,清华对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天宇也是。能在清华和他相知相爱,我一定是运气太好。”刘若旖用手拨了拨长发,举手投足间洋溢着自信的魅力和幸福的气息。
如果你来到清华,你会不会也在清华的林荫道上拍婚纱照,你会不会也被自己的新郎汽骑车载入婚礼现场,你会不会也和一位帅气阳光的清华男手牵着手走出校园,你会不会也在多年送家中的第三位清华人走进二校门,走进最美的大学年华?
(图片来自刘若旖)
责编:赵玥颖 tsjc_zhangchu@163.com
——————————————
清华大学清新时报(qingxin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