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选 > 教育·励志 > 赵牧阳《侠客行》背后的流浪故事 > 正文

赵牧阳《侠客行》背后的流浪故事

文艺sao客 2017-03-02 08:12:07

赵牧阳《侠客行》背后的流浪故事

在《中国好歌曲2》的首期节目中,一个手握鼓棒的男人,戴着压得很低的鸭舌帽走上第二季《中国好歌曲》的录制舞台。歌曲表演结束,当他说出自己的名字“赵牧阳”时,节目导师刘欢和羽·泉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海泉瞪大了双眼问他:“牧阳老师您怎么会来这儿了?”而刘欢甚至来不及跟他打招呼,就急急忙忙地请他“把帽子摘一摘,我们看一看”。赵牧阳——这个曾先后加入过鲍家街43号、超载、苍狼、呼吸等摇滚乐队,并参与窦唯《黑梦》、许巍《在别处》及张楚《姐姐》等歌曲录制的“摇滚鼓王”,他消失的十几年,但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资本对音乐的影响是没法改变的,你不能左右,只能放手。但不要放掉自己,坚持往下走,一切都会好。”在他出现的那二十分钟,相信很多人都记起自己曾经热爱摇滚的样子,回忆起自己的年少轻狂……


微信号:so_art

新京报文娱采编团队炮制



■曾经:录了百张专辑,没拿过一份版税


△ 年轻时的赵牧阳 王岩摄


12月23日,“鼓三儿”张永光去世的消息让许多音乐人和乐迷震惊,事实上,就在两天前的21日,赵牧阳录制《中国好歌曲》节目时,刘欢还曾提到这位著名的摇滚鼓手:“我们中国有几个数得过来的摇滚乐队的优秀歌手,从当年的三儿到马禾,赵牧阳在里面算比较年轻的。”年轻时的赵牧阳,曾经向当时就已经颇有名声的前辈鼓三儿请教。那时赵牧阳刚刚被常宽从西安带到北京,加入常宽的宝贝兄弟乐队做鼓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北京和现在不一样,三环都没有,只有二环,乐队也就数的过来的几个,宝贝兄弟是其中之一。刚到北京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赵牧阳住在常宽家里,吃常宽妈妈做的饭。至今回想起来,赵牧阳依然觉得那时的生活是幸福快乐的:“虽然不能挣到很多钱,但每天都活在音乐中,每天都在和乐队的伙伴做音乐。”他们常常去沙龙开party,乐队们轮流上台唱歌、玩音乐,卖票给观众,收入场地拿走三成,剩下的给乐队,乐队大家一起来分这些钱,“演出完可能一个乐手能分到几十块钱,分到30、50就算可以了。”然而,这些薪酬并不能支撑赵牧阳在北京的生活。1989年,他被文化部特招进入东方歌舞团担任鼓手,第一个月的工资是500,可在那儿呆了三年之后他还是决定离开:“歌舞团会去国外演出,或者就是一些外国使者到中国,我们去给他们演出他们国家的曲目,民间的音乐非常少,最后我不太喜欢,我就离开。”东方歌舞团三年,赵牧阳唯一庆幸的事,就是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去练鼓。


当时摇滚圈很缺鼓手,有些乐队在找不到合适鼓手的情况下甚至只能用鼓机排练,在这样的环境中,赵牧阳被很多乐队请去担当鼓手或是参与专辑录制。在北京的那些年,赵牧阳前前后后在100多张专辑里敲下了自己的鼓点,尽管如此,他的经济情况并没有好转,每次都是一次性付费用,没有拿过一份版税。


■黄金时代:“当时中国没有一个乐队长久”


赵牧阳1997年加入“鲍家街43号”,2000年乐队“大换血”时退出


“以前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鼓手,参加过很多的乐队,录制过很多专辑。每一个乐队组成的时候,大家都奔着一生去的,要用一生去对待这个乐队、对待自己。但是一个一个地解散,2000年是最后一个乐队,鲍家街43号。”这段赵牧阳在《中国好歌曲》舞台上说的话,道出了许多当年摇滚乐手的心声。


在那个疯狂燃烧又轰然倒塌的摇滚黄金年代结束后,从激情中回过神来的中国摇滚音乐人和歌迷蓦然发现,那么多留名中国摇滚史的乐队,几乎没有一个活到现在。“你没法改变的,乐队解散都是因为公司,它只签主唱,不签也不负担乐队,所以只要公司一介入,乐队就会解散,当时中国没有一个乐队长久,”赵牧阳回忆。


2000年,失去了主唱的鲍家街43号解散,这是赵牧阳人生中担任鼓手的最后一个乐队,心灰意冷地他就此离开了北京。当年鲍家街43号的主唱汪峰如今俨然已成为流行乐坛的摇滚教父,谈及昔日伙伴,赵牧阳欣慰于汪峰“现在能为那么多人唱歌”,对于当年汪峰的决定,他也觉得“挺好”。“他现在一直还在做音乐,走的更高更远,离开也是对的。”


■后来:《侠客行》来自多年领悟


△退出乐队后的赵牧阳四处巡演,图来自于2012年迷笛音乐节官网


鲍家街43号解散之后,赵牧阳回到了老家。“人在最失落的时候,只能回到爸爸妈妈那里。”经过短暂的休养生息,这位曾经的“鼓王”留下了曾让他在京城扬名立万的架子鼓,背上一把三弦,开始了五湖四海的流浪生涯。


流浪歌唱的日子是孤寂的,和在北京组乐队的艰苦不同,赵牧阳形容这种状态下他“心里是空的”,“没着没落,很难过”。一次在重庆,辛辛苦苦卖唱三天,他却总共只收到了29元,多年来现实的沉重、经济的压力在那时积压在他的心口。他走出暂住的客栈出去闲逛,刚好遇到了另一个正在弹奏的街头艺人:“他一直在弹一个solo,可能弹了十几分钟,我一直等着看他怎么不张口唱。”失意落寞的赵牧阳刚要转身离开,街头艺人却恰好开口,“他张口唱,我的心就碎了,他唱的是我写的第一首歌叫《流浪》,我觉得是他提醒我不要忘记。有时候自己说不清楚,当你崩溃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外力让你坚持走下去。”后来赵牧阳在黄河边写出了这首登上《中国好歌曲》舞台的《侠客行》,这首歌来自于他多年坎坷对生活的领悟:“不管生活各方面再艰苦,我应该像侠客一样。”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赵牧阳没有稳定的住所和收入来源,他不愿意为了利益去做任何违背本心、违背他音乐理念的事。《中国好歌曲》也曾是他拒绝的对象。在做第一季节目时,导演组就曾联系过赵牧阳,但当时赵牧阳对《中国好歌曲》这样的电视节目并不了解:“当时选秀太多了,我觉得很多都是有内情的,提前安排好。”当时导演通过赵牧阳的一个朋友邀请赵牧阳参加节目,她至今还记得那个朋友告诉她的赵牧阳的回复:“他说他宁肯来我们这儿打鼓也不愿意来参赛,还说让我们别丢人现眼了。当时心里挺委屈的,但还是很敬佩他,因为他跟我们想的一样,是个有根骨的音乐人。”


第一季“好歌曲”播出后,看了节目的赵牧阳对《中国好歌曲》有所改观,加上他的朋友李夏、灰子都参加了节目,当第二季《中国好歌曲》导演组再来邀请他时,他欣然同意。录制时,这位“鼓王”在舞台上对节目导演表达了歉意:“我去年还把导演骂了一顿,我不知道去年谁跟我联系,我非常非常歉意,今天给你道歉。”


■现在:漂泊多年终能安身


△赵牧阳近照 王岩 摄


2013年,赵牧阳为凤凰边城音乐节担任音乐总监,邀来了哥哥——音乐人赵已然、何勇、宝贝兄弟等老朋友来担任演出嘉宾。8月24日晚,边城凤凰暴雨如注,赵已然抱病演出,弟弟赵牧阳在背后为他撑着伞。台下的乐迷在雨中忘情呼喊两兄弟的名字,台上的赵老大拨动琴弦,唱着那首《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


音乐节结束后,赵牧阳在凤凰停留了三个月。他每天在自己学生开的小客栈里吃饭,学生亲自给他烹饪饭菜,有一天,学生临时有事外出,正好客栈里有几个刚毕业、来凤凰游玩的女大学生在做义工,他便请她们为赵牧阳做顿饭。这几个女大学生中的一位,后来成了赵牧阳的妻子,再后来又为他生下了孩子。再如今,赵牧阳和学生一起在山东临沂开了一所音乐学校,教导一些年幼的小孩乐器和音乐,把沉迷于网络的90后、00后从虚拟世界拉出来,在音乐中成长。这位曾经漂泊不定的“鼓王”,终于有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


谈起窦唯、李延亮当年这些音乐人和乐手如今从台前转型幕后,赵牧阳很能理解:“做乐队他们也没法生活,唱片业卖不到钱。”但赵牧阳同时很高兴这些过去的伙伴依然在做音乐这个行当:“他们做音乐的路没有停止,他们还是在做,摇滚它就是一个艺人的生活方式,在那一刻真实的唱给大家,那就是摇滚,没有定义。李延亮他们现在不做这个了,但他们只要坚持做音乐,那就是摇滚。”




微信号:so_art

我们,sao荡一切文艺!

新京报文娱采编团队炮制

若您有建议及想看到的好玩话题甚至荐稿,欢迎及期盼随时小窗口。

文艺sao客(so_art)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特约作者

文艺sao客

人气:0
更新:2017-03-02 08:12:07

文艺sao客 文艺sao客

推荐阅读 ^o^


鲜娱       韩娱       娱评社
八卦       独家       滚动
内地       港台       欧美
日韩
视讯       综艺       剧评
八卦爆料          活动          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