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选 > 阅读·文学 > 投稿丨省理科状元郑恩柏:北大中文系与我的大学一年级 > 正文

投稿丨省理科状元郑恩柏:北大中文系与我的大学一年级

辅导员娘亲 2017-03-03 08:52:24

投稿丨省理科状元郑恩柏:北大中文系与我的大学一年级

点击 ❤  “辅导员娘亲”  ❤ 一键关注
前言
今年六月份,娘亲回到高中母校镇海中学的时候,听说了学弟郑恩柏。他是2015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一年前,就读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他在众人诧异的眼光中选择了中文方向。一年过去了,当初的理科状元回过头去看一年前自己的选择,会有什么感想呢?在中文系学习的一年经历又带给了他什么新的启示?
本文作者郑恩柏
在去年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与几个高校的多位老师有过长达几天的交流。虽说是抱着选择学校和专业的目的进行沟通,但是那段时间的体验,使我对于自己的性格、理想等等,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个人对于自我的探索,是一件长久而重要的事。人只有真正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才能够在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真正的清醒,维持恒久的信仰。

如果要问我为什么在元培学院选择中文方向,那么我可能还是要承认自己的文学梦。这样的梦许多人都曾有过,或者甚至一直保持着,所以显得有些廉价了。然而追求廉价的事物并没有什么说不出口的,理想本就不因为标新立异才为人称道,也并不因为为人称道才拥有价值。我热爱文学,并且希望成为作家,便是和许许多多同龄人一样的。一样想了,也便一样地去做了。

我从来都有很多想法,有很多观点想要表达,有很多改变想要带给这个社会。我希望能够通过文字来抒发郁积在胸中的情感,也希望通过作品打动人,揭露问题,指出好的前方。理科学习的经历曾经让我对自然科学充满热爱,或许现在还有余存。但是选择总要进行下去,谁都无法准确预料每种选择的结果,便也实在不必如此。我喜欢文学,希望有中文系的环境让我积累好的文字基础,便选择了中文系。我在做出选择之前并没有太过具体地了解中文系的课程安排等等,是因为我喜欢不抱有目的性地期待新事物的到来,也愿意接纳不喜欢某种事物的可能。就好像小时候每个学期初拿到新书都会开心一样,无论这些书对应的内容将会是我喜爱的还是厌倦的,我都小心翼翼抱着书回家,满怀着憧憬。
北大一隅
不过中文系的确并非以培养作家为目的。尤其对于北大中文系而言,培养文学、语言学和文献学的研究型人才是更加明确的方向。然而中文系自有它的框架要建立,我也自有我的前路要探寻。在中文系学习的一年,我有了许多新的收获。这些收获是我不曾精确预料到的,又是我早就预料到的。新的环境必然有新的冲击和新的感悟。大学一年级,在中文系学习的我对于汉字的发展,对于语言的构建都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在前几天回家的飞机上,我遇见一位年轻的书法爱好者,并且和他聊起了书法。我并没有系统地学过书法,但是我发现当谈论到汉字的神韵的话题时,我的脑海中会出现汉字在历史长河演变中的神韵,会浮现出中国文化的一个朦胧的模样。一年来,我们没有学到多少理论,但是逐渐地开始尊重语言中的每一个汉字。我们在阅读古文时严谨地探讨字音、字形、字义,却在不知不觉中已然把握文章的神韵。未曾言说,读书的意味早就停留在舌根了。

我知道这一年来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的写作没有很密切的联系,将来确定了文学专业或许会学习一些更紧密的知识,当然那是后话。不过在中文系学习的过程本身仍旧是享受的,这一条路上的人走得很慢,也没有发出什么声响,但走得挺稳,而且在持续向前走着。对于在中文系的学习,我一定是不完全满意的,因为这里面并没有吟诗作对、风花雪月的洒脱姿态。然而我又实在是开心,甚至于感动的。因为我是如此安然地沉浸在那温润无声的哺育之中,我竟能够做到如此安然!一年来,我的心静了许多,既因喜爱中文系而学会静在大的环境之中,又因不满足于中文系而学会静在自己的生活轨迹之中,那便是阅读。中文系终究是教了我常人看来无用的事物,却又教了我思考这无用的意义的习惯,以及安于这无用的精神。
北大一隅

小编:Shi文隽

❤  喜欢娘亲记得长按关注哦  ❤


辅导员娘亲(gh_7d9132aa7769)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特约作者

辅导员娘亲

人气:0
更新:2017-03-03 08:52:24

辅导员娘亲 辅导员娘亲

推荐阅读 ^o^


鲜娱       韩娱       娱评社
八卦       独家       滚动
内地       港台       欧美
日韩
视讯       综艺       剧评
八卦爆料          活动          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