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选 > 娱乐·八卦 > 为什么德国人总能让女球迷高潮? > 正文

为什么德国人总能让女球迷高潮?

阳光体育 2017-02-16 07:59:09

为什么德国人总能让女球迷高潮?

[导语] 4:0,德国血洗葡萄牙。

意料之外却又似在意料之中,从1954年伯尔尼奇迹开始,铁血战车的力量和风骨一次又一次地震惊世人,他们一路摧枯拉朽勇往直前,无可抵挡。但德国队说: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


●1954年逆境中翻盘,伯尔尼奇迹让联邦德国真正诞生

什么样的比赛才能代表整个德国足球史呢?答案只有一个,它的名字叫做“伯尔尼奇迹”。

1954年7月4日,瑞士世界杯决赛,联邦德国遇到了匈牙利。当时的匈牙利队纵横国际足坛,所向披靡。决赛上半场,匈牙利便以2:0领先。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匈牙利人将要捧得世界杯。但令人无法想象的是,下半场德国人表现神勇,连中三元,反而以3:2领先,并且把这个比分保持到了最后,赢得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杯冠军。只用了4年,1950年才被国际足联接纳的德国队就赢得了世界杯冠军,从此跻身世界足球强国之林。

这样一场伟大的比赛,甚至已经超越了体育竞技层面,对于饱受战争磨难的德国人民来说,一座雷米特金杯给了他们生活下去的勇气,为日后经济的振兴奠定了基础。而这一天也被认为是联邦德国“真正诞生的日子”。 可以说足球、世界杯,一开始就与德国的民族命运、国家精神联系在了一起。

擅长打“逆风球”,总能在逆境中翻盘,这是德国队的拿手好戏,也是德国队“钢铁意志”的注脚。而德国队对细节的严谨认真也可窥一斑。在与匈牙利的对抗中,德国队正是凭借使用专门针对雨天而研发的长钉球鞋笑到了最后。

“伯尔尼奇迹”只是德国队辉煌战绩的开始。在德国队参加过的17届世界杯中,共有12次打入半决赛,8次打入决赛,3次获得冠军。由于德国队错过了1930年首届世界杯和1950年世界杯,比巴西少参加了两届世界杯,所以强硬的德国队在世界杯总战绩上并不逊色于巴西。尽管得冠次数少于巴西,但德国队绝对是世界杯历史上走得最远的球队。


●1970年墨西哥,足球皇帝贝肯鲍尔肩膀脱臼缠着绷带打满全场

这并不是德国队最漂亮的一次胜利,但它却为德国人带来了第二座金杯。

1974年,德国世界杯,橙色军团首次闯入决赛。开场不到一分钟,克鲁伊夫便创造了一粒点球,由内斯肯斯一蹴而就。贝肯鲍尔所领衔的日耳曼军团随后连扳两球,给正待燃烧的橙色之火浇了一盆冷水。荷兰队铩羽而归,贝肯鲍尔也成为继1970年巴西队永久保留雷米特杯后第一位捧起崭新的大力神杯的队长,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足球时代。这场失利成为荷兰人心中永恒的伤疤。在20年后的一项全国调查中,几乎所有的荷兰人都能够记得那场比赛终场哨响时自己身临何处,当时又在忙着什么。

究竟贝肯鲍尔的联邦德国队更强大,还是克鲁伊夫的荷兰队更犀利,并不是一场比赛就能说明白的,但是席卷整个70年代的橙色风暴在这场比赛之后依然是无冕之王,而穆勒的绝杀却成就了贝肯鲍尔“足球皇帝”的美誉。

在德国足球的历史上,涌现过无数位载入史册的传奇巨星,但从未有一人达到贝肯鲍尔的高度。他被奉为德国的“足球皇帝”、“凯撒大帝”,他先后以球员和主教练的身份帮助前联邦德国获得世界杯冠军,他开创了足坛“自由人”位置的先河

这位铁血战将德国人刚毅如铁的风骨发挥得淋漓尽致。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中,德国半决赛对阵意大利队时,贝肯鲍尔肩膀脱臼,但仍然缠着绷带打满全场。38年后,德国队瘦弱的后卫拉姆在德国队晋级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四强之后说,“信念就是一切,否则就没有什么是可能的。”铮铮铁骨一代一代相传。

如果说德国国歌有什么代言人,那一定是贝肯鲍尔。1990年世界杯联邦德国夺冠那年,德国队铁血齐声高歌的震撼场面印在了无数人的心中,贝肯鲍尔慷慨庄严高唱国歌的形象也成为经典。但如今,把国歌唱得稀稀拉拉,几乎已经成为德意志军团的标志。


●世界杯的点球大战中,最后倒下的永远不是德国人

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发生的很多趣闻,时至今日仍被人津津乐道,其中最有名的恐怕就是荷兰队的里杰卡尔德跟德国沃勒尔的口水大战了。在那个流行组合的年代,这场荷兰队和德国队间的1/8决赛更像是红黑的“三剑客”与蓝黑的“三驾马车”间的巅峰对决。这场比赛最终以“三驾马车”的胜利而告终,而克林斯曼的那记打开胜利之门的左脚垫射,则将金色轰炸机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半决赛中,联邦德国对阵英格兰,双方再次进入了点球战,它们也因此成为迄今唯一一支连续三届世界杯踢了点球战的球队。在最后的点球战中,德国门将博多•伊尔格纳继承了前国门舒马赫的衣钵,扑出了对方皮尔斯的一次点球。而英格兰队最后一位出场射点球的队员瓦德尔又将球射失,最终德国以4:3获胜。这场点球战联邦德国队4射4中。射点球的队员依次为:布雷默、马特乌斯、里德尔和托恩,几名队员无一失手,全都命中目标。

一路艰难挺进决赛,德国遇到了阿根廷。这本该是属于马拉多纳年代,但联邦德国成了最后的王者。在沃勒尔制造了一个争议点球,布雷默操刀命中后,德国称王,贝肯鲍尔也永远锁定了他在德国足球史甚至是世界足球史上的地位。

16年后,德国世界杯1/4决赛上,依然是通过点球,德国队依靠坚强的意志和门将莱曼的出色发挥战胜了阿根廷队,将自己在世界杯历史上的点球战纪录扩大为四战全胜,成为当之无愧的“点球战之王”。德国球员展示了超强的心理素质,在迄今他们所参加的四次点球战中,共踢了18次点球,命中17次,成功率高达94.4%。

对于中国人来说,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不仅是体育记忆,更是生活的回忆。这一年,中国最好的体育报纸第一次出4开8版,率先全面报道世界杯足球赛。这一年,央视直播了14场比赛,其余38场是次日录播,已经有一些大学为学生开辟深夜看球的场所,如电教室、食堂。北京三里屯开始有些像样的酒吧,外国人在这里看球喝酒,而大部分中国球迷还都是在家里的电视机前不声不响地看球。


●一种让人痴迷的德味: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

英格兰足球名宿莱因克尔有句名言:足球就是一项22人在场上奔跑,最后德国人获胜的游戏。这句话说出了整个欧洲甚至世界对德国足球的尊重。

对待强队,他们从不手软,见敌必战。面对弱旅,他们的态度是: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2002年世界杯首场比赛,德国8:0大胜沙特;2006年世界杯首场比赛,德国4:2赢哥斯达黎加;2010年南非世界杯首场比赛,德国4:0血洗澳大利亚。哪怕是将葡萄牙已经彻底击溃之时,德国人依然稳稳当当没有得意忘形。就如网友“@颜强”所说:“打到第90分钟,德国的4141阵型仍然清楚严整,大胜而无丝毫松动,难度不比大败溃散低多少。”

即使是德意志的敌人,也只能带着崇敬的眼光看着这一支辉煌无比却又认真无比的球队。英国体育记者雷默写道:“大不列颠是对德国人最有‘痛感’的国家,德国佬总是用一种看廉价妓女的眼神看着我们的足球队,或者是看着我们整个国家。就算在英语课堂上,德国学生还敢于纠正英国老师的语法,这不由得让我们抓狂!德国人认为他们在所有的事情上都领先,而且还没有顾忌的大声说出来。“

“甚至,我妻子的一位德国女性朋友还在我们厨房里认真的告诉我,如果我想光顾色情业,一定要去德国,因为那里的服务标准高,而且在政府的监督下非常干净卫生……德国人认为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事实也是如此。不像C罗认为自己是最完美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是一种让人痴迷的德味。


●这样的球队怎能让女球迷不高潮

瑞士著名鼓手皮埃尔法瓦说,在欧洲,说一个人“German”指的就会他够强硬。所谓“日耳曼”就是“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终不回”。

2006年世界杯,在阿根廷人罚点球前,勃兰登堡门万众山呼守门员莱曼。在得知自己沦为莱曼替补后,昔日门神卡恩曾专门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德国的利益永远高于卡恩的利益,卡恩仍然为德国而战。”

专栏作家张晓舟写道:“德国队似乎有两个人在把门,卡恩就站在莱曼的后面。马拉多纳曾同情地说:看着卡恩这样一个伟大的球员坐在替补席上,实在令人悲伤。但卡恩战胜了这种廉价的同情,把悲伤留给了马拉多纳和他的阿根廷同胞。当两个板着铁脸冷战多年的对手现在懂得了相视一笑,当两只铁钳般的大手焊在一起,在德国统一的象征勃兰登堡门前,在昔日柏林墙的核心地段,十万人为两个男人无言的握手,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

这是德国人的精神,也是昔日无数球迷为之痴狂的原因。昔日的门将卡恩,中场马特乌斯,还有后来的巴拉克,都棱角分明,冷峻刚毅,透着经历岁月风霜的沧桑。这沧桑背后,是这支队伍无比坚强的队魂。有着这样队魂的德国队可以被战胜,但是却绝不会被击败。

而如今,这种曾经让人为之疯狂的德味正在逐渐被稀释,日耳曼人的强悍刚毅越来越淡,华丽精致成为了主调。勒夫的衬衣、香水、红酒和那条可以系成花的围巾,呆萌的厄齐尔,有点帅的拉姆以及散发着成熟男人味的克洛泽都是这种味道的衍生品,这或许也是德国队能收获众多女球迷的原因。(转自凤凰新闻客户端)

阳光体育(ygsports)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推荐阅读 ^o^


鲜娱       韩娱       娱评社
八卦       独家       滚动
内地       港台       欧美
日韩
视讯       综艺       剧评
八卦爆料          活动          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