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选 > 运动·赛事 > 网络惊现大量侵略赤峰日军照片 > 正文

网络惊现大量侵略赤峰日军照片

红山晚报 2017-03-16 07:56:59

网络惊现大量侵略赤峰日军照片



画面清晰 数量众多 信息丰富

网络惊现大量侵略赤峰日军照片


  红山晚报讯(记者 汤雷 雨樵)近日,大量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时期赤峰地区、通辽地区的照片惊现互联网,图片数量之多,画面质量之好,描绘场景之众,历史信息之厚令人惊叹!

  这次在互联网中出现的抗战时期图片绝大多数是以一个名叫“大贺茂”的日本军人在中国东北地区活动为线索的。据赤峰博物馆研究院张松柏分析,极有可能是当年日本的随军记者跟随拍摄了大贺茂的活动画面。

  大贺茂,1909年5月27日陆军士官学校21期毕业。1939年任日本陆军中将。1933年4月,任骑兵联队长的大贺茂来到赤峰,后又到通辽任职,在东北地区,大贺茂留下了一系列侵略者的罪恶行踪。

  这次出现在互联网上的图片既有日军在赤峰红山下气焰嚣张的留影,也有在清真寺望月亭上的耀武扬威的丑态。从日军装备精良的正规军和伪满军警联合扫荡的图片也不难看出,当时赤峰地区风起云涌的义勇军浴血奋战,让侵略者寝食难安的局面。图片中还出现了当年侵华战争中臭名昭著的土肥原贤二、小矶国昭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在赤峰的身影。

  发现互联网上出现的大量图片后,记者按照知情者提供的线索,驱车前往锦州,获悉了很多有历史价值的信息。本报将和相关部门合作,陆续解读这批图片中的历史信息,更加清晰地展现铁蹄下赤峰的真实情景,揭露日本侵略军的罪恶行径。




驻赤日军司令部


大贺茂(右二)在司令部门口


日军在红山下的合影

大贺茂(左三)和驻赤日本高级官员在赤峰飞机场




赤峰抗战史的重大发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量深藏在日本民间有关赤峰抗战的老照片不断面世。这些老照片通过日本民间的网站被晒了出来。这些人有可能是曾经在抗战期间到过赤峰的日军高级军官的后代,将长辈们侵略赤峰的照片发布到网上以示怀念。不想这批照片恰恰是填补了日军侵略赤峰历史的一段空白,给研究赤峰地区抗战历史提供了一批极其珍贵的史料。

  2015年是中国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年,国内将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纪念抗战胜利。对此《红山晚报》将推出相关报道揭示抗战时期赤峰地区的历史过程,其中近十年来新发现的有关赤峰抗战的老照片系列将重点推出,现将其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公诸于世,以飨读者。


日军占领赤峰后

在望月楼上耀武扬威

  1933年2月23日,日军侵略东北四省的最后一役热河战役打响,3月2日赤峰被日军攻占,随日军进攻的战地记者拍摄了许多占领赤峰时的场景,以示炫耀武功。这张照片的拍摄点在清真北寺的后院,一群日军站在望月楼二楼的回廊上。日本军官扬起战刀,一挺歪把子机枪架在房脊上,后面是日本膏药旗作为陪衬,一股占领者的嚣张之气令人发指。拍摄时间应在1933年3月中旬,即日军占领赤峰后大雪融化完的某日摆拍。


小矶国昭视察赤峰

  热河战役是日本关东军发动的占领东北最后一次战役,至此,东北四省全部攻陷。这次战役的总指挥就是时任关东军参谋长的小矶国昭中将和副参谋长冈村宁次少将。赤峰沦陷后的第三天,小矶国昭和冈村宁次便飞抵赤峰视察,但至今未见照片问世。这幅照片拍摄于1934年3月8日,是小矶国昭到赤峰第二次视察的照片。小矶国昭早在日本驻赤峰领事馆建立之初部担任领事馆的武官,以事刺探军事情报和培植地方亲日派势力,可谓是赤峰通。这次来赤峰视察很可能是为即将开展的长城战役作准备。前排中间戴大盖帽者为小矶国昭,背影为支栋楼院中门,门东侧牌匾上字迹为“日本军警备司令部”。小矶国昭后升任日本首相,二战结束后东京审判后被远东国际法庭作为甲级战犯被判处无期徒刑,1949年因患食道癌病死于巢鸭监狱。



日军

对抗日武装的

大扫荡

  “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四省的抗日义勇军活动风起云涌,他们与后来的抗日联军一道成为东北抗击日军侵略的先驱。1932年2月,当热河战役打响之后,赤峰地区的抗日义勇军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并且打乱了日军进攻中原的战略部署,牵制了日军主力。1934年5月中旬,日本关东军第七师团第七联队与伪满驻热河警备部队的骑兵组成讨伐队,对赤峰地区的抗日武装进行大扫荡。图为运输补给部队,可见当时抗日武装的活跃程度。在赤峰抗战史的文献中,这一历史时期的抗日活动缺载,这幅照片补充了历史的空白。


赤峰日本人

居留民会立小学校

  日本占领东北以后,除了扶持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以外,为了达到永久占领之目的,还大肆向东北移民,为图改变东北地区的民族结构。大批日本工商业者、浪人和行政管理人员遍布赤峰街区,利用其殖民特权优势把持赤峰的经济命脉。在当时城区约四万人口中,日本侨民就有三千多人,为了满足日侨子女教育的需要,殖民当局于1934年初春在六西街路南(今蒙古族中学旧址)建立日本人居留民会立小学校,图为学校开学典礼时拍摄的照片。前排的学生属于第一批进入赤峰的日侨子女。


土肥原贤二

视察赤峰

  土肥原贤二是日本鲸吞东北的罪魁祸首,长期从事侵华的特务活动,1931年出任奉天特务机关长。热河沦陷之后,开始在热河境内布置间谍网并向蒙疆地区渗透,为热河战役后的长城战役做情报搜集工作,并且以热河省为前进基地向华北地区推进,在山海关、通州、唐山等地建立特务机关。土肥原贤二的情报工作为日军开展长城战役并导致中国守军的失败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幅照片拍摄于1934年2月,是土肥原贤二视察赤峰时的合影,前排中座者为土肥原贤二,拍摄地点在支栋楼的后楼门前,土肥原贤二这次的视察史料缺载,推测与经略华北情报网并以赤峰等地的间谍机构工作有关。土肥原贤二由于在侵华战争中罪孽深重,1948年被远东军事法庭定为甲级战犯,并被处于绞刑。


日军军官

与蒙古王公合影

  十九世纪下半叶,日本与沙俄为争夺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权益,明争暗斗,剑拔弩张。日本利用清廷亲日派头目肃亲王与喀喇沁王爷贡桑诺尔布的姻亲关系,在蒙古族上层中间培植亲日势力,喀喇沁王府成为日本染指东蒙古地区的桥头堡。热河战役结束之后,日本除了采用武力扑灭抗日烽火以外,还打着亲善的旗号笼络蒙古上层王公贵族,以维持其政治。图为1934年4月10日,日军第七师团第七联队长大贺茂与喀喇沁旗王府王公合影。


版权声明:hswblt

以上内容由红山晚报原创,转发请注明出处,我们将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红山晚报(hswblt)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特约作者

红山晚报

人气:0
更新:2017-03-16 07:56:59

红山晚报 红山晚报

推荐阅读 ^o^


鲜娱       韩娱       娱评社
八卦       独家       滚动
内地       港台       欧美
日韩
视讯       综艺       剧评
八卦爆料          活动          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