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选 > 生活·情感 > Cocteau Twins曾在访谈中表示:“我们想和王菲组队。” > 正文

Cocteau Twins曾在访谈中表示:“我们想和王菲组队。”

高校摇滚夜 2016-08-12 12:51:37

Cocteau Twins曾在访谈中表示:“我们想和王菲组队。”

Cocteau Twins曾在访谈中表示:“我们想和王菲组队。”

据王菲回忆说,认识Cocteau Twins是因为某个电台。当时听到了一个片段,立刻就喜欢上了。于是抓笔记下这个乐队的名字。没想到这一个小小的笔记会发展到两者之间密切的合作。1993年,Cocteau Twins发行专辑《四星级咖啡屋》。1994年,王菲专辑《胡思乱想》的两首歌都是在这张专辑里取的经。同名单曲《胡思乱想》改编自《Bluebeard》,王菲想哭想叫的后现代精神与CT融合传说疑问爱情的神秘色彩相映成趣。另一首《知己知彼》改编自《Know Who You Are At Every Age》,王菲冷静地分家,CT却要哭到让你知道她为什么哭。两者都含着一种强烈的委屈。Cocteau Twins身份小众,因此只在一部分人心中颇有威望。麦当娜都喜欢Cocteau Twins。受到Cocteau Twins影响的歌手和乐队更多,不过都是不太出名罢了。

此后Cocteau Twins沉寂了三年,他们的唱片悄然无声地登上音像店。在此期间,王菲仅在1994年一口气发行了四张专辑、两张EP、一张精选,数量和质量稳固了第一天后的宝座。而王菲与Cocteau Twins的缘分,从记住名字升级为翻唱和借鉴,进一步发展成了合作。到1996,一个叫Alex Chan的人将王菲与Cocteau Twins友谊牵线。也许是听说了王菲的故事,也许是因为欣赏彼此同样飘渺的声线,双方在音乐开始往来合作。首先是Cocteau Twins新专辑《Milk & Kisses》,在亚洲发行的版本中一支单曲《蛇皮裙》有邀请王菲参与和声。王菲和主唱Elizabeth的声音如此水乳交融,分不清谁是神,谁是仙。接着,王菲迄今为止最满意自己的一张专辑《浮躁》以‘非礼勿言、非礼勿视’的动作语言为封面问世了。 专辑中《分裂》、《扫兴》两首歌不但由Cocteau Twins谱曲,而且录音室都是选在Cocteau Twins在伦敦的地盘。这一次《浮躁》,是王菲玩得最High的一次,制作班底很是简单,就三个人:王菲自己包办词曲,王菲男友窦唯敲锣打鼓,王菲的男友的妹妹的男友张亚东弹吉他,这两个人负责编曲。剩下的部分就是两首歌:《分裂》和《扫兴》,Cocteau Twins的部分,不失王菲的风格。

Part I 分裂:《浮躁》专辑的几何对称形式

梁伟文《分裂》vs 黄伟文《扫兴》

梁伟文填词《分裂》,作曲:Cocteau Twins

黄伟文填词《扫兴》,作曲:Cocteau Twins


需要指出的是,林夕原名梁伟文。对香港音乐有所听闻的人都知道,林夕和黄伟文是粤语词坛的两大巨匠,双双出现在同一个歌手的制作名单中,互相较量也互相欣赏的行为让两人在香港平分秋色。提到两个伟文,我们经常会从陈奕迅、杨千嬅的歌曲进行比较和赏析,但津津乐道的我们都有所不知,梁伟文和黄伟文早就在王菲的作品里对上了。

林夕1996之前与王菲已经有了《冷战》这样的另类,《迷路》这样的新锐,从出道的《无奈那天》一直写到王菲淡出歌坛,算得上老友知心了吧。黄伟文对王菲算是具有一点青睐之情,黄伟文给王菲写《一个人分饰两角》,王菲当即用它做了EP的名字;黄伟文还用《为非作歹》一语双关地照应王菲的《执迷不悔》,收录在专辑里。这个时候林夕与黄伟文经常出入在达明一派的作词活动中,此时天后王菲发新碟,两个人凑到一块儿(王菲也真敢用人),一人写一首歌送给王菲,梁伟文vs黄伟文,《分裂》vs《扫兴》。实际上,双子座黄伟文本性分裂,射手座林夕由于希望而失望,因此,《分裂》是林夕写给黄伟文最形象的评价,而黄伟文的《扫兴》是林夕最恰当的情绪。除了‘对称性’与‘交叉性’的几何意义以外,更巧合的是这两首歌都是Cocteau Twnis主动献给王菲的歌,颇有纪念意义。林夕将一个人分割成两半,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冷一半热,是细胞分裂后的两团活物,性征对比鲜明。黄伟文利用朗朗上口的叠句,我乐起来,你泼冷水,我忘了寂寞,你让我想起来。明明是极端对称的叠句,你和我怎生如此相异相克。原来《扫兴》里的林夕是反物质,在一起就互相湮灭。原来《分裂》里的黄伟文是冰和火,在一起就互相攻击。虽说是互赠‘礼品’,物理学的‘湮灭’比社会学的‘敌对’,黄伟文比林夕更狡猾。《分裂》与《扫兴》,比起王菲自己写的歌,固然不比《堕落》丰富,不比《无常》意外,但是不得不承认《浮躁》因为有了林夕、黄伟文的介入,确实增色不少。销量算什么,王菲没有错。后来,黄伟文大概也喜欢了Cocteau Twins,操刀写下《怀念》,与同专辑中林夕的作品《娱乐场》再一次对决,事实证明,《怀念》的口碑更好,做了精选集的Track 1,被众多歌手翻唱,可知“也许喜欢怀念你,多于看见你”是多么深入人心;而《娱乐场》是一首谁也没想到会成为耐得住时间的曲目,显然,托王菲的福,我们也中了Cocteau Twins的毒。后来,由于王菲盯准了国语产品,擅长粤语的黄伟文一年隔一年地,给王菲写了《你》、《女皇的新装》,后者仍旧能在同专辑中与林夕的《夜会》相抗衡。“等到我们互相了解,再等到互相轻蔑。”说的就是两个伟文吧。(黄伟文为数不多的几首歌都作了王菲专辑的名字,看得出王菲对黄伟文的器重)

Cocteau Twins给王菲专辑写了两首歌,居然一首歌给梁伟文填词,另一首给黄伟文。

梁伟文和黄伟文就像Cocteau Twins的Twins,两人不但对抗,还能对仗。


梁伟文写《分裂》:

一半冷,一半热。
一半男,一半女。
一半我,一半你。
一半蓝,一半绿。



黄伟文写《扫兴》:

叠着叠着的扑克,喝着喝着的可乐。
装着装着的快活,忘了忘了的寂寞。

关键句也都是保持各自的工整。

《分裂》:

分裂,分裂,一面笑得天真无邪,一面看破一切。
分裂,分裂,一面坚强面对一切,一面需要撒野。


《扫兴》:

你总是不费吹灰。你把我从那梦想世界赶出来。
你总是轻而易举。你叫我从那白云深处掉下来。


这一切都有Cocteau Twins。Cocteau Twins就像是一条对称轴,精确地将《浮躁》分割成两个世界。以绝对的烦恼为分界线,一个世界快乐无忧,一个世界焦虑沉重。

《分裂》,《扫兴》。两首外国制作歌曲。分别由林夕和黄伟文填写歌词。
《不安》,《野三坡》。两首纯音乐。只是野三坡的名字是三个字,故意打破两个字的规律。
《想像》,《哪儿》。两首使用了‘王菲语’的歌曲。
《浮躁》一碟,仅从歌曲性质来看,呈现出精致的的对称感。



Part II 扫兴


低音的用法使《扫兴》整首歌笼罩在一种失望中,心灰意冷,但是清新明快的旋律让《扫兴》有了很高的可听度,很多陈奕迅的歌迷都表示《扫兴》是自己最喜欢《浮躁》专辑里的歌曲。黄伟文并未明说是情歌与否,但我们可以理解成‘冷暴力’的情歌,也可以理解成‘梦想破灭,但他不安慰我’的故事。而王菲用鼻音额外表达出一种不明显的抗议姿态,仿佛吞下现实的苦涩,默默在心里消化。《扫兴》以其极端工整的叠句为特色,强调人物消沉的感情色彩。

叠着叠着的扑克。喝了喝了的可乐。
王菲的动作。但是等待她的是‘一个扬手’的暴力,‘一个转头’的冷待,直接破坏了她的娱乐活动。


装着装着的快活。忘了忘了的寂寞。
回到《浮躁》的‘快乐’和《堕落》的‘寂寞’两大谜题,伪装和逃避都是一层纸墙,王菲最后的心理防线几近攻溃。她等到的是精神冷淡:一个‘叫我装不来快活’的眼神,一个‘叫我想起来寂寞’的问题。

小心翼翼的忍耐。好不容易的开怀。
通过王菲谨慎的待人方式可以看到她的处境,好不容易才有一点愉快的感觉,可是仍然被破坏掉了。

一生一世的期待。自由自在的发呆。
可以得知王菲那时候婚事一说还是没定论,作为一个慢了高原一步的后来者,王菲甘愿受点苦受点委屈也要引起窦唯的怜爱之心,可想而知窦唯会说一些气话驱散王菲的希望。黄伟文这么写道:“你一句说话叫我醒过来。”‘一句说话’即‘一句话’,是粤语的习惯,我们完全可以当做是黄伟文充字数的做法,但是黄伟文有一种‘明知故犯’的做法。既然‘醒过来’,大家镜花水月梦一场,一拍两散最好。何必还要在这里执迷不悔,用青春,用牺牲。形容对方的暴力行为是‘不费吹灰’,‘轻而易举’。“你一盆冷水向我扔过来”,着实扫兴透顶。


‘梦想世界’最深,王菲被赶到冰冷的现实中来,惊魂未定。

‘白云深处’最高,王菲折翅跌落,摔得头破血流。

让你我好好配合,让你我慢慢选择。是花心的香奈儿还是毁灭的阿修罗,一定要睁大眼睛区分仔细。

不爱我的我不爱,何必将时间花在一个对你不会心生情爱的人身上。明知道是连水晶鞋这等高贵的定情信物都会打破的阿修罗,却还要为之执迷不悔,甚至奉子成婚。

《浮躁》一张专辑没有《寓言》那般至理名言,但也曲折地预示了王菲的穷途末路,甚至,有些人之所以听《浮躁》多于《寓言》,仅仅是因为《浮躁》没有太多的至理名言,相反,《浮躁》都是王菲点点滴滴的心血,感悟快乐哀愁尽在心里,即便是悲剧一场也那般自由酣畅过。赤裸裸的人性。自私。空虚。无忧。悲观。自由。叛逆。随性。牺牲。含混。焦虑。这就是我们听《浮躁》的感动。就像在恋爱到时候我会听《Di Dar》,哭王菲的哭,笑王菲的笑,用心情去诠释自己的感觉,而不是听《新房客》,预示着爱情和缘分的危殆。

都说王菲的声音好,唱腔灵活百变,具体可见《浮躁》专辑中,对Cocteau Twins梦幻风格的演绎手法。王菲颇能消化Cocteau Twins的西方特色,初听《分裂》,一句一句‘爱到筋疲力竭’只让人以为是北京的歌谣,断想不到是来自伦敦的Dream-pop。而《扫兴》更变味,完全是东方的阴郁感觉,‘你一秒之间叫我们醒过来’那种音阶与音调的高低剧变恰是日本式民谣特色。较之之前的《知己知彼》,王菲配合电子音乐站在商业气息浓重的香港乐坛也丝毫不觉得疏离,之后,Cocteau Twins再一次被王菲翻唱,诡异的《Rilkean Heart》到王菲口中唱出就成了上海夜巷子深处的古典寂寥。实在想不出这会是外国人的歌曲啊!王菲总是能及时吸收先锋文化,而且不迷失自我,将新学的知识结合自身的独特魅力!

Part III:《浮躁》专辑的分工模式


《浮躁》专辑内页特别注明:

“《分裂》、《扫兴》special thanks to Alex Chan for putting Faye Wong & Cocteau Twins together.”

“《分裂》、《扫兴》特别感谢 Alex Chan 促成王菲与 Cocteau Twins 合作。”

封面则以Cocteau Twins制作的部分为特别推介曲目。


关于《浮躁》专辑的制作班底。细细记载,整理数据如下。


10个作曲:王菲:8/10,Cocteau Twins:2/10。王菲占绝大多数。
8个填词:王菲:6/8,林夕:1/8,黄伟文:1/8。《不安》、《野三坡》没有词。
10个编曲:张亚东:5/10,窦唯:3/10,Cocteau Twins:2/10。张亚东还为演唱会版的《末日》编曲。
10个监制:张亚东:9/10,窦唯:3/10。其中《无常》、《想像》是窦唯和张亚东联手监制完成的。
10个后期混音处理:John Lin:9/10,Adrian Chan:1/10。John Lin与Adrian Chan同在S&R混音室。
乐器:张亚东的吉他:8/8,窦唯的鼓:6/6。分母是该乐器出现的次数,分子是该乐手进行演奏的次数。
其他则为贝斯:窦唯:2/7,罗研2/7,王笑冬1/7,浩昆2/7。

综上所述,王菲是《浮躁》的主人。她以身作则完成专辑中绝大部分创作,属于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领导人。有关窦唯,笔者持有两个的观点:第一,窦唯在《浮躁》专辑中的工作量并不大,处于20%~30%,而张亚东是35%以上。第二,窦唯对王菲的影响是存在的。窦唯是原创歌手,《浮躁》也要全部靠王菲自己写;窦唯想玩音乐,王菲也要玩;窦唯有‘不一定’的理念,王菲有‘无所谓’的理念。如果总是将话题提到窦唯身上,我看咱们也就不必要再去听《浮躁》了。《艳阳天》你也没必要去听了。要严肃的做音乐的态度呢,还是八卦。对于窦唯,笔者还是那个态度:感谢。

张亚东是幕后高手,第二个幕后高手是窦唯。


对于前仆又后继的张亚东,我们充分肯定他的才华。对于窦唯,我们只能说,感谢窦唯。有些人因为看到窦唯在黑豹时期有很多作品,所以就先下判断说‘窦唯是《浮躁》的主角’,其实这是一种个人的偏好使然,不公正。96年,《浮躁》刚发行那一段时间,小燕采访王菲,问及《浮躁》是谁的想法,差不多是在暗示‘是不是窦唯的想法’,王菲说,我不怎么听他的。这时,张亚东开始圆王、窦夫妻的场。再看一下作品的内涵。窦唯的作品境界如何,不得定论。而王菲,最得意的就是《浮躁》的短小精悍,《无常》的诗情画意,《堕落》的人性多面。再加上出神入化的唱功,不说窦唯无法与之匹对,但可以肯定的是,窦唯仅仅是用一种风格和态度影响了王菲的一些想法,只不过,当两人越靠越近时,这才发现彼此有些棱角太难以磨合。《浮躁》的确不是窦唯的功劳。鉴于窦唯出色的演绎,我们应当对他予以积极的肯定。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张亚东才是王菲最形影不离,也是最合适的班底。

关于《浮躁》的乐器。不要看到《浮躁》是一张Indie兼Band Sound作品,其实《浮躁》里面的乐器也很丰富,不然我们不会听到王菲的灵光飘逸。《无常》有微风和麦浪的映象,《浮躁》有夏日室内的燥热气味,《想象》有冥想出神的幻觉,《不安》让人紧张,《分裂》掠过一只大朵大朵的蝴蝶,《哪儿》迷离错乱,《堕落》是陶醉和麻醉交错的醉态人生,《扫兴》沉闷到底,《末日》绝望到底,《野三坡》终于让人找到了起初那种体现在《无常》中清风徐来的幽静自在之境。这些多亏窦唯的鼓,张亚东的吉他。


Cocteau Twins属于外资赞助,中方的王菲与英方的Cocteau Twins,两方今后亦当多多加强外贸合作。
《分裂》后来被Cocteau Twins回收,英文版名为《Tranquil Eye》。
《扫兴》则被回收处理为《Touch Upon Touch》。

林夕和Wyman,这两个伟文是来打酱油的。希望林夕和黄伟文越来越多活跃在中国的词坛上。

延伸收听:那些像王菲《扫兴》一样的… …


Portishead《Hunter》——仿佛只言片语的钢琴演奏烘托出一个被风无情吹扫的秋凉夜,神游舞曲总是有着那么一股迷药的致幻神效
Sarah Brightman《Anytime,Anywhere》——悲壮的New Age美声唱法,深深的心寒



扫兴

作词:黄伟文
作曲/编曲:Elizabeth Fraser / Robin Guthrie / Simon Raymonde

叠着 叠着 的扑克 你 一个扬手 叫我塌下来
喝了 喝了 的可乐 你 一个转头 叫我哭出来
装着 装着 的快活 你 一个眼神 叫我装不来
忘了 忘了 的快活 你 一个问题 叫我想起来

唉~~ 总是 不费吹灰  你 把我 从那 梦想世界 赶出来
唉~~ 总是 轻而易举  你 叫我 从那 白云深处 掉下来

小心翼翼 的忍耐 你 一不留神 叫我塌下来
好不容易 的开怀 你 一句说话 叫我坏起来
一生一世 的期待 你 一秒之间 叫我醒过来
自由自在 的发呆 你 一盘冷水 向我扔过来


王菲最应该感谢的人是:
1,从一而终的林夕。
2,永远新潮的C.Y. Kong。
3,半路夫妻的张亚东。
4,音乐的沙和尚Adrian Chan。
5,制作人梁荣骏。
6,海外友人Cocteau Twins。
7,幕后功臣Alex San。
8,实名夫妻的窦唯。
9,Beyond(早期到百代时期都在合作,双方还演过电视剧)
10,怪侠双子软硬天师。
11,情歌金曲制作人张宇。
王菲当然自己也争气,《出路》《末日》《无常》《小聪明》《脸》填词作曲不含糊


高校摇滚夜(igaoyao)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特约作者

高校摇滚夜

人气:0
更新:2016-08-12 12:51:37

高校摇滚夜 高校摇滚夜

推荐阅读 ^o^


鲜娱       韩娱       娱评社
八卦       独家       滚动
内地       港台       欧美
日韩
视讯       综艺       剧评
八卦爆料          活动          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