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A为寻求职业发展的你精选深度有趣的文章与资讯。更多精彩点击标题下方G.P.A
---------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于职业笔记APP中查看更多文化行业资讯、干货和职位,帮助你变得像个内行人。
“我收到或读过不少有关故事写作动机与涵义的意见和猜测,这里我想就此说上几句。本书的根本写作动机,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想尝试讲一个极长的故事,想让它吸引读者的注意,予他们以消遣,给他们以欢笑,或许偶尔还能令他们兴奋或感动。”
——托尔金 《魔戒》英国第二版序言(邓嘉宛译本)
作者:苏沉船,来自:知乎
某些人担心电影会拍烂,这是一种多余的想法,他们似乎不明白中国电影本身就局限在一个怪圈之内,在新时代电影制作水准方面远远落后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人还有一个毛病就是拍电影要有价值观主题,要有精神,要有内涵,在这一核心理念中忽略了电影制作顾虑的方方面面问题,大大的限制了想象力。在《西游记》这种幻想故事中更是极大的硬伤,原著吸引人的地方本就是其留白之处很多,留给了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是说西游记影视作品根本就没有固定的模式,制片方就应该按照自己认为好看的标准去拍,哪怕是没有太多的思想表达,只是以特技效果去呈现神话中的故事都非常诱人。老外的神话电影很多也是骂声一片,指环王那样的经典都还只是少数。
六小龄童是我们这个时代《西游记》的代言人,关键不是他能否拍一部好电影,而是说他不拍又有谁来带头拍这个?正如顶楼所言,西游的故事是根据历史记载以及民间传说不断变化而来,吴承恩《西游记》的故事也不是今天我们普遍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那样的风格。以往影视作品的《西游记》有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色彩,我们都知道在演戏,这样的戏很精彩。
比如孙悟空的翻跟斗和耍棍就是中国戏剧的特色,不管剧情如何,演员首先就得翻十七八个跟斗,这种镜头绝不应该由电脑特技来取代。可是在法术表达层面我们中国影视作品就不够看了,很多时候是回合制度,你变一个,我变一个。什么时候我们能拍出如变形金刚那样连串打斗场面,斗法时瞬息万变不留尿点就已经够了。
现代电影追求的是视觉冲击,所以3D镜头,写实角色造型是能够满足观众需求的,我在捉摸的是六小龄童与老外合作能够将我们中国戏的风格化入3D魔幻真实的影视当中。除去角色设计,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世界观重设,我们历来认为西游的故事背景是中国历史上的唐代,可是这跟西游记原本的佛教世界观都不一样,也局限了人们的想象力,何以西游记的故事不是发生在另一个空间大陆上?为什么不能完全跟我们的历史脱离关系,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中国影视作品对西游记场景最不重视,没有塑造出每个场景的特色,所以传统影视也只能够在师徒四人小故事花心思去拍,不能把电影全面的充实。还有现代各种配乐滥用,甚至连老版西游记音乐的独特风格都找不回来了,音乐有时候比演员更能表达主题,中国电影的问题在于方方面面的落后,结果你们到头来重视的还只是剧情有没有精神内涵..........
看了很久,发现没有人上这组图,感觉很失望,这其实就是我期待多年想要看到的效果!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于职业笔记APP中查看更多文化行业资讯、干货与职位,帮助你变得像个内行人。
文章系转载,G.P.A诚意推荐。寻求与G.P.A的合作,请回复“合作”。
在“职业笔记”这款APP中,你可以按照各个话题(不同行业、求职阶段)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资讯,来发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加深理解,寻求属于自己的答案。如果你希望有一个对自己更负责的职业选择,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职业笔记”。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