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标题下面的蓝色字体“知儿网”,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朋友方琳领着自家的宝贝欢天喜地的离开了,临走的时候小宝贝还嚷着改天一定还要来。门关上的那一刻,徐倩突然间觉得放松了不少,两个孩子在家实在是太闹腾了,可放松的心还不到两分钟,徐倩的乖宝贝却委屈的走到徐倩的面前说:“妈妈,你是别人孩子的亲妈,是吗?”徐倩不仅觉得愕然,这孩子是怎么了?“我是你亲妈呀,怎么变成别人孩子的妈妈了呢?”听妈妈这么说,小家伙似乎更委屈了,扯开个嗓子便嚎开了。一边嚎着还不忘嘟囔说。
原来朋友方琳家五岁的涛涛和自己家六岁的轩轩一直在玩一些恐龙模型和变形金刚。玩的时候,五岁得涛涛有时候就去抢轩轩的玩具,因为都喜欢,所以轩轩也不肯放手。这个时候徐倩觉得朋友到自己家来做客,就应尽地主之谊,而且轩轩也大一岁,于是总是要求自家轩轩让一让涛涛,让涛涛先玩。
临走的时候,涛涛想要轩轩的金刚玩具,徐倩也自做主张的把玩具送给了涛涛。所以涛涛欢天喜地意犹未尽的离开了,可轩轩却感觉到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伤害,不仅心疼自己最爱的玩具让别人拿走,更重要的是疼爱自己的妈妈也偏像别人的孩子!
其实像徐倩的做法,我们宝爸宝妈大多数都这样做过,都是宁可委屈自家娃娃,也要让别家娃满意,除了来者是客要好好招待的礼仪外,还有一点就是觉得让孩子这样做,也是培养孩子的一种谦让美德。说起谦让,就能够让人想起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孔融让梨”的故事,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故事,古老的故事似乎也在说明这种谦让美德很是让人尊崇,不然也不会流传近千年。
只是故事没变,社会却在改变,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同样,让孩子学习孔融的谦让精神的确应该,不是人们还常说“大家让一让,社会更和谐”的语句吗?只是孔融谦让的精神该有,但是孔融的做法却真的不太赞同,其实梨子也可以不必那样分的。很多类似于徐倩做法的宝爸宝妈们,让孩子谦让,谦让是美德,孩子内心应该感到高兴,可为什么换回的却是伤心呢?
道理很简单,您的谦让太过度!孩子的谦让太过度!过度到孩子的内心接受不了。怎么样让孩子既有孔融让梨的谦让精神,又让自家孩子和别家孩子都获益呢?宝爸宝妈不妨借鉴下面的好方法哦。
商场上经常说合作才能够共赢,那么孩子们之间因为物品喜好的争执,不必使用过度的谦让,而是让孩子们学会合作,从合作中才会获得更多更大的乐趣!
就像徐倩,她不必让轩轩把玩具全让给涛涛,而是告诉轩轩,你是大哥哥,弟弟也喜欢你的玩具,你可以和他一起玩,而且你比他大,玩的玩具方法会很多,你可以做一个小老师教一教弟弟,相信你是最棒的哥哥!最棒的小老师!
同样也不必为了所谓的面子,不好意思说朋友家的孩子。徐倩完全可以和涛涛说,涛涛喜欢轩轩哥哥的玩具,哥哥很高兴,他想和你一起玩,因为哥哥有很多玩法你都不会,让哥哥教一教你,你的本领会越来越大的哦!利用夸赞的语气,帮助两个纠结的孩子,引导他们不是一味的去争这个玩具归谁所有,而是想着怎么合作在一起玩的更开心,这才是大人明智的做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徐倩将玩具不经过轩轩的允许便送给了涛涛,也是不太好。虽然说大人在家里有着很大的决定权,但是对于孩子的事情,有时候也需要孩子的参与。如果徐倩和轩轩商量,将他的玩具送给涛涛一些,听听他的意见,然后母子两个人在商量如何选送才会更好,相信涛涛就不会觉得伤心。因为他感觉到妈妈对自己的尊重,只有让孩子感觉到你在尊重他的意见,他才会感觉到快乐!
亲爱的宝爸宝妈们,您感觉这种新观念的孔融让梨做法如何呢?是挑选一个不仅让孩子学会谦让,更让孩子学会合作的新做法好,还是固守原来不变的大度谦让,相信您心里一定有答案了。
知儿网原创,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家长们看过来!看完觉得有用的就点个大拇指!谢谢大家~
◎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
咨询/投稿
官方微信号:zhierwang
邮箱:12424511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