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Bing,不止是个儿童语言启蒙学者,她另一个最受大家喜爱的身份是孩子王。连我家内秀敏感的跳跳都非常非常喜欢她,常被她逗的哈哈大笑。尤其是她讲故事的能力。说到讲故事,不得不说到对语言的运用,孩子王Dr.Bing在这方面简直天赋异禀,特技加身。她毕业于德国不莱梅大学,儿童教育学博士,所以,除了中文、德文讲的溜以外,她还精通英语、法语。
目前,Dr.Bing致力于“软改革”中国孩子英语学习“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通过十来年的努力,上千例研究,她已经帮助了数万的孩子快乐学习英语。
她这篇《女司机暴打案:家长的低智商总有一天坑到娃》里,与大家分享三个高战斗力家庭的故事,看看这些父母是怎样用自己的低智商坑娃的。
成都刁蛮女司机乱超车被暴力男司机暴打事件,3号起闹得沸沸扬扬。今天公布的女司机道歉信和躺在医院病床向记者哭诉的视频流出:这件事不但双方都带来了肉体、经济上的损失,两位当事人都被人肉搜索,连开房记录都给8出来了。这给双方家庭带来了多大的伤害啊,真是没人有好果子吃。
大家都说这个悲/闹剧是一个素质问题,又说这是一个情商问题、还有法制、交通、网络道德云云。我说这是一个智商问题,而且是双方家庭、尤其是当事人父母的智商问题。(看一开始双方家人如何撒谎撕B就知道了)
DrBing分享三个高战斗力家庭的故事,看看这些父母怎样用自己的低智商坑娃的。
DrBing德国做论文时到一所高端私立学校做实习。它有市里名列前茅的教学质量,学费很高,家长当然非富即贵。当年学校却发生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官司。
7年级生Robot的爸爸妈妈都是本市有名的大律师,平时来学校时,一身华贵,咄咄逼人,和其他一样条件很好但亲和低调的“北德式英伦风”家长成明显对比。很可惜,Robot自己有点普通,这让Robot爸妈一直怀疑我校对他尊贵家族的重视:因为以他们的基因和家教这是不可能的。那次期末,Robot的任教老师给了他一个4分。这个把多年来认为孩子该得1分却一直拿3分的Robot爸妈彻底惹毛了。终于战争爆发了,他们把学校告上了法院!罪名是对孩子的不公正对待和歧视。
凭着他们高超的专业技能,学校败诉了。
我们都以为Robot爸妈是想来个一雪前耻然后华丽永别
结果不是!开学那天他们在凯旋乐的伴奏中(脑补),带着惶惑的Robot,趾高气扬地回到学校。没想到没有任何孩子去像欢迎英雄那样去迎接Robot,也没有老师涌上来认错,决心“痛改前非”。我那天来的早,直击了这一幕:他们一家尴尬地站在校园门口,其他所有人要么一张诚惶诚恐的脸,要么一脸鄙夷,要么捂着嘴笑。
DrBing亲身示范表情DEMO
这对虎爸狼妈想通过法庭的胜利为孩子赢得学校的尊重,没想到这次,把仅剩的也输得一干二净。无论校长、老师还是学生,见了都绕道走:这家人,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过了几个月,Robot终于灰溜溜地转学了。但是这个笑话一直流传在校园中。
律师是一种靠“狠”的单打独斗型战斗职业:Robot爸妈“职业智商”很高,但“社会智商”真是低得近乎弱智。
DrBing一直很想知道Robot在这个高压的战斗种族家庭里生存状况是怎样的,前年返校探望大家就和校长炒这个八卦,果然Robot很早就叛逆,和一群朋克离家出走了,两年了还没有音讯。
西方国家的Punk大致如图,是一群来自不幸家庭的可怜孩子。大多集中在车站后、桥下,平时酗酒小偷小摸无家可归。
DrBing在广州工作的时间里老蹭去好友A家。她住在市中心一特高档小区,管理费据说是广州最贵的,因为我常去,和整个小区的居民、孩子都非常熟,还常被请到人家家做客:小区外籍高管家庭占大约一半,大人小孩都很有修养。有一年却搬来这么格格不入的一家人,暂时叫他们Z家。
Z父亲是做生意的,估计是冲着“孟母三迁”的念头才硬搬了进来,却上下带着一股市井气。自此,9岁的A家儿子小A就遭罪了。Z家8岁的儿子总是扛着各种的玩具枪在院里耀武扬威,动不动一顿乱射,小A总是深受其害。A妈找Z妈理论:Z妈老说“手枪给你,你让他射一枪回来”。很有素质的A妈都忍不住愤怒回击:“狗咬了我难不成我还咬回狗么?”“哟你说我是狗,你什么素质!?”“#$%^^#&”...
不是一种生物,没法对话。
两人内心示意图
有天下午5点我去A家吃饭,小A一脸沮丧地从外面回来,倒头就哭。问了很久,才知道他又被小Z用新买的自动步枪狠狠地射了一顿。于是,本着“孩子的问题应该孩子自己解决”的心态,我让小A找上同大院被欺负的小B、小C两个男孩子,趁晚上大院小孩到会所电影院看电影的机会,表表态。
晚上7点,小Z举着步枪,像个非洲娃娃兵的架势,一个人得意洋洋地走进电影院,(这时,ABC三个孩子一起冲了上来,把小Z团团围住。小A刚想发话,小Z举起枪对准了三个文质彬彬的孩子,手无寸铁的ABC小队转眼气势就瘪了。
看着小Z眼看就要开始扫射,我也脑子一热啥都顾不上了,一步冲上去迅雷不及掩耳地夺去了枪,忍住头上的气,尽量温和地说:小Z,我是他们姐姐,你这样动不动就射小区的小朋友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这把枪我就收了,你发誓不再欺负小朋友们,再找我把枪要回来。”
DrBing气势还原图
这个平时牛里牛气的娃一看是一个大人,一下就乖起来了,连说对不起我错了,姐姐你原谅我吧… 搞得我又好气又好笑:这欺软怕硬的小主!
果然那天晚上10点就炸锅了,Z妈带着哭天抢地的小Z抄上A家,要把那个欺负小孩的“女流氓”“捉拿归案”“送派出所”,闹到半夜12点,全栋楼沸沸扬扬惊动了保安处。A家不想惊动我,最后赔了一笔钱了事。
当然后来小Z还是那个小Z。只是他爸妈花了那么大的劲儿“孟母三迁”让他来到这个本来能产生良好熏陶的小区,结果却是他们和整个小区的格格不入。我每次在大院看到小Z,都是举着那把唯一能让他产生安全感的步枪,形单只影。其他孩子在小区里结伴躲猫猫捉迷藏,打篮球练网球游泳,欢声笑语却和他无关。
效果图,你们感受一下
不改变自己的态度,这家人搬进来一来浪费钱,二来还让小Z这个可怜孩子从小孤单难过受尽别人发自心底的鄙视:还不如让他在市井匪气中和其他娃爬摸滚跌长大呢,起码他的心灵会更自由。
——这又是一个智商问题:表面赢了,伤害的又是自己根本利益。
我可没说新贵家庭就烂,小区和我很熟的一个孩子就是某个低层白手起家低端连锁餐厅家老板的孩子,爸爸我没见过,但孩子和妈妈都非常有教养,让人真心喜欢,听说他家来历时我都大吃一惊。
反之,我接触过的农村或三四线城市或贫寒家庭,有气度修养、与之相处如沐春风的家长也多了去了(因此我会不自觉地更关注他们家的孩子),所以智商赞+1。
最搞笑的家长
近来有个老师跟我吐槽说遇到十多年年来最难搞也最搞笑的一个家长,为了10块钱的事儿搅得天翻地覆。她越胡搅蛮缠老师当然就越不理她,于是各种威胁恐吓就来了。我一看对话记录,噗地就喷茶了——这恐吓哪个屁孩构思的?初中生都吓不了:“如果您不补我10块邮费,我会问您要发票哦!”(您真的是在威胁人吗?请给一点诚意!)
一向八卦的DrBing觉得这幽默感真心赞,就赶紧打开资料,想看看这个战斗力爆表的天真女战神是什么社会文化背景
北京大学——全国人民心目中最温润朴雅的文化学术圣地!
如果说Robot家长是“弱智”,这位北大战神,就是社会认知停留在10岁——估计书念太多了,心疼她娃。
战斗种族真是无分贫富、学历、种族,匿藏在世界每一个国家,每一个阶层,每一个你想象不到的角落,千姿百态地展现着自己独有的奇葩。神种族、神智商
每个人为了在生存资源匮乏的时候,都会自然冒出一股狠劲,这是进化带给我们的礼物。但有些人好像手指碰一碰,“霸气”就“侧漏”了。因为这种人在乎的已经不是利益争夺本身了,而是把在所有冲突中成为“赢方”看成了一种崇高的东西——这是做人的尊严、人格、荣誉!因此每次大小PK得胜都是一座人生丰碑。
战斗种族的思维方式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很多家长教孩子一定要成为强者,这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取胜。竞争意识没不对,一但变成了只有丛林法则,孩子就一定完蛋了:他将来到了社会才发现“顺我者”一个也没昌,“逆我者”一个也没亡。并且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他,凭一个“凶”什么都得不到,自己头破血流。幻想破灭后就一个现世笑话。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别开玩笑了,你有原子弹么?
成都女司机男司机一个住院一个拘留;Robot成了与父母期待相反的朋克;小Z一家在小区受尽冷眼;北大战神再吼再叫也没人搭理,只能继续写10岁儿童水平的恐吓纸条。
这些人是在给自己、给孩子的长期利益挖坑。更可怕的是给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安全挖坑。
最后一个故事来自作家(公众号)“雾满拦江”的文章《为什么中国人不守规则》
总有一天坑到娃
有一妹子,小时对门邻居是一家粗人,三个儿子是街坊小霸王,横行邻里。有天妹子出门,迎面遇上三个小霸王,她吓得掉头逃回家,三个小霸王和往常一样,一直追她追到门口。见状,妹子的父亲过去对面讲道理,没说两句话,哐的一声巨响,对方的父母竟然追进家里来打。
这时,妹子那平时弱不禁风的母亲,也许这次是忍无可忍,猛的举起侧刀冲过去,当头一刀砍下。对方父母,霎时错愕,疾冲回自己家,砰的一声关门。
妹子母亲当时发出怕人的尖叫,轮起铡刀片哐哐狠砍对门:“你听着,要是你们家再蛮不讲理,欺负我女儿,那咱们就死在一块,看谁家死的人多!”
... ...
妹子妈状态图
当然灭门惨剧被村民们制止了,后来妹子去外地上大学,假期回家,发现对门的三个儿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或死或残:老大去看电影,别人都排队买票,他偏要插队,和一个年轻人争执起来,人家一拳打过来,砰的一声,老大倒地当场就死了,解剖发现是心血管破裂;随后是老三,他习惯于乱穿马路,从来是“我不让车车让我”,结果不幸遭遇酒驾,司机拼命鸣笛,没想老三任性惯了就是不躲,砰……;接着是老二,这却是桩悬案。他出门时还好好的,隔几天被人抬回来,已经成了植物人。
妹子总结说:听明白了没有?你以为这是人品问题,其实是智商问题:这全都是蠢到了极点的人,他们一定要拧着劲来,一定要占尽制高点:因此他们与人发生冲突的几率就高。多数情况下,人们不愿意跟这些人计较。但一旦某个人血冲大脑计较起来,他们就有可能输掉老本。
想想妹子妈疯砍时的歇斯底里的吼声:“那咱们就死在一块,看谁家死的人多!”
智商太低的人,意识不到挑衅根本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正所谓no zuo no die,这种人无休无止的挑衅,遭遇横祸的概率极大。听起来这事好像是偶然,长期以往就成了个大概率事件。
总有栽的一天,时间问题而已。
保护孩子,从提高父母智商做起。
回复“目录”或查看历史文章可了解更多专业的育儿文章,回复“课程”可查看近期教研室的主要网络课程和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