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改革在中国古代叫变法,为什么要变法呢?因为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咦,突然觉得自己好有文化。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变法,首先我们会想到管仲,当然顺道你也会想到管仲背后的男人鲍叔牙,两个人是好基友,不对,好有激情的朋友。所以称为管鲍之交(不知道谁说这个成语是说两个人在亲热,反正我现在已经无法直视这个成语了)
不像今天,只有点赞之交。鲍叔牙把管仲推荐给了齐桓公开始变法,这个故事值得我们说说。管仲本来属于造反派,甚至还亲自刺杀过齐桓公,也不知道真的假的反正没成功,于是就给老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爱是一种表达,恨也是一种。齐桓公当然想灭了管仲了,但是在鲍叔牙的一再劝说之下,他们不是管鲍之交嘛,齐桓公就半推半就的决定要用用看。于是屌丝逆袭的故事就开始了。
管仲搞定楚国这场经济战是很有意思的,当时楚国很牛逼,齐桓公天天想怎么削弱楚国,牛逼往往都是招人恨,这个你懂的。管仲就说你收购楚国的鹿,要花重金,齐桓公说你傻啊,我又不是王思聪。
管仲说,你要相信我,你必须要相信我,每天你都要说十次:我要相信管仲。听说去,管仲挺像搞成功学的啊。
用重金买楚国的鹿,楚国当然很开心啊,觉得齐国傻啊,真金白银是正事,鹿不过禽兽罢了,于是楚国在国君的支持下开始了全国打鹿行动。而管仲呢,一方面高价收购楚国鹿,一方面高价收购楚国的粮食。
等楚国人忙着抓鹿荒废了农业,齐桓公下令结束这场贸易,楚国粮食价格大涨,灾民大部分逃亡了齐国。元气大伤,三年后向齐国屈服。
这件事告诉我们,要让一个人屈服,就狠劲给他钱,我老婆听我说到这一段热血沸腾,说,对对对。
管仲还把职业分为士、农、工、商,读书人地位最高,商人地位最低,所以像王健林啊马云这些人要在当时,简直就是弱势群体。管仲还兴办了官办的妓院,所以妓女这个行业把管仲封为祖师爷,其地位相当于木工界的鲁班,黑社会的关公,挖掘界的蓝翔。
管仲应该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变法有成效,结局又不惨的改革家。原因有三:国君支持,兄弟支持,懂经济。
后面的改革家就要一个比一个惨了。
管仲之后当属商鞅变法了,他为了建立威信,对民众说谁把他放在南门的木头扛到北门就赏五十金,结果一个壮汉出来扛着木头跑大家跟着看,要放到今天为这事肯定要制作成一档电视节目,可以叫《奔跑吧兄弟》。
这个壮汉如果接受采访肯定会说:商鞅让我去扛木头,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我觉得这么容易的事奖那么多钱,肯定是假的,所以我跟商鞅讲,我拒绝。可是不知道谁把我推了一把,我就站了出来,整个人感觉duang~(此处可以唱出来)
最后壮汉拿到了钱过上了duang~duang~的幸福生活,商鞅利用他的威信开始duang~duang~的强秦之路,商鞅有句名言说,智慧和道德高出常人的人,注定被人非议和污蔑。我说怎么总有人背后说我坏话呢。可惜商鞅本人最终被五马分尸,想想这个刑法有多残酷,人死连马赛克都不打,无码。那肯定是高清的。多残酷,儿童不宜啊。
所以你们看,改革是残酷的,所以我们更应该为今年的勇于改革者鼓掌。时代需要改革,改革需要改革家,改革家需要诚信,否则在历史上连个Duang~声都留不下。
接下来咱说说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成功的原因在于皇帝很年轻,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皇帝很年轻,就挂了。
支持他的皇帝宋神宗只活到三十七岁,皇帝死后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就被司马光废除了,司马光就是爱砸缸的那个小孩。
野史上传说司马光曾经跟王安石说:跟我斗,你还是太嫩了。王安石说: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砸个缸吗?司马光说:你只知道老夫砸缸,却不知道那个小孩是怎么掉进去的吧?
所以你们看,机会都是要自己创造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为后世所赞叹,就是农民借钱播种,收成后加息还钱,如果成功了就是国家资本主义啊,可惜他们家皇帝死的太早。
任何改革的成功,一定离不开高层的支持,否则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如果皇帝死得早,新君为了迅速强化地位,就会和保守派联合,所以古代改革家都期盼着支持自己的老大长命百岁。
最后咱们说说戊戌变法,支持康有为梁启超他们变法的光绪皇帝死得倒是不早,可惜他妈死的太晚了。
慈禧太后这个老妖婆只允许变法进行了103天,就囚禁了光绪帝杀害了谭嗣同等六人,你们知道这说明什么吗?
这说明,一个女人没有淘宝这样的地方消磨时光,是非常可怕的。
我的脱口秀是写给广东卫视《财经郎眼》的,所以要看视频版的可以搜索相关视频。
这几天公共微信也可以跟我聊天,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接客又不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