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麟:我身后这个合江亭,始建于一千两百年之前,是成都的府河和南河的汇流之处。就是说府河、南河在此汇成了锦江,合江亭见证了成都古今中外之合。当然这种合,还可以用辣椒来加以表现。
这辣椒相传来源于拉丁美洲的热带雨林,当地的土著居民通过了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对它进行了驯化,来作为蔬菜人工栽培。十四、十五世纪西班牙商人把辣椒带到欧洲,后来又经过了海上丝绸之路,东南亚传入了中国,在东南沿海一带登陆。清朝中期,辣椒又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来到了成都,所以当地人把辣椒称之为海椒。四川省有关辣椒最早的文字记载,始见于乾隆中期的《大邑县志》,秦椒又名海椒,这辣椒胡椒和本地花椒混合,就变成了一道道本地化的辣味小吃,谁知这小小一枚辣椒竟然会蕴含着,我们成都那个包容的气质。
杨锦麟:世界上最辣的辣椒要属印度鬼椒,而中国古代有一位异士钟馗专门打鬼。相传,唐代画圣吴道子第一个画钟馗,吴道子的钟馗画于五代十国落入了爱种芙蓉花的后蜀主孟昶手中,孟昶在成都建立了翰林图画院,这是中国第一座的皇家画院。画院最有名的画家当属黄筌,《太平广记》记载,黄筌见了吴道子的画,自己也画了用拇指掐住小鬼眼睛的钟馗。
钟馗从古代画到今天也与时俱进了,成都的画家彭长征给钟馗配了一杆枪。
彭长征:我今天画的钟馗是带枪的钟馗,我觉得玩了一把穿越,有当代性或者现代意义的一些内涵,这样的话人物就更加丰满。审丑也是一种审美啊,你不要以为钟馗很丑,实际上他的内心是一腔正气,他表达的是我们传统的一种正义、镇宅、辟邪,是老百姓很美好的一种愿望。配上枪以后,年轻的读者,八零后、九零后甚至更年轻的,他觉得很萌很卡通,也很好接受。
画外音:彭长征老家在四川绵阳,从十八岁起一直当兵四处行走,退役后先到浙江,直至2012年回到成都定居,他现在是四川漫画艺术研究会的副会长、在成都画院当主任,也已漫画家的身份出版了多本著作。
彭长征:我觉得成都文化对我是根深蒂固的,因为自己首先是四川人。成都有自己儿时的记忆,我觉得儿时的成都,应该是心目中的大城市了,我们就觉得很向往。父母出差来到成都,那就好激动的,来到成都以后,我们要去武侯祠。
小时候爱看《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对三国的故事耳熟能详,到成都就迫不及待地去武侯祠,要寻找谁是张飞?谁是刘备?谁是诸葛亮?所以说它对童年是一种启蒙,文化上的一种启蒙。
以前漂泊在外的时候,因为我是四川人,成都对我来说可能就是一个驿站,我跟成都的关系就是一个过客,有些时候我们在外漂泊,对家乡怀有一种情怀,所以我在香港(服役)的时候,或者在宁波(服役)的时候,也开始坚持不懈的画成都。
画外音:成都丰富的文化,给了彭长征无尽的创作灵感,回到成都后,他画了很多有关成都历史文化的漫画,其中就有成都出名的麻婆豆腐。
彭长征:我觉得吃正宗的川菜,我认为还得回到成都来吃,这样更有味道,这里吃川菜有一个什么感觉呢,就是儿时的记忆,你在外地是吃不到的,所以为什么我们在外闯荡的游子总是喜欢吃家乡菜,不光是满足胃口上的需求,也是精神上儿时的那种回味和记忆。麻婆豆腐这道菜,它真正的体现就是成都或者川菜的一个特色,麻、辣、鲜、烫。当年这道菜在万福桥头,主要是给那些进城送油、送面、送羊肉、送猪肉、牛肉,这些挑夫吃的,下苦力的人吃的。
他们进城、回城在这个万福桥上,经过这个麻婆豆腐店,人困马乏,有这么一道菜,解饿,解馋,还解乏。吃着有民间的味道,但是它又有传奇故事,它又有成都文化内涵。
画外音:万福桥上有楼房,麻婆豆腐味道香。这是一句竹枝词,彭长征整理了类似的清朝末年有关成都的百首竹枝词,用漫画演绎成长卷,内容都是老成都的风土人情,定居成都后,彭长征建立了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雄起绘画工作室。
彭长征:这些都是我近期的一些作品。你看我为什么要挂枪的这个模型呢?因为我是当兵的出身,我就用枪的模型做笔架,因为这个部分可以传达出西方一个美学家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对于美的追求,好比决斗,不能掉以轻心。
我觉得我本身就是画带枪的钟馗,摸着这个枪的时候会更有感觉,可能在下笔的时候,更接近带枪钟馗的那种气质。这支笔伴随我很多年,从香港到浙江,现在再到成都,五湖四海。我觉得我自己本人也很像这支笔,你想这是我的头发,这是我的脸,这是我五短的身材,比较短小精干吧。
平常心、脚跟下、写幽默、画漫画、天大事、笑一下,后面两句我觉得也有成都人的特点,就是乐观、淡定、包容,恰恰这种性格,成都人从中华文化这种积淀中,保留了它很好的那一面,心量要大,自我要小,笑与不笑,自在就好。
我画画最喜欢的颜色,一个是红色,一个是蓝色,为什么喜欢红色呢,我觉得四川也可以用红色来代表,因为四川人的性格当中,热烈、奔放、热情,而且爱吃辣椒,也是红色的,
蓝色我觉得它充满了诗情画意!我当海军的时候,也是面对着蔚蓝色的大海,它很深沉可以给我带来很多思考,给我的作品增加一种浪漫和深沉的感觉。
我觉得回到成都应该有变化,可能是心态上更踏实了。以前是一种游子的漂泊的感觉,现在回到成都踏实了,我的故里,又有我喜欢做的事情,还有这么多亲人,这么多朋友,而且我想在这里做的事情还很多,所以我就觉得很有激情。
画外音:彭长征将会以成都方言作为《芙蓉忆》第二部的漫画题材,不论是以辣椒制的美食、历史人物、方言、风土人情这一切彭长征都以豪爽笔触柔和幽默的漫画风格,以美术来呈现成都独有的味道。
杨锦麟:辣椒从拉丁美洲传到了成都经过数百年的栽培,终于有了自己享誉全川的辣椒品种,这就是牧马山的二荆条,成都人的一个发现和贡献就是把二荆条和蚕豆混合,做成了郫县的豆瓣,而这郫县的豆瓣就成了川菜之魂。
香港名嘴杨锦麟先生简介:时事评论员,著名专栏作家。出生于福建厦门,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2002年10月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主持《有报天天读》和《周刊点点评》,广受欢迎。2011年6月1日,离开凤凰卫视,出任香港卫视副总裁兼执行台长。现为香港锦绣麒麟传媒董事长。
彭长征速写杨锦麟先生:嬉笑怒骂陈子帛,唐装出镜都欢喜;火力十足天天报,锦绣麒麟更有趣!
投稿内容:
1.艺术家个人清晰照片1张;
2.艺术家个人作品(清晰大图+名称+尺寸+材质+创作年
代)至少5幅;
3.艺术评论文字(他人对自己的评论或者自我阐述均
可)至少1篇。
投稿方式:
1.关注四川艺术网微信订阅号;
2.将资料发至邮箱:scysw@zgscys.com;
3.加微信号:z18282120207,并微信告知。
四川艺术网官网:
http://www.zgscys.com
艺术热线 :028—69891838
邮箱:scysw@zgscys.com
微信公众号:zgscys
长按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四川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