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选 > 时事·城市 > 【独家】组建中的阳光大学 > 正文

【独家】组建中的阳光大学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 2016-08-08 23:32:23

 提示:点击上方"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免费订阅

  导读:在这个创业时代,从央企跳到创业公司,“空降”的培训新高管怎样选择落脚点?重新开始的职业理想怎样利用新技术加速起飞?民企怎样花小钱办“云培训”的大事?敬请收看本期小编为您抢先爆料——中国企业大学联席会秘书长、《在线学习》杂志执行主编李桂云专访阳光大学校长蒋跃瑛内容摘编。

  今年是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保险)成立十周年。凭着创业者的拼搏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阳光保险集团用十年时间做到了保险行业第七、中国企业500强。鲜少有一家企业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显著的成绩。

  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张维功说:2015年不仅是阳光保险成立十周年,更是它从一家创业型公司转变为发展成长型公司的始点年。这一年对阳光保险的发展至关重要,伴随着一系列转型举措,另一个大动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成立阳光大学,它将成为阳光保险人才的培育基地。

  阳光大学是否继承了阳光保险集团的创业精神?如何支持阳光保险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在阳光大学正式挂牌倒计时第50天,《在线学习》执行主编李桂云拜访了阳光大学校长蒋跃瑛,听这位有央企背景的企业大学蒋校长讲她是如何从零开始运营这所股份制企业的企业大学的。

  从零开始实现职业理想

  李桂云:您在中国电信学院干得风生水起,是什么原因让您离开而选择了这家创业型的公司?

  蒋跃瑛:我2002年进入中国电信集团培训中心做培训工作,担任培训部主任,2008年,中国电信学院在上海成立,我被选派为大学筹建组成员,随后担任电信学院领导力教研(发展)中心主任,主要对中高管进行培训和评鉴。中国电信学院是一所创新型的央企企业大学,几年来,逐步将高管培训以领导力为主线做成规模并做出专业化水平,还在人才发展项目和咨询项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在同类企业中是非常难得的。这一段经历让我感受到专业的魅力,也更加坚定了做专业的事情的决心。

  ……

  李桂云:当时找上您的猎头肯定不止阳光保险一家,为何会选择阳光保险?

  蒋跃瑛:是有一些企业大学找过我,我要么是不看好那些企业大学所处的行业,要么是有些企业大学已经有成熟的团队,我空降后是要花很多时间融入和凝聚一个团队的。选择阳光保险,一是觉得这个行业正是我要找的,二是阳光大学是从零开始,可以给我足够大的发挥空间。

  阳光保险创业十年非常不容易,从山东等地起步,一步一步做到全国保险集团第七位、中国500强企业的第324位,这样的成绩是很多企业要花上更多时间才能做到的。我觉得它的发展空间为其内部发展和人才发展提供了非常多的可能。而且,在保险行业,企业大学尤其是优秀企业大学不多,所以,这于我、于阳光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阳光大学成立正当时

  李桂云:今年是阳光保险成立十周年,也是它从一家创业型公司转变为发展成长型公司的始点年。在转型的节点上,组织在人才发展上面临哪些挑战?

  蒋跃瑛:据我们的调查,企业在成立十周年时创建企业大学比较靠谱,太早,企业可能没有这个能力;太晚,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今年7月28日正好是阳光保险成立十周年,这十年,靠着创业的拼搏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阳光保险各项市场发展指标都不错,但是,与此匹配的软性指标却还有差距,企业内部的内涵式发展和人才培育是欠缺的。

  现在,阳光到了一个转型的重要节点,潜在的问题会逐一浮出水面,有三点是急需要解决的:企业缺少优秀领军人才,现有优秀人才容易被业界挖墙角,后备梯队不足。所以,在这个时候成立阳光大学、建设人才培育基地是现实的需要。

  李桂云:阳光大学筹建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它的使命和定位又是什么?

  蒋跃瑛:我入职的时候,阳光大学还是一个隶属于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处,仅有4个人,现在数已经增加到11人,未来要达到30多人的规模。目前,一方面要让原来的培训项目继续进行,另一方面对7月28号阳光成立十周年以后的培训体系进行开发,并进行运营筹备。我把大家分成三个小组,第一个是运营筹备组,让新的大学能运行起来,第二个是人员招聘组,第三个是培训业务规划组。筹建大学体系的同时,我们策划并正在实施很多项目,如“新员工培训”,“空降经理新旅程”,“阳光面试官”、“阳光好讲师”大赛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跟董事长、总裁都做了多次沟通,确定了阳光大学的使命——吸引人、凝聚人、培养人。对一般的企业大学而言,培养人应该放在第一位,但是后来董事长把它放到第三位,这就可以看出一个民营企业是怎么看待资源、怎么看待培养人才的使命的。董事长希望把阳光大学做成国内一流的企业大学,让它为阳光保险品牌增光添彩,用企业大学的影响力去吸引人,然后去凝聚人和培养人。

  阳光大学主要是对中高管、潜质人才、培训师队伍、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这关系到阳光大学的定位——未来,它是一个领导力培养的地方,是内生经验复制的地方,是向互联网金融转型接轨的地方,是宣传文化和战略的地方。

  李桂云:您既是阳光大学的执行校长,又是阳光保险集团的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双重身份对培训工作的开展有哪些帮助?

  蒋跃瑛:总裁曾跟我讲,他希望企业大学能跟人力资源体系无缝衔接,这对我是一个全新的实践挑战。所以,我来之前就跟我们的HRD讲好,为了让企业大学做得更好,我们要交叉任职,将来,HRD在企业大学的理事会里面,而我兼任人力资源部副总,这种做法是要让员工觉得,企业大学和人力资源内在是一致的。

  这个身份也让我有一些不同的工作和视野,比如年终帮助人力资源部做干部考察工作,当时例行访谈了包括集团总部、寿险公司总部、产险公司总部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在内的30多位高管,对我而言,不仅能够快速了解阳光,学习保险行业的业务知识,更让我认识了很多人。

  对一个“空降兵”来说,熟悉环境和建立信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让大家相信我们是可以建起企业大学的非常重要。其实,阳光筹备企业大学已有几年时间,但是领导一直没有吹响启动的哨子,主要还是觉得当时的力量不足以建起企业大学。

  高起点轻型开发模式缩短组建过程

  李桂云:以往的经验对您筹建一个全新行业的企业大学有哪些帮助?阳光大学有哪些特点?

  蒋跃瑛:在国企不怕做得慢,也不怕做长期的大项目,但在民企不行,耗不起时间,也没有这么多钱。当然,董事长也跟我说过,钱不是问题,我知道民营企业更注重立竿见影。

  今天,培训工作者的观念要改变,以前是站在培训管理者的角度,现在更应该站在客户的角度,客户的需求在哪里,企业大学的服务就在哪里,客户在微信,学习资源就出现在微信。我们正打算做线上学习系统,不基于PC,而是基于手机移动终端;不打算单向推送,而是双向互动的吸引。

  过去,企业要花几十万、上百万建一个直播平台,但是现在不需要了,只要租一个直播平台的帐号,供应商会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一年几万元就可以租用一百个帐号,这一百个帐号可以在全国各地随便布局,很好地满足阳光遍布全国各地的机构。这样可以省下雇佣专人、租服务器的庞大费用。如果什么都要自己建,费用不是一个民企能承担得起的,我们做的是云平台。在云平台上,把业界最成熟的模块嵌入到系统里,省钱高效,升级没有任何代价,这是一种轻型组建方式。

  阳光大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高起点的组建,我们开发的课程绝对不输给其他企业大学,因为课程开发的架构是最新的架构,方法是最新的快速迭代开发方法,课程中使用的是经典理论和课程,还会加入阳光的案例,基于情景和场景化教学。我们的队伍也在这些课程的开发实践中快速成长。我把这种模式总结为贴合人力资源策略的高起点轻型开发模式。

  高起点轻型开发模式大大缩短了企业大学的组建的过程,仅半年多时间,我们已完成一般企业大学需要一两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可以说根本没有走弯路。这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钱和时间。

  阳光大学以什么形式存在?是成本中心还是利润中心?

  敬请关注在线学习微信号zxxxmedia,阅读后续报道。

 

2015中国企业学习与人才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中国企业大学年会邀请函

7月23-24日 北京·裕龙国际酒店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查看会议信息

推荐亲密小伙伴
扫码关注,举手转发,感谢先!
(长按上图,选择识别二维码即可加关注)

  注:此码为《在线学习》杂志微信公众号,《在线学习》杂志{原《中国远程教育》杂志(资讯)},是《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面向市场,服务行业的重要媒体平台。由教育部主管,国家开放大学主办。



阅读原文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推荐阅读 ^o^


鲜娱       韩娱       娱评社
八卦       独家       滚动
内地       港台       欧美
日韩
视讯       综艺       剧评
八卦爆料          活动          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