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文化博物馆效果图
炭河里遗址因出土了以四羊方尊为代表的3000余件商周青铜器而被誉为“南中国青铜文化中心”。 炭河里遗址位于距宁乡县城约50公里的黄材镇,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挖掘,发现这里曾是西周时期的地方国都城,考古人员陆续还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贵族墓葬群和铜器,其考古被列入“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据了解,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其标志性工程炭河里青铜博物馆工程主体已竣工,正在进行博物馆陈展前期工作,明年初炭河里青铜博物馆将对公众试开放。
即将建成的炭河里青铜博物馆占地面积4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600余平方米,其陈展区面积超过3500平方米。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展示炭河里出土的“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虎食人卣”等青铜器,以及玉器、陶器等珍贵文物1000余件。同时,还将辅以4D技术,展示青铜文化、西周文化和宁乡民俗文化,诠释宁乡炭河里遗址所呈现的古国都邑面貌及以宁乡为中心的青铜器群所见神秘诡异的青铜器,揭示青铜器的来源、发展演变及其个性特征,反映异于中原、具有神秘巫术特性的南方祭祀文化。
据悉,在宁乡出土的300多件商周青铜器,将以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方式,出现在这个青铜文化博物馆。包括著名的兽面纹铜瓿、兽面纹铜铙等在内的40余件商周青铜器,都将以实物形式从宁乡县文物局移居至青铜文化博物馆。
在宁乡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包括出土了国宝“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等珍贵青铜器,其中大部分已经没有在宁乡,而是在省内外的一些博物馆。炭河里遗址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表示,从炭河里出土的最有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只能采用高仿精品来展示了,因为四羊方尊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目前,国际上非常流行将博物馆与餐饮相结合,青铜文化博物馆是否也有此设计?遗址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称:“在博物馆没有这些设施,但是在遗址公园里有可供游客吃住行玩的各种设施。”
据介绍,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计划总投资10亿元,首期建设的有青铜文化博物馆、炭河里遗址城墙保护两项工程。除此之外,建设内容还包括商周文化创意园、民俗文化展示区、青羊湖旅游度假区、美食文化区、农事体验区、远古文明体验区等。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成为一处融教育、科研、旅游、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间。
宁乡出土的商周青铜器
1四羊方尊
商朝晚期青铜器。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1938年出土于宁乡县黄材镇龙泉村。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人面方鼎
1959年宁乡县黄材镇黄村寨子山出土。鼎腹的四面各以浮雕式人面作主体装饰,是目前发现唯一以人面为主饰的商代青铜方鼎。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3虎食人卣
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是商代的盛酒器。卣作为一件礼器,它是贵族阶层的标志,商代以虎作为该器物的表面纹饰,是试图显示贵族权势的威严。
4兽面纹铜瓿
兽面纹铜瓿是目前发现的商代铜瓿中体型最大的,是当时的一种酒器,高62.5厘米,口径58厘米,肩径89厘米,重61.9公斤。
5兽面纹铜烧
兽面纹铜铙,1959年湖南宁乡粮仓出土。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打击类青铜乐器,又称为钲或执钟,握在手中用木锤敲击,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
编辑:漫漫
来源:红网综合
联系电话:15802590384 0731-858598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