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名片:蒋璐,生于1990年,武汉青山人,毕业后想“跳出武汉,去一线城市试试”,辞职去北京创业:与4位合伙人成立专业金融平台“职业梦”,不到一年,团队规模超过100人,今年6月,职业梦完成由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Infinity VenturesPartners(IVP)、乐视网及多位顶尖金融企业高管跟投的千万美金级A轮融资,今年8月,职业梦完成A+轮融资,由华尔街见闻领投,双方将展开深度合作。
此时,蒋璐也拿到了超过200万元的天使融资,回到家乡,准备二度创业,在武汉寻找商机,自立门户,自己做CEO。
一个“天蝎座”姑娘:做任何事我都强调结果
初次与蒋璐打交道时会觉得她一点都不像个90后,她有着与这个年龄不符的职业与成熟。在长报发起的60天试创业活动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她在qq上联系到记者,问还来不来得及参加,当记者表示可以关注下期活动时,她谦逊地表示感谢,并解释说只是迫切需要一个地方落脚,记者又问了一句项目情况,她迅速地介绍了自己的团队,并发来了邮件。
记者安排了面谈。提前来到面谈地点的蒋璐个子小巧,妆容清丽,穿一身得体的黑色裙子。她脸上的笑容热情洋溢,十分礼貌,面谈时思维灵敏,普通话里还带着一股播音主持范。
蒋璐说自己“是个喜欢折腾的人”,高考填报志愿时就选择了外地的学校,从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后,她回到武汉在一家港资企业做宣传工作,半年后,她被集团董事长相中,成为总裁办助理。说起这次晋升,蒋璐形容成“机缘巧合”:“我们董事长是一位香港女性,女强人,偶然一次回内地考察工作,平常我们接触机会不多,可能她是在办公室走廊注意到了我。”
“为什么那么多人,偏偏选中了一个经验不足的我?”蒋璐说,她后来也问过董事长,答案是“她让人觉得是一个充满能量的姑娘”,董事长和自己的直属领导讨论后,又得知她这个人“做事还比较稳”,她因此被选中。
蒋璐这样评价自己:“生活中我收到的最多评价是“随和”,我和公司的实习生们的关系都特别好,是他们的知心姐姐,但是工作上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我的上升星座是天蝎座,所以我做事比较有目标性,也一定要追求结果。”
上北京创业:我就想去一线大城市试试
在港资企业又呆了大半年,她与一个“非常靠谱、值得信赖”的朋友在一次闲聊时,成为了创业伙伴。“也是机缘巧合”蒋璐解释道。职业梦首席执行官朱超(武汉人)向她打听资料,透露了自己的创业想法,蒋璐顿时被创业者身上的那种认真和激情吸引,“然后我说:要不我也加入你们?我们一拍即合。”
去年十月,她辞掉工作,与几个小伙伴一同北上,开始打造他们的专业金融垂直招聘和培训平台。联合创始人当中,首席CEO朱超(武汉人)毕业于美国德堡大学,曾就职于摩根大通和皇家苏格兰银行;黄海(上海人)是美国康奈尔大学金融工程硕士,曾就职于德意志银行和摩根斯坦利的销售交易部;张轶,(武汉人),首席运营官,剑桥大学数学专业。他们的网站上线4个月后,就达到4,000人次日均简历投递量,其中B端拥有1,800机构用户,发布9000 个优质职位;C端拥有20000用户;目前已成为10万人次投递的金融招聘平台。
蒋璐在初创团队中担任内部运营主管,统管财务、人力、行政、助理及一切大大小小的事务。一个学新闻的姑娘,怎么可以胜任那么多非专业相关的职务呢?
她回答:“我觉得任何东西都有共通性,我从基础的事开始学起。”自身热情谦逊的性格、善于与人打交道的本领,新闻出身的优秀表达和公关能力,成为蒋璐的天然优势。“创业团队一开始最重要的就是招人嘛,我与求职者们都聊得非常好,他们可能更愿意加入我们,因为hr就是公司的脸面,我的专业优势被无限放大。”
在北京创业时工作的地下室
创业不易:几近崩溃时翻看自己的辞职信
初来北京时,几个小伙伴选择soho办公,蒋璐在绞尽脑汁地为大家省钱,到处去找免费的办公室和政策支持,她们曾在36氪提供的免费孵化器呆了三个月,扶持期满又另谋场所,直到现在,北京的团队还呆在中关村一个不起眼的地下室(联合孵化器),工作得“非常happy”。
蒋璐说,有段时间,行政工作的琐碎让她不堪重负,由于不习惯多线条方式的工作,导致每天工作时间极长,工作效率也很低,整个人的状态都不好,想到放弃。
有一天,她在电脑里找到了离开上一家公司时写给老板的信,然后突然豁然开朗,“因为那封信的最后一句,就是我之所以想去北京,是因为我要做一个不辜负自己人生的人。当我忽然回忆起自己最初做这样的一个决定的初心时,我明白现在遇到的困难,不过是帮助我成长”
她开始改变思路,不再害怕彷徨,相信“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试创业活动面谈时的蒋璐
回归武汉:这里有我最熟悉的一切
问:为什么今年又从北京回到武汉创业?
答:本身我就是武汉人,从小出生在这,我可以快速完成团队的初步搭建。回到武汉我就是一个从0到1的阶段,虽然之前也和伙伴们一起感受过创业全程,但是在北京,毕竟还有几个牛逼的小伙伴,不是自己独立创造出来的。而这次回到武汉,我真真正正就是一个人,我觉得这正是我期待已久的一次机会。
问:你打算在武汉如何创业?
答:职业梦的发展路径是打算通过做招聘实现流量的导入,然后再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实现变现,最后在前两个数据的积累上,实现金融人才大数据库的建立。
武汉作为一个拥有120万大学生的地区,汇聚2所985和多所211高校的地方,商科学生比例在全国都很突出,有了得天独厚的学生资源,我想在武汉将职业梦打造成一个职业教育平台。后期武汉的公司会独立出来,北京的公司可以做为我天使投资人的角色。
问:参加我们的试创业活动需要哪些帮助?
答:一开始是被免费的办公场地吸引,后来我了解到你们还会举办创业培训课程、投资人路演活动,我希望对接到更多校园资源、获得政府政策的支持、办公场所,吸引人才,也期待学习到更多的创业相关的专业知识。
由长江日报与创客星联合举办的60天试创业活动项目面谈工作已结束,进入创业项目筛选阶段,十个最佳团队将在9月初郑重亮相,然后正式免费入驻孵化器,请大家持续关注!
谁说那都不是事儿——线人在哪?等你赐线索!你有没有遇到好玩的、奇葩的、感人的、愤怒的事儿除了默默偷着乐或难过,无人分享?有容乃大的小武哥一直在后台等着你呢,别收着,有啥都能对哥讲!
你的线索可能将会成为报纸上的报道、微信上的热门文章,发送 #爆料#你想说的话 到后台,留下你的联系方式就有专业记者与你联系,是不是想想都很嗨?
想加入最武汉团队,成为我们的高校顾问?请发送个人介绍到邮箱zuiwuhan@163.com ,小武哥沙发都给你搬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