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另一侧找到信仰
一辈子如果能够实现一个愿望,
相信我会选择...彻底流浪
流浪,这是个很美丽的动词,在诗歌里,小说中,流浪者的形象总是让人着迷的。但是现实中,流浪是残酷中的浪漫。
流浪,是不是你曾经闪过的念头?
早晨起床匆忙赶著出门上班,但是否曾经想过每天上班的理由。
趁著年轻赚取财富,等年老再用财富换回青春。
又或者只因为害怕,不知道如果我们停止不去上班会发生什么事情。
小鹏说过:人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去流浪,只是不要忘了回家的路。
也许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流浪的梦想,只是看你给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实现它。
我想体验一种生活。
北方草原辽阔的牧场,南方小城交错的街道,东部海岸绵延的沙滩,西部高原圣洁的雪山。
不同的光影,不同的风景,不同的过客,不同的心情。
我们还年轻,为何不趁着我们还有梦,为何不趁着这好时光,在路上?
流浪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背井离乡的生活流浪,所谓“人在路上,心在家里”。二是文化上的精神流浪,可能人在家里,可是心永远在路上,这样的人才是自由的,因为现实永远无法禁锢住他的思想,他总是会寻找各种途径去找寻迷失的自己,这样的人往往容易疏离平庸,这才是真正的流浪。
许多人都有挣脱现实的“逃亡冲动”,都有流浪的生命原始欲望,却都难以割舍对家的依恋,也许是从小到大被灌输着安土重迁的思想。所以大多数人是平凡者,因为走不出这个固有的圈子。
在抛弃一切之后,我们能否正视生存的困境和孤独的折磨,在另一种人生中重获与自然对话的能力,和内心长久的平静。推翻现实回归自然的努力和不甘平庸直抒胸臆的态度固然可贵,但也有太多对流浪的溢美矫饰,引领着一代代年轻人轻妄的迷恋。对心态成熟的人来说,流浪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若不然,流浪不过是一次掩耳盗铃的逃避现实。
最美的景色永远在梦想的远方,再远的脚步也走不出迷乱的心房。流浪是一种姿态、一种生活方式。有些人把生命、爱情、信仰都搭上了,也终究是其意难平。流浪的艰险之处,不在于高山疾流、沼泽荒漠,而在于心情和思绪枝枝蔓蔓的缠绕着渴望自由的灵魂,永无尽头。
女性流浪者模式参考:三毛生平及其作品
《新桥恋人》中女主角的生活方式。
流浪者动机:
精神上受到极大创伤。(多为感情因素)
想逃避原本麻木的生活,找寻自身意义。(所谓深度流浪)
生活所迫(失业,四处游学等因素)
部份流浪者是在旅行途中转变而成的。
事实上,流浪的目的,往往就是忘掉所谓流浪的理由。希望所有流浪的人,最终都能回到出发的地方,并带回自己真正在路上找寻的东西。
有一种流浪是用脚步丈量天涯海角,还有一种流浪是将思想放逐于无尽苍穹。
All you’ve got to do is decide to go and the hardest part is over... SO GO!
--Tony Wheeler (Lonely Planet创始人)
送给每一位站在起点犹豫的旅人
身体上的苦行换来的是精神上的浪漫和彻底的自由
晚
安
▲
木卜(gh_bf10851e94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