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亚洲周刊十大小说
1、迟子建《群山之巅》(中国大陆)
中国北方苍茫的龙山之翼,一个叫龙盏的小镇,屠夫辛七杂、能预知生死的精灵“小仙”安雪儿、击毙犯人的法警安平、殡仪馆理容师李素贞、绣娘、金素袖等,一个个身世性情迥异的小人物,在群山之巅各自的滚滚红尘中浮沉,爱与被爱,逃亡与复仇,他们在诡异与未知的命运中努力寻找出路;怀揣着各自不同的伤残的心,努力活出人的尊严,觅寻爱的幽暗之火……
2、王定国《敌人的樱花》(台湾)
我一直活在悲劇裡,但是我很幸福。
我們通常對於未來總是一無所知,直到事發後才說那是命運,然而在那當下,我卻扭轉著命運那樣地搏鬥著,不願相信剛開始的人生會是這麼慘白。
他在小鎮荒僻的邊陲開了一間咖啡館,等著離家出走的妻子有一日推門進來。
半年後,卻是他和她相繼走了進來。
敵人,敵人的女兒,以及那株曾經盛開的櫻花樹。
他必須讓他活著。
唯有讓他清醒地活著,偶爾感受一下那些掌聲所隱藏的嘲諷,偶爾體會他人痛苦所帶來的折磨,這樣他才記得有個人永遠不會原諒他。
3、王安忆《匿名》(中国大陆)
他是上海退休职员 ,受聘在一家私人企业工作。
一次偶然事故,阴错阳差,他被绑匪带走。绑匪为了消灭踪迹,将他弃于山坳。这个山坳在七十年中曾因地理位置成为民间的一个集贸地,后来经济开放,村民逐渐走出山坳,村庄荒落。他一人在此地挣扎生活,度过了一秋一冬。春天时,他不慎酿成山火,出逃后遇救,被送往山镇养老院,不期然遇到当时的绑匪;又寻机去往县城福利院,辗转找到上海家人。但在即将回家时,他坠入江中,顺江河流向大海。
此一遭际中,有无数的人和事进入他的生活。而他因应激反应失去了记忆,像一个初生的孩子一样,重新认识了世界和人生,将原始文明重新经历了一遍,最后成为一个新人,汇入了永恒的时间。
4、颜歌《平乐镇伤心故事集》(中国大陆)
在《平乐镇伤心故事集》中,作者描绘了一幅幅融合了日常与奇幻的川西小镇的市民生活场景:不断在夜色与幻觉中看见白马的小女孩(《白马》),在沸腾的欲望里跌撞寻爱的服装店老板娘(《江西镇的唐宝珍》),中年人为了生计或孩子斤斤计较地盘算着,可是关于他们的青春记忆却又不停地找寻着他们(《奥数班1995》),有的故事呈现了残酷、激烈的青春期心理(《照妖镜》),有的场景则表现了宁静而温暖的人情体验(《三一茶会》),但无论是故事人物对于金钱和欲望的妥协,还是对于精神生活与自由的追求,全部都被作者压缩在一个沙盘般的微观小镇图景中,而这,就是她所虚构的川西小镇“平乐镇”的故事,也是我们所有人关于社会剧烈变迁的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中国,一份亲密的、集体式的青春童年记忆。
5、葛亮《北鸢》(香港)
站在江邊,他們看著船舶過往,傾聽遠處傳來有些鬆懈的汽笛聲。略渾濁的江水,忽而激盪,將一葉漂浮的舢板拋起,又落下。這時,太陽已經悄然西沉。天際有一重火熱的餘暉,幾乎燒灼了他們的眼睛。然而,終於還是黯淡下去,被雲靄一點點地吞噬,斂入暮色。
暮色中,他們望見了一只風箏,飄在對岸某幢建築的上空,孤零零的。飛得並不穩,在肅殺的秋風裏頭,忽上忽下,有一個瞬間,幾乎要跌落。他們摒息看著,看了許久,直到這只風箏遠遠飄起,越來越高,漸消弭於他們的視線。
──《北鳶》
6、王良和《蟑螂变》(香港)
香港作家王良和年轻时写诗为主,踏入中年,才开始写小说。 《蟑螂变》这个选集收入了他十余年来的短篇创作成果,其中的两篇《鱼咒》和《蟑螂变》构思精妙、隐喻深远,引起相当大回响。《蟑螂变》的内容,充满了浓郁的香港本土特色,许多香港人熟悉的地名在小说中出现,如石塘咀、车公庙、华富邨,不少香港时事如香港小姐选举、2003年爆发的SARS疫症等都成为小说的一部分,可以得到不少港人的共鸣。
7、刘大任《当下四重奏》(台湾)
劉大任的作品充滿抒情韻味,骨子裡自有一股堅厲氣質。那是《杜鵑啼血》、是《遠方有風雷》、是《枯山水》。……儼然要從最平凡的故事裡思考大半生的歷練。俱往矣,那些呼群保義、革命造反的日子。小説巧妙的引用《水滸傳》林沖夜奔的典故,寫出蒼茫的感觸。一晌風雷之後,撲面而來的是「朔風陣陣透骨寒,彤雲低鎖山河暗,疏林冷落盡凋殘。」——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 王德威
8、陈雪《摩天大楼》(台湾)
一個謎樣女孩,一樁凶殺疑案,牽引出錯綜複雜的生命樣態——
背負一條性命的保全人員、平步青雲的新銳設計師、掌握摩天大樓交易命脈的仲介商、足不出戶的小說家、住在垃圾屋內的家事服務員……異性戀或同性戀,富裕或困頓,他們訴說自己的故事,也訴說女孩的故事;他們與女孩之死,似乎有關,又似乎無關……凶手是否隱身其間?
《摩天大樓》白描城市居民群像,寫出巨大現實世界的縮影,輕解謎的手法探討當下社會的嚴肅課題:難以打破的階級藩籬、失落的世代正義、生存的彷徨、侈言夢想的每一日……
9、陈冠中《建丰二年》(香港)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呵呵
10、英培安《戏服》(新加坡)
《戏服》通过现实与回忆的交错叙事,展述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故事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直到现在,历时八十余年,呈现新加坡不同时代的风貌。
一起来读书、看电影、瞎扯淡
冬天不再寒冷
我们读书会(reading-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