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选 > 亲子·家庭 > 余额宝规模飙升至4000亿 银行开始反击 > 正文

余额宝规模飙升至4000亿 银行开始反击

搜狐新闻客户端 2016-11-09 01:07:09

余额宝规模飙升至4000亿 银行开始反击

从0到2500亿元的基金规模,支付宝旗下的“屌丝理财神器”—余额宝仅仅用了200多天时间。而从2500亿元到4000亿元,余额宝只用了大约30天。


记者近日从多个权威渠道证实,到2月14日元宵节,支付宝旗下的余额宝站在了4000亿元的规模之上,这种火箭般的规模蹿升速度可以视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在2014年的发端。


4000亿,是一个什么概念?一个可比的数据是,央行刚刚公布的2013年银行间债市全年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也不过只有3500亿元。


资料显示,1月15日,余额宝的操盘方天弘基金正式宣布对接余额宝的天弘增利宝基金规模突破了2500亿。据上证报记者了解,不算1月16日至1月19日这4天,1月20日到24日这5天里,每天余额宝转入金额均突破百亿元大关。


这种流入速度从1月25日至1月29日呈现不断加速趋势,甚至有的天数出现一天流入资金在200亿元以上。一位接近余额宝项目的知情人士对记者解释称,因为1月29日15点之前转入余额宝还能享受春节期间的收益,因此当天余额宝转入金额创下了历史纪录。


上述人士分析称,这意味着在1月30日除夕前夕,余额宝的存量规模已经突破了3500亿元。而1月31日至2月14日元宵节的十几天,庞大的余额宝用户依然有着强大的理财需求,因此规模顺势超过4000亿元,其实也在意料之中。


这一点从此后余额宝公布的用户数增长情况可以得到印证。截止到1月15日,余额宝宣布用户数达到4900万。而经过了春节,截止到2月6日,余额宝的客户数已经超过6100万,20多天增长了1200万用户。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用户有6成是在手机上完成第一次转入。


工行等推出银行版升级余额宝

在余额宝和微信理财通等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咄咄逼人的情势下,银行不再“淡定”。工行、平安、广发等均推出银行版“余额宝”理财产品,打响活期存款客户争夺战。


即便如此,央行15日披露的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依然显示,中国银行业存款流失明显,1月人民币存款减少9402亿元,同比少增2.05万亿元。


以工行日前在浙江地区试点推出的“天天益”理财产品为例,近一周年化收益率为6.131%,1元起购,整元购买;支持24小时购买和赎回,赎回资金实时到账。


“天天益一月初才上线,其间又有春节放假,到现在也没有卖多久,还没有具体的销售数据统计。”2月12日,工行浙江省分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天天益”1月9日起在温州试点,目前还只限工行浙江省用户购买。


工行:单日限额高达3000万

“天天益”同样是投向货币基金

客户首次购买“天天益”时,工行将自动为其开立基金TA等交易帐户,购买等同于申购工银瑞信的工银货币基金。该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银行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债券和央行票据等风险很低、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不投资股票等高风险工具。


虽然收益上与各种“宝”相比并不占优势,但“天天益”的显著特点在于每天的最高买入和赎回金额上限远高于其它互联网理财产品,高达3000万元,此限额内赎回资金都可实时到账。


“天天益”只能通过工行网银和手机银行两个渠道购买,目前仅限浙江地区客户。一位工行浙江分行客户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收益率和余额宝差不多,目的很明显,抢回余额宝的客户。”


由于产品的申购、赎回都在个人实名的工行储蓄账户内发生,封闭式管理与其他网络平台销售类似产品比较,安全性显然更胜一筹。


但同时,这丧失了吸引新客户的机会。

“主要还是要留住工行老客户的活期存款,银行网站和网点都没有任何宣传和推广,没有打算借此来吸引新客户开户。”上述客户经理续称,“虽然收益不比其它互联网理财产品高,但我们可以做到1秒赎回到账。”


反击:推新品+转出限额

余额宝、理财通等都是实际上用于购买货币基金,货币基金最重要的投资方向还是银行的协议存款。也就是说,钱大部分仍然留存在银行体系内。而且,目前互联网公司的各种现金管理产品的托管都还在银行,资金并没有本质地流出银行体系内。


但对银行而言,协议存款的成本远远高于活期存款,对依赖“存贷利差”盈利的银行来说,压力显而易见。同时,更大的隐忧还在于大批个人客户“疏离”。


为了反击,各个银行都开始开发为活期存款打造的无固定期限“现金管理”产品。除工行的“天天益”,平安银行的“平安盈”、广发银行的“智能金”等产品也相继推出。


与“余额宝”相比,银行系新产品规模明显落后。以平安银行“平安盈”为例,虽然打出1分钱起购口号,截至2014年2月11日,累计申购额仅9.63亿元,与余额宝数以千亿计的累计申购总额不在一个量级。


目前来看这些类现金产品似乎仍不是银行主推的,不仅在官网首页上通常找不到产品相关信息,或限于网银或者手机银行客户以及部分地方区域客户。


除推出与各种“宝”们抗衡的新产品外,银行还“无奈”地限制客户每日购买理财通、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额度,延缓存款流失速度可谓用心良苦。


以微信理财通为例,工行对其储蓄卡的单日单笔购买额度限制为1万元,单月限额也仅为5万,是仅次于兴业银行单笔单日5000元的“最吝啬”银行之一。“最大方”的为建行,对理财通的单笔购买限额为5万元,单日限额50万元,没有单月限额。


如意宝本周将上线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经过几次上线延迟后,预计民生直销银行本周内会正式推出。据了解,民生直销银行推出后主打产品是类似于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产品—如意宝,该产品近期的年化收益率为6.7%左右,可实现T+0实时汇款。不过,截至本报记者发稿时,民生银行未对此事进行回应。


银行业推宝类产品应对存款流失

记者观察到,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从筹备到目前进入内测收尾阶段,花了近一年时间。民生“直销银行”上线时间一推再推,最初上线的时间定在2013年10月,后延期至2013年底,最后推至2014年初。


而这期间,各种电商的宝类产品却风生水起,成为吸金大户。面对余额宝等宝类产品的凶猛攻势,大型银行近期开始反击。工商银行与工银瑞信基金推出“天天益”理财产品,可以把卡内沉淀资金投向“工银现金宝”。交通银行则与易方达基金联合推出“实时提现”,可满足客户7×24小时申购和赎回需求,资金T+0实时到账。


某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随着电商宝类产品的发展,如果银行坚持不推类似产品,越来越多的存款将从本行流失。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师表示,在市场流动性总体偏紧的环境下,受管制的存款利率和市场化的银行间利率的差异在扩大,事实上对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倒逼作用。今后,将有更多普通存款转变为宝类产品。


互联网金融和银行上演夺“宝”大战

  

“身边很多朋友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早已不再是先刷微信再刷微博,而是先刷余额宝再刷理财通。那些每日收益从一袋奶钱到一天菜钱的数字,会让他们微微一笑。”昨日,沈城白领任小姐在朋友圈内发了这样一条微信。


的确,随着余额宝、零钱宝、生意宝、收益宝、活期宝、现金宝、易付宝……20多种各式互联网“理财神器”出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工资余额从银行账户中取出,打入到余额宝、活期通等互联网理财工具中,各种“宝”已经悄然替代着活期存款。


妙招:每月收益超过五年定存收益

市民马小姐对记者说,平时她常在网上购物,所以每个月的工资发下来后,就会将一部分钱打入到余额宝中,由于余额宝的方便快捷和易懂易操作,还将工作三年来积累的一些理财资金也全数打入到余额宝中,平均每个月,她的余额宝账户上有近4万元的资金,每月能够为她带来200元左右的收益。


同时,她也绑定了支付宝的信用卡还款,每到信用卡还款日,余额宝的资金还能够帮她进行信用卡的还款。巧用互联网理财工具,她每月都能够享受到超过五年定存利率的收益,同时还能够实现如活期存款般的随时支取。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节在传统货币基金、股市等理财渠道纷纷闭门谢客时,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理财渠道却宣布春节“不打烊”,账户资金不仅可购物,还继续发放收益。相对于银行动辄“5万元起”的理财门槛,互联网理财大部分都可以1元起购,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在6%左右,普遍高于同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据支付宝统计,春节年前7天,有近400万人在余额宝办理了存入业务,比平日高出数倍。


解读:各类“宝”吸金大法为基金

从2013年开始至今,互联网理财领域可谓风生水起。一方面是由于较低的准入门槛。以微信理财通为例,即使你有0.01元闲钱,你也可以加入“理财军团”;另一方面是较高的收益率。目前市面上的互联网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在6.2%—6.6%之间。1月15日,余额宝规模已超过2500亿元。


目前,基金公司、互联网大佬、银行等纷纷推出各自的类“余额宝”产品。海通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称,当前市场的主流产品主要分为四大类:支付功能型,如苏宁的零钱宝和阿里的余额宝;自力更生型,如汇添富基金网络直销的全额宝和现金宝;携手“互联网大佬”型,如微信理财、百度理财联合华夏基金等公司;银行系,如工行的“天天益”等。无一例外都打出了T+0取现的旗号。


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推出的各类“各种宝”,其收益率均高达6%以上,微信理财通在春节期间一度逼至7.9%。实际上,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率通常为4%—5%,如此高的收益率能持续多久,成为众多“小伙伴”们关注的焦点。


鉴宝:市民如何“找宝”家庭理财鉴宝:市民如何“找宝”家庭理财

那么,这些互联网理财工具有何异同,普通投资者又如何趁各大巨头拼杀之际获一份渔翁之利呢?


“其实,这些所谓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所挂钩的都是货币市场基金,也就是说它们是通过相对应的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取得收益。其所投资的货币基金的表现,直接决定了相关理财产品的收益。像余额宝挂钩的是天弘基金旗下的货币市场基金" 天弘增利宝 ",微信理财通合作牵手的是华夏基金旗下货币基金"财富宝"等。”辽宁省理财师协会秘书长、国家高级理财师钱维军介绍说,投资者在“找宝”时,完全可以用选择货币基金的思路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鉴宝”。


选择货币基金时,不能只是简单地关注7日年化平均收益率,还要参考以往的业绩。毕竟投资理财是一个长跑的过程,那些长期业绩稳定的货币市场基金更能体现管理能力。另外,那些规模相对较大的品种,不论从管理成本还是议价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所以收益率也相对高一些。


银行推出新型理财产品

反击各类“宝”

央行在上周六如期公布了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再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32万亿元。考虑到22.5%的M0同比增幅,以及当月1.79万亿元现金净投放规模,1月份的活期存款可以说出现了罕见的“零增长”。


面对余额宝等宝类产品的凶猛攻势,大型银行近期开始反击。工商银行与工银瑞信基金推出“天天益”理财产品,可以把卡内沉淀资金投向“工银现金宝”。交通银行则与易方达基金联合推出“实时提现”,可满足客户7×24小时申购和赎回需求,资金T+0实时到账。2月14日工银货币七日年化收益率为6.131%。总体上,余额宝等产品的特点和优势,都在银行相应产品中得以体现。


另外,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也推出的货币基金产品“如意宝”,已进入最后内测阶段,将于近期择机上线。


业内人士分析,在市场流动性总体偏紧的环境下,受管制的存款利率和市场化的银行间利率的差异在扩大,事实上对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倒逼作用。今后,将有更多普通存款转变为宝类产品。

搜狐新闻客户端(sohunews)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推荐阅读 ^o^


鲜娱       韩娱       娱评社
八卦       独家       滚动
内地       港台       欧美
日韩
视讯       综艺       剧评
八卦爆料          活动          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