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下午6时许,中南路某圆通收件点大门紧闭。
附近居民告诉武汉晨报记者:之前这里每天晚上八九点都还是灯火通明,而这两天却没有开门。
武汉圆通到底肿么了?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以下情况:
“21日通过圆通公司快递东西,一个多星期了仍没收到,有很重要的资料,还有大家‘五一’出行需要的用品,很着急。”
昨日,在武昌上班的郭女士说,她有两件快递分别从浙江金华和江苏常熟发往武汉,21日下单后到现在仍未收到。
网上输入圆通快递单号查询,发现快件已于24日下午发送到武汉转运中心中南分公司,之后再无消息。
随后,长江日报记者联系上圆通快递中南分公司负责人陈经理,他介绍说,中南公司负责武昌中南路一带区域的快递业务。之所以没有及时发货,是因为总公司对分公司的罚款不合理,导致分公司亏损230多万元,员工离职,目前已无力经营。
陈经理说,圆通总公司在上海,对于武汉地区的快件,按照流程将首先发送到武汉运转中心公司,之后再派送到各个分公司,由分公司的快递员送到客户手上。若快件延误、遗失或者遭客户投诉,总公司将直接对分公司罚款处罚,延误一件快递罚款100元。
“总公司将罚款作为一项经济来源。仅从1月份到现在,我们已经欠总公司罚款29万元。”
陈经理说,公司23日已经停止经营,因缺少快递员,积压了数千件快件。“为了避免客户利益受损失,我只好自己租车,并发动亲戚朋友帮助派送快件,目前分公司已无积压。”
不过,29日下午6时许,有住在中南片区的市民告诉武汉晨报记者:原本22日就到了圆通武汉转运中心的网购包裹时隔七天还没有送来。
家住中南银泰百货附近的市民张先生是一个网购狂人,他说:他几乎每天收到来自各个快递公司的包裹,22日至今原本有四个网购包裹该由圆通派送上门。可22日下午15时起至今,这些包裹在淘宝手机客户端上的物流信息一直显示为“武汉转运中心已发出”,之后就没有任何更新了。
也就是说,张先生的这些网购包裹22日送到武汉,由圆通武汉转运中心公司发出之后就没有任何新的派送信息了。
依据张先生提供的订单号,武汉晨报记者在圆通官网上查到了这些包裹。有的包裹显示为“留仓件扫描”,有的包裹则显示为“被一串编号签收”。
依据“被签收”包裹信息上的派送人电话,武汉晨报记者致电圆通了解到,因为圆通中南片区的老板不做了,这部分包裹又由圆通武汉转运中心全部取回,然后这些包裹被转交给中国邮政负责派送。
依据圆通公司的说法,这些包裹将在今明两天陆续派送到位。
此外,28日下午4时许,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圆通武汉转运中心公司发现,仓库里工人正有序分拣快件,并没有看到积压现象。
数日前从上海来到武汉处理此事的圆通快递总公司网络扩展部经理马小龙告诉长江日报记者:2013年11月10日,陈经理与圆通总公司签订合同,成为圆通公司的加盟商,属于独立的企业法人,应自负盈亏。武汉市共有28家类似的加盟商,目前仅中南分公司一家出现经营亏损。
“我们与所有加盟商签的协议都是相同的,中南分公司出现亏损是因为其自身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马小龙说,武汉运转中心公司每天要向中南分公司派发约3500件快件,该公司23日停止经营后,积压了2000多件快件。
此后,武汉运转中心不再向其派送快件,而是分流到其他公司帮助派发。
马小龙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滞留、扣押客户邮件。武汉转运中心公司曾前往中南分公司处理积压快件,但遭到对方阻挠,目前尚不知对方是否还有快件积压。
“陈经理提出要将中南分公司转手,总公司已作出让步,并愿意承担中南公司70万元的加盟费和免除30万元的罚款,但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目前还在继续协商。”马小龙说。
以上蓝色字样和图片由武汉晨报记者张珺采写和拍摄,其余内容由长江日报记者汪洋、王平采写。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