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选 > 运动·赛事 > 【我们的文艺小说】汴大生活实录(下) > 正文

【我们的文艺小说】汴大生活实录(下)

我们剧本工作室 2016-11-12 08:53:15

【我们的文艺小说】汴大生活实录(下)

第二章、杨康

1

如果人生可以分四季的话,从出生到十八岁,完颜康的人生,都是春天。

十八岁那年,他被告知,一直把他宠到天上去的完颜洪烈竟然不是他的亲爹。

他娘包惜弱哭得梨花带鱼,携着一个头发斑白,满面沧桑的中年男人,对自己说:“康儿,他才是你亲爹。”

那个男人叫杨铁心。

于是完颜康十八年的生活被推翻全部改写,包惜弱说,要不是当初完颜洪烈欺骗自己杨铁心已死,自己是坚决不会改嫁的。所以执意要跟完颜洪烈离婚,回到原配老公的怀抱。

完颜洪烈无论如何挽留,包惜弱态度都格外坚决,要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地带着儿子净身出户。

于是完颜康迎来了一个以“杨康”为全新身份的人生。

其实当杨康听说亲爹向他诉说当年的来龙去脉,得知原来完颜洪烈觊觎他娘美貌,处心积虑陷害了杨铁心,是害得他们一家妻离子散的罪魁祸首后,是万分支持自己娘亲包惜弱离婚的。

害父之仇,如何能忍?于是杨康带着一腔热血,果断跟完颜洪烈一刀两断,义无反顾地跟着母亲离开了大金王府。但是当他站在杨铁心那个家徒四壁的城外小茅屋前的时候,就像是三伏天被兜头浇下一盆雪水,只觉从头凉到脚。

其实最难过的还不是生活水平的落差,而是当完颜康这个名字从杨康身上剥落后,他本与生俱来的特权和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也随之消失。

汴大里,杨康本是一呼百应,身后跟着一帮小弟,而现在大家知道杨康身世巨变,也都默默对他敬而远之。杨康中午躲在小树林里啃着半个又冷又硬的窝头,怀念着王府里的佳肴玉馔,只觉得自己肠子正在一寸寸变青。

杨康唯一的安慰就是还有郭靖这个不离不弃的兄弟。在杨康含着眼泪啃窝头的时候,郭靖也在小树林里,只是不是啃窝头,而是美人在侧,在帮黄蓉找她“不小心”遗失的花手帕。

郭靖木头脑袋哪里领会得到黄蓉这要求的深意,反正也被人差使惯了,对方又自从来到中原,第一个愿意跟自己同桌共食的人,更何况后来得知黄蓉是个女扮男装的姑娘,又帮自己进了汴梁大学,自然就更感激她的好心肠。对黄蓉更是俯首帖耳,黄蓉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黄蓉抿着嘴笑,看郭靖头发上,衣服上沾满了树叶,一脸的狼狈相却仍然专注地四下找手帕的模样,心中生出一阵满足感,觉得如果一辈子都能这么差遣这个傻大个儿,让他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就好了。这念头从心底里冒出来的时候,黄蓉自己都吓了一跳,她觉得自己挺变态的。

这么一分神儿,黄蓉就注意到树林的另一头传来低低的哽咽声,她蹑手蹑脚地走过去,看到杨康微微颤动的背影,一个充满了同情的男声在她头上响起:“康弟真是可怜。”

黄蓉吓一跳,回过头,就撞上郭靖满是怜惜的脸,黄蓉随口说道:“看他可怜,你请他吃顿好的啊!”

郭靖点点头:“有道理!”说完就踏步流星地朝杨康走过去,拍了一下杨康的肩膀:“这点东西哪能吃饱?走,康弟,我带你去下馆子。”

杨康冷不防后背遭袭,又急又羞,一口窝窝头没咽下去差点呛死当地,浑浑噩噩之中就被郭靖拎着衣领提起来,被郭靖勾着脖子带出了校园。

留下黄蓉在原地气得干跺脚——说好的帮自己找手帕呢?

2

杨康其实一点也不想去小酒馆吃饭,因为他不想见到在那里打工的穆念慈。

穆念慈是他爹杨铁心的干女儿,是当年杨铁心在颠沛流离的逃亡路上认下的。

当初杨铁心被完颜洪烈陷害,遭到灵智上人,沙通天,侯通海等人的追杀,彼时包惜弱已被完颜洪烈掳去,杨铁心却完全被蒙在鼓里,情急之下只好独自跑路。

跑路毕竟不是旅行。杨铁心风餐露宿,路上被小偷偷走了全部家当,只好过着提心吊胆,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甚是凄惨。

最惨的一次是,杨铁心当时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好不容易遇到好心的路人扔给自己一个馒头。杨铁心拿在手里,百感交集,刚想张口去咬,突然就被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女孩夺去,抢了就跑。

杨铁心哪里答应,拔脚便追。说来也是奇怪,他饿了三天,脚步虚浮,没想到竟然追上了小女孩。

可是在抓到小女孩那一瞬间他就心软了,他看着小女孩紧紧护着那个馒头,一副要与馒头共存亡的视死如归模样。心想自己跟一个小丫头较什么劲呢!本自同逃犯,相煎何太急?于是他松开抓着小女孩肩头的手,叹了口气,落寞地转身走了。

小女孩稚气的声音却在杨铁心身后响起:“我有好东西,你要跟我去吃吗?”

杨铁心回过头,怀疑地看着她:“你?真的?”

小女孩将手背到身后,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后来杨铁心知道,原来这小女孩叫穆念慈,父母双亡,自小流落街头。他不禁想起离开家时,妻子已是十月怀胎,若是不发生这重大变故,自己也是当爹的人了。这么一想,不禁悲从中来,父爱如同钱塘江水滔滔不绝,对穆念慈是越看越爱。而穆念慈竟似早有准备,看杨铁心一脸慈爱的目光,倒头便拜:“若大叔不嫌弃,认小女做干女儿如何?”

这话正合杨铁心心意,他哪会不依?

于是这么多年来,父女二人,相互扶持,勉强度日。杨铁心历经风尘,最开始的几年还抱着寻回妻儿的心,后来遍寻不着包氏的踪迹,也就渐渐死了心,只一门心思地照料穆念慈。一转眼穆念慈长到十八岁,杨铁心认为知识就是力量,认为他们家虽然穷,但还是决定砸锅卖铁送穆念慈去上大学。

于是不远万里,带着穆念慈来到汴梁,求学汴大。而穆念慈不忍杨铁心一把年纪,为了自己省吃俭用日子过得太清苦,也决定勤工俭学,在汴梁大学旁边的小酒馆做起了打工小妹。

那天正巧包惜弱去大学看儿子,杨铁心去小酒馆给穆念慈送午饭。茫茫人海,本是擦肩而过的两人,却同时僵住身子,回身相望时,两人早已泪眼婆娑。

至此,杨铁心和包惜弱这对分别多年的夫妻才能久别重逢。

3

而杨康第一次见到穆念慈,也并不是杨铁心介绍这是他干妹妹的时候。而是在汴大旁边那家小酒馆里。

那时他还是走到哪都有一群小跟班儿的金国小王爷。那天带了一众小弟去小酒馆打牙祭,几杯酒下肚,气氛燥起来。杨康一双朦胧醉眼,只见一旁添茶倒酒的穆念慈莲步生风,玉立婷婷,不觉就多瞅了两眼。

穆念慈感受到有一双色眯眯的眼睛在自己身上打转,心生厌恶,但是也只能忍气吞声,只狠狠斜了杨康一眼。

杨康却觉得穆念慈很有意思,一时间促狭心起,就想捉弄捉弄她,于是他朝穆念慈打了个口哨,说了句:“小妞,长得挺标致啊!叫什么名儿啊?”

穆念慈那时候还有点仇富的凤凰女情结,心比天高,瞧不起杨康这样玩物丧志的富家公子哥儿。但是为了这份工作,只好忍住揍杨康的冲动,甩了甩抹布:“不约,公子,我们不约。”

说完就急急地奔向后厨去了。

所以穆念慈对杨康一开始的印象就不好,因此后来当杨铁心认回儿子,两人在家中再次相见时,都不禁面露惊讶,心中同时喊出:“原来是你。”

杨康其实是有点尴尬的,毕竟自己想泡的姑娘成为自己的妹妹这样的戏码搁谁身上都会觉得怪别扭的,但是穆念慈却是出乎意料的平静,惊讶的表情褪去后,她当着杨铁心的面,若无其事地冲杨康点了点头,羽睫低垂,叫了声:“哥哥。”

杨康忽然觉得这样一个女孩不简单,她如此淡定的表现,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她对自己真的毫不在意,二是她就是在极力掩饰不安。

当然,凭杨康的自恋程度,是说什么都不会承认穆念慈对自己毫无感觉的,于是他沉醉在穆念慈对自己情根深种的美梦里越陷越深。

只可惜,穆念慈就是第一种情况。因为从头至尾,穆念慈心中都只有一个人——杨铁心。

第三章、穆念慈

1

穆念慈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清醒,成熟的女孩子,同时也很固执。尽管她知道,在杨铁心心里,一直拿她当小孩子,但是她自己,却从没把杨铁心当做爹。

这一点,在她见到杨铁心第一面的时候就认定了。

虽然自己后来说要认杨铁心做干爹是自己主动提出来的,但那也只是她知道义父不会接受自己的感情的权宜之计,毕竟只有这样才能理直气壮地留在杨铁心身边。

更何况她这么年轻,她可以等。而让杨铁心念念不忘的包惜弱,只是一个死人。死人拿什么来和活人空耗时间呢?时间一久,死人就是湮没在时间荒野里的沙砾,是可以随风散去的。

她没想到的是,来到汴梁上大学会让杨铁心和包惜弱久别重逢,杨铁心心中的包惜弱复活了,而包惜弱竟然也愿意为了杨铁心放弃一切,和他挤在一间小小的茅草房里。

有时候在饭桌上看着他们其乐融融的一家三口,穆念慈忽然觉得自己真是个多余的人。

更让她感到难过的是,杨铁心竟然开始对自己催婚了。说什么看最近自己和体育系那个傻大个儿郭靖关系不错,如果喜欢可以发展发展。

穆念慈有口难辩,自己和郭靖接触完全是为了帮黄蓉好么?那种呆子,也只有黄蓉这种重口味才会看上。

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把她打发出去,穆念慈心灰意冷,跟杨铁心吵了一架,索性真的搬了出去。自己在学校外面租了一间日租房。

她没想到杨康会来找她,而找她的目的竟然是让她回去看看杨铁心,

杨康说:“好歹你也是他半个女儿,总不想见老杨头绝食而死吧?”

2

原来杨康终于经受不住完颜洪烈对自己的糖衣炮弹,细思近日来自己认了亲爹,本来是为了争口气,没想到受人排挤,反受了一肚子气。于是决定重新认完颜洪烈做干爹。而包惜弱和杨铁心贫贱夫妻百事哀,互相指责对方对儿子的教育失败。一气之下,包惜弱竟然也收拾铺盖打包回了王府。

穆念慈心思复杂,百味杂陈地回到茅草屋,给一副憔悴颓丧模样的杨铁心熬了小米粥,一勺一勺送到杨铁心嘴里。

杨铁心斜靠在榻上,双鬓上像是落了一层初秋清晨下的霜。他眼角的皱纹细密,已经显出年老的疲态。

穆念慈心里微微一动,忍不住伸出手抚上杨铁心的眼角。

杨铁心睁开眼,叹了口气:“难为你还想着来看我,哎……杨康那个不孝子……”

穆念慈知道他等的那个人就算不是包惜弱,至少也要是杨康,反正不会是自己。于是她把粥碗放到杨铁心手里,语气里带了些埋怨:“再怎么着,也不该为了别人作践自己的身子。”

杨铁心摇摇头:“你还小,不明白。”

穆念慈别过脸去,只见窗外,一双大雁,并肩飞过。忽然想到教自己学诗时,杨铁心念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的句子,心头一热,猛地站起身来,很激动地说道:“我不小了,你说我不懂?我懂的,从我第一次见你,抢走你手里的馒头,在你自己明明追到我,可是看我饿得不行却还是把馒头留给我的时候我就懂了。也许在你心里不觉得什么,但是在我心中……”

杨铁心喉结上下滚动,嘴唇瓮动了几下,他似乎预见到穆念慈接下去要说的话,但是他制止了她:“念慈,都是多久以前的事了,别说了。”

穆念慈住了嘴,她看着杨铁心,像是不认识面前这个男人。也对,说出来又能怎么样呢?她眼珠在眼眶里滚了滚,终于,只是带着哭腔喊出:“杨铁心,你这个胆小鬼。”

十几年的相依为命,穆念慈不相信杨铁心对自己就是简单的父女之情。

她记得他们露宿街头的时候,杨铁心把身上仅有的两件衣服都搭在自己身上,自己冻得哆哆嗦嗦。

她记得她们最穷的时候,杨铁心白天在客栈酒馆里当跑堂儿伙计,晚上去给人守夜,瘦得皮包骨头,可还是笑眯眯地对自己说不累。

她还记得杨铁心教自己练功夫的时候,自己和他对打的时候,她总是不管不顾的打法。一柄长剑剑花挽得让人眼花缭乱,周身的破绽大漏,杨铁心的长枪一朔,轻轻巧巧就笼住她的周身大穴,可是她却似乎是打定主意,胸有成竹,知道杨铁心不会真的刺下去,于是全然不顾,仍是挺抢长驱直入。最后总能逼得杨铁心回枪自保,或是直接弃枪投降。

杨铁心总是叹气跟穆念慈说,这么不要命的打法,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在实战中是不可取的。

可是穆念慈心中每次都想:“今后我只跟你对剑。”

只是杨铁心这一句话是对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在这场情感的拉锯战中,她和杨铁心,两败俱伤,谁都没有如愿以偿。

于是穆念慈终于学会放弃,她选择了杨康。

那天正是她从杨铁心家哭着跑出来,跑到酒馆喝得烂醉。就在自己砸碎了几个酒坛子没钱付账的时候,杨康出现了,很心疼地托起她的脸:“你这又是何苦?”

那样小心翼翼的神情,那样温柔如水的语气,又是那样一张和杨铁心如此相似又如此年轻的脸。穆念慈觉得自己像一个在海上漂泊许久的人忽然抓住一根浮木,于是她抱住杨康的胳膊,不管不顾地哭了起来。

其实穆念慈兜兜转转,寻寻觅觅,想要的也不过是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

第四章、黄蓉

黄蓉是被她爹当小公主一样养大的。

所以别说是黄蓉自己,就是在黄蓉百岁宴上给她算过命的全真七子,也没算到这么个精灵毓秀,鬼灵精怪的丫头,会配给郭靖那个楞头楞脑的傻小子。

说起黄蓉是怎么喜欢上郭靖的,看起来不可思议,好像也有迹可循。

自小黄蓉见惯的是自己父亲黄药师那样风度翩翩的风流君子,而纵使黄药师对自己母亲情深如许,黄药师和自己徒弟梅若华的师徒禁断,自己也是有所察觉的。

所以对黄蓉来说,她最渴望的不是爱,说到爱,她得到的已经够多了。她想要的,是安全感。

而对黄蓉而言,郭靖就像一方磐石,简单又踏实。

郭靖不擅长撒谎,也不爱撒谎。

当初为了帮郭靖,黄蓉找来黄河四鬼给洪七公演了一出见义勇为的戏。虽然黄蓉告诉洪七公郭靖事先不知情,只是对他的一个考验。

但其实,郭靖是早就知道的,而且台词都是黄蓉亲自给他写好的,要不然仅凭郭靖的文化水平,上哪说出那么文绉绉的话来。所以事后郭靖总是不断地感到自责,觉得自己辜负了洪七公对自己的信任。要不是黄蓉骗他自己早就跟洪七公坦白,而洪七公早已原谅了他,郭靖早晚会亲自去跟洪七公负荆请罪的。

相比较而言,黄蓉的青梅竹马欧阳克,就聪明得多。

欧阳克是黄药师的同事,欧阳锋的私生子,也是黄药师本来内定的好女婿。而且小时候两人也常常一起玩,欧阳克经常给黄蓉脑袋上戴花环,牵着黄蓉的小手说:“做我的媳妇儿吧!”

每次黄蓉都坚定地摇头:“不!”。

其实黄蓉没同意的原因也很简单,她只是想听欧阳克再说一遍。

可惜黄蓉这么想,却不好意思说出口,她不说,欧阳克自然也想不到这一层。于是他甩开黄蓉的小手,跑到一边捉蛐蛐儿去了。

黄蓉瘪瘪嘴,很委屈地站在原地。等了许久,欧阳克提着一只草编的笼子回来了,里面关着一只咕咕叫个不停的蛐蛐儿。欧阳克把笼子递给黄蓉:“给你蛐蛐儿,做我媳妇好不好?”

傲娇的黄蓉仰起头,双手掐腰,吐出两个很轻但是很坚定的字:“就不!”

于是欧阳克提着蛐蛐儿笼子走了,再也没回来找黄蓉。

当太阳落下去,天色暗下来,黄蓉扯着孤单的影子独自走回去,为自己的魅力没有蛐蛐儿大暗自伤感着,同时心中暗暗发誓:“以后要嫁一定要嫁一个对自己死心塌地的人。”

所以当后来郭靖对黄蓉表白的时候,黄蓉的脾气虽没变,可是表达方式柔和了许多。她抿起嘴,垂着头,身子左右摇了摇:“靖哥哥,你说什么,大声点儿,我刚没听清。”

郭靖和欧阳克不一样,他没有欧阳克身份上针锋相对的优越感。黄蓉说没听清,他就以为黄蓉是真的没听清。

于是郭靖深深吸了口气,气沉丹田,使出体育课上,洪七公教他使降龙十八掌的力气,很大声的说:“蓉儿,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好不好?”

声音之大,连汴梁大学里常年在机关楼打瞌睡的周伯通都被震醒了。

黄蓉被震得耳膜生疼,本来还想多矜持一下,磨磨郭靖的耐心。但是她怕再听郭靖表白两次,自己就要变成小聋女,于是赶紧无比娇羞地点点头。

从此,郭靖和黄蓉的爱情故事,成为汴梁大学史上的一个传奇。

第五章、尾声

1

说到后来,各人的命运都不禁让人唏嘘。

一直被称作傻小子的郭靖毕业代表汴梁参加了那一年的市运动会,还击败许多专业运动员,一举获得了当年的射箭项目的冠军。

而后被国家队选中,在民族运动会上,代表大宋大破金国代表团,让在战场上一直被碾压的大宋第一次有了扬眉吐气的资本。

郭靖被报纸报道为新一代“射雕侠”。

而彼时已经成为“郭夫人”的黄蓉则以国辩辩论员的身份打了很多场辩论赛。在辩论“大金自古以来就是大宋领土”这个辩题的时候,妙语连珠,巧舌如簧,将金国代表辩得哑口无言,节节败退。这样的精神胜利也让大宋子民甚是解气。

那一年的《汴梁日报》上,隔三差五就会有郭靖和黄蓉的专题报道。他们夫妻二人,被大家奉为大宋的脊梁骨,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

而杨康呢,在自己的娘包惜弱不堪舆论压力,割腕自杀,完颜洪烈对自己也是态度大变。他意识到拼爹不如拼自己,于是毕业后下海经商,经历过牛市,生意也着实兴旺过一阵子。可惜最后还是栽在股票里,本想玩票,最后玩死了自己。

或许杨康从一出生就是一个错误,从此一步错,步步错。他是一个生不逢时的英雄,过的是行差踏错的人生。

穆念慈跟着杨康过了两年吃香的,喝辣的的日子,可惜他们的儿子杨过却一天也没享受到有钱人的生活。

杨过是在杨康得知股市崩盘跳楼自杀的那一天出世的。

2

其实穆念慈一直要的都不多。小时候,她被杨铁心教育要出人头地,爱国如爱家,所以她一直都很努力,但实际上只是为了让杨铁心高兴而已。她的世界就是那么大,只装得下她自己和她爱的人。

后来她守了寡,独自拉扯儿子杨过,日子虽然清苦,但是也并不觉得有多么难熬。有时候在报纸上看到刊登的黄蓉的照片,她也会想起大学的时候,那时候黄蓉也只是一个叽叽喳喳,在郭靖身边耀武扬威的模样。

那时候她们都没有什么雄伟的梦想,但是现在黄蓉在辩论赛场上挥斥方遒,风光无限,被称为一代侠女,不让须眉。

穆念慈想,这辈子她做的最豪气的事,大概就是从杨铁心手里抢下那块馒头的时候。

想想也真是有趣,杨铁心一直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明明追到了抢馒头的自己,却还是出于善心把馒头留给了她。殊不知恰恰相反,反而是自己,救了杨铁心一命。

那天她在一户富贵人家偷出了许多吃的,正准备藏起来,却不小心偷听到街角处一对官差的对话。她悄悄望去,认出其中一个人就是那个欺压良民,狗仗人势,让百姓敢怒不敢言的狗官段天德。

她听到段天德说奉完颜洪烈之命要对杨铁心赶尽杀绝,以绝后患,而后看到段天德将一包药粉洒在馒头上,又让身边的人扮作好心路人,装作漫不经心地扔到杨铁心手边。

她在一边目睹了全过程,只觉浑身都在冒冷汗。心想,如果自己不动,那就是亲眼见证了一起谋杀,那那个中年男子也未免太可怜了。那一瞬间,不知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勇气,她拔脚跑过去,不管不顾,冒险从杨铁心手里抓起馒头就逃。临安城的巷子她是熟的,她七拐八拐,既是为了自己甩掉段天德,也是为了帮杨铁心脱险。索性一切有惊无险,段天德并未追上来。

这么多年,穆念慈一直将当年的事情深埋心底。但是每当想起时,她还总是有点小骄傲,毕竟自己曾见义勇为过!那些书中所讲,报纸上所报道的事,自己也是做过的。

穆念慈明白,每个人小时候都爱闪闪发光的东西,只是想要留住闪闪发光的东西是需要代价的。就像黄蓉和郭靖纵使风光至此,背后依然有水军抨击他们是虚有其名的伪君子。而穆念慈想,那样疯狂的事情,自己这辈子,大概都不会再做了。

所以她常常告诉杨过:“大侠这头衔,罩在别人头上时,你看起来是光环,潇洒闪耀。但只有你亲自戴在脑袋上之后,才会发现那不过是个紧箍咒。扛得住的,才能修成正果,成为斗战胜佛。”

幸好,她没有那么坚强,也没有那么脆弱。她低头瞧着杨过扬起小脸,一脸懵懵懂懂的样子,努力地朝自己点着头。她不觉将儿子的小手握得更紧了一些。儿子的手很小很软,穆念慈握起来小心翼翼,生怕捏坏了孩子。但是对她来说,这样的生活,才是最能让她感到满足的踏实。

我们剧本工作室(gh_8e8c3f9c532e)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推荐阅读 ^o^


鲜娱       韩娱       娱评社
八卦       独家       滚动
内地       港台       欧美
日韩
视讯       综艺       剧评
八卦爆料          活动          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