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收藏攻略 最受欢迎古玩公号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宝雅斋
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鉴宝”栏目,要数河南电视台主办的《华豫之门》了,本人酷爱收藏,《华豫之门》开办以来,本人就是本节目的忠实观众。广大网友和收藏爱好者,不禁会问:“你既然是《华豫之门》的忠实观众、为什么又要“揭密”《华豫之门》呢?”《华豫之门》、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可供“揭露”?
揭密《华豫之门》,还得从我两次去《华豫之门》鉴宝,或称做“海选”的活动讲起:我家藏有几件祖传的瓷器,因为家有“病人”,需要医疗费,如果价钱合适的话,可以卖掉一两件 ,作为看病的费用。所以,决定去《华豫之门》鉴定一下,主要是想请专家,估一下价。
去年10月18日是“鉴宝”日,我和爱人带了两件,北宋瓷州窑的瓷器去郑州。那天,参加瓷器鉴定的是,全国知名的古陶瓷鉴定专家;毛晓沪、丘小军、白明。三位知名专家鉴定了我们的瓷器后、一致认为,是“宋、金”时期,磁州窑的精品,同意“入围”,毛晓沪和白明都说能登上珍宝台。还叫来工作人员填了一张“入围”的表格,让我们回家等电话通知。回家后,我每天都在等电话,等到月底,也没有等到电话,就给《华豫 之门》打电话询问,接电话的人告诉我:“节目早已录罢了。”就把电话挂了。正好,《华豫之门》又在电视上通知:“在省电视台南门“鉴宝”。”我决定再去一次,也许这次有希望登上珍宝台。
我第二次去郑州鉴宝,程序几乎与第一次一样,是专家毛晓沪和另一位专家鉴定的,鉴定结果也和上次一样,毛晓沪说:“可以“入围”,又让工作人员填了一张“入围”,的表格,让回家等电话通知,”一个冬天过去了,也没有等到期盼的电话。
我去《华豫之门》鉴宝,两次“入围”,两次“渺无音信”,两次郑州之行,让我花去了1500元的各种费用,还空喜一场,使我愤怒!我决定要搞清楚,《华豫之门》鉴宝,这个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大地回春之后,我为此事,专程去了一趟郑州。
使我得出一个惊人的答案:河南电视台开办的,《华豫之门》鉴宝栏目,是目前全国收藏、鉴宝栏目中,最骗人、最做秀、最害人的栏目!下面我根据调查的结果和事实,对《华豫之门》鉴宝的真面目,进行部分揭露,也算是抛砖引玉吧!下边我把探到的,《华豫之门》的秘密,先公布几点于众,仅供参考。
第一点:一些“鉴宝专家”,借《华豫之门》这个平台,以“海选”“入围”、“登上珍宝台”,为诱饵,骗取全国收藏爱好者的大量钱财:
网友们可以算一笔帐,按《华豫之门》每月平均进行两次鉴宝活动。按每次鉴宝来两千人,每人带两件古董来鉴定记算,那么,每月两次的鉴宝费是八十万元,一年十二个月,鉴定费就是大约960万元。 广大网友如果不信,到《华豫之门》鉴宝那天,亲自去看一下,来自全国各地去《华豫之门》鉴宝的人有多少!大概都是被“六个珍宝台”,“六张专家的鉴定证书”为诱饵,从全国各地骗来的吧?
第二点:《华豫之门》鉴宝以来,参加鉴宝的专家,大量偷漏个人所得税;《华豫之门》违规收费:
每个公民都知道,超过国家规定的收入,应向税务部门缴纳个人所得税,额外收入也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为什么《华豫之门》鉴宝选在星期日,这是参加鉴宝的专家与电视台协商好的,趁公休日出来鉴宝,既捞“外快”,又不耽误本职工作,两全其美。《华豫之门》开办,大约有5年了把!按4年计算鉴宝费收入:每年960万乘以4等于3840万元,按个人所得税百分之二十的税率,这些参加鉴宝的专家应向国家缴纳76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他们交了吗?他们会交吗?对于《华豫之门》栏目,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任何单位收费,都必须去税务局办理《收费许可证》。请问:“华豫之门”有《收费许可证》吗?给鉴宝人开过“税务专用发票”吗?当鉴定人走出演出大厅,因为领到的表格和缴费单已被专家收去,你已是双手“空空如也”,没有一点文字证据能证明你曾去《华豫之门》交钱鉴过宝 !,<华豫之门》的策划者真是毁灭证据的绝顶高手,让你明知上当受骗,还申诉、告状无门,因为现在什么都讲证据。你有吗?
第三点:赝品或新仿品,在电视节目上大量出现,试问:这些赝品、仿品,是专家“海选”出来的吗?
经常收看《华豫之门》节目的全国观众,一定不会忘记,每期都有很多古董,被专家席上的专家鉴定为赝品或新仿品。经过那么多全国一流知名鉴宝专家“鉴定”、“海选”过的东西,还会有那么多的赝品和仿品,“堂而皇之”的在电视上出现?“海选”之骗局,本人绝不是“无的放矢”。据我了解所知,每期节目录制前,甚至每次“鉴宝”前,六个珍宝台已经是“名花有主”了。具体登上珍宝台的“珍品”,来自何方?事后又去了何方?每期节目的六个珍宝台,不知有多少有权、有势、有钱的人,早就惦记上了!能轮到老百姓?我不禁想问:那么多的赝品、仿品都能上《华豫之门》节目?而我的这件被三位全国知名的陶瓷鉴定专家,鉴定为磁州窑精品的瓷器,并且,两次“入围”,却连参加电视节目的权利都没有,公平何在?公理何在?有的恐怕只是“潜规则”吧!
第四点:我两次鉴宝,“两次入围”的那件宋代磁州窑瓷器 ,与全国著名专家毛小沪、丘小军、白明,进行一下学术交流。
是与非还是由广大高古瓷爱好者和对宋代磁州窑瓷器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学者来评说吧!对这件瓷器,三位专家鉴定为:磁州窑“宋、金”时期的真品。因我对此结论、持有异议,再次对宋代磁州窑及产品,进行了认真的论证,我查阅了《中国陶瓷史》等大量有关书藉,浏览了网上几乎能查到的有关资料和收藏类网站。查阅的结果是:这件高17厘米、口径18.5厘米、腰部19厘米、底足10.5厘米的类似瓷钵的瓷器,全称应为:宋代磁州窑“白地釉下黑彩划花”缠枝牡丹纹盖罐,因年代久远,罐上的盖已经遗失。“白地釉下黑彩划花”瓷器,是宋代磁州窑生产的,“白与黑”的艺术陶瓷中的高档产品,由于制做工艺复杂,宋代磁州窑当年生产量就很小,又经过近千年岁月的灭失,多次改朝换代的战乱和“文革”的“破四旧”,磁州窑这种高档工艺的瓷器,存世量极为稀少。
我查遍网络和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只查到日本、美国、英国的美术馆、博物馆藏有宋代磁州窑“白地釉下黑彩划花”工艺的瓷器,2004年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拍卖成交了一件宋代磁州窑“白地釉下酱彩划花”花卉纹梅瓶,成交价达:1431万港元。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各收藏有一件元代磁州窑的“白地釉下黑花划花”工艺的瓷器,河北磁县耗巨资,新建的《磁州博物馆》,去年夏天,我专程去博物馆参观,整个博物馆的展品,没有一件磁州窑“白地釉下黑彩划花”工艺的完整瓷器,只有两件残缺的“白地釉下黑彩划花”的梅瓶和一些残片。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北宋“靖康”年间,金国侵我中华,所到之处“烧、杀、抢”,宋代生产“五大名瓷”的曲阳“定窑”,就毁于这场战乱之中,从此“定瓷”失传;“磁州窑”与“定窑”的命运一样,毁于这场战火之中,同样毁于这场战火的,还有著名的“当阳峪窑”。
金国与南宋和谈后,可能是一部分没有逃走的窑工,为了生活,开始在磁州窑原址上,重新烧造瓷器,由于大量技艺精湛的窑工南逃,“金、元”两朝,磁州窑烧制的瓷器,已是“江河日下”。北宋“白与黑”的工艺瓷器,北宋灭亡之后,在金代磁州窑可能还有少量生产,但是,现在想找到一件,好比大海捞针!如果这件瓷器是“金代”生产的产品,更为珍贵!目前还没有资料证明,金代磁州窑“白地釉下黑彩划花”工艺瓷器有存世的实物。金代磁州窑主要生产“黑釉剔、划花”瓷器,故宫收藏的一件“黑釉剔花龙纹”梅瓶,算是金代的精品代表作了。研究古陶瓷的专家都知道,宋代磁州窑“白与黑”的艺术,是中国陶瓷史上,闪烁古今的一朵陶瓷艺术奇芭,是磁州窑的艺术精华和代表作。所以,我认为,三位专家鉴定为“宋、金”两朝,是错误的。应该是,或“宋、或“金”,决不可能是“宋、金”两朝!至于这件瓷器的“真品”还是“赝品”,不必讨论。
如果哪位古瓷器鉴赏专家和学者,能用充份的证据,证明这件瓷器是“赝品”。那么,毛晓沪、丘小君、白明,三位全国知名古陶瓷鉴定专家的脸面,可要丢到全世界去了!
以上是本人对三位专家对我这件瓷器鉴定的认识。望广大懂磁州窑瓷器的网友和对磁州窑瓷器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对这件瓷器是“宋代”的,还是“金代”的,估价多少合适?给与评论,发表意见。
第五点:《华豫之门》节目是在为造假者做免费广告、是造假者的帮凶!是在把一些初学收藏的爱好者,引进一个倾家荡产、痛苦悲惨的陷阱!
现在,全国的古玩市场,百分之九十是新仿品,真品基本已经绝迹。在中国、古董收藏的黄金期,已经过去。
坐在《华豫之门》节目专家席上的专家们,只告诉广大电视观众:这件古瓷值几十万、那尊佛像值几十万、那张名人字画值几十万。但是,他们却不会告诉你,这些珍品在现在的中国古玩市场,是根本买不到的,今生今世都买不到!他们不会告诉你,现在全国收藏品市场的现状。而《华豫之门》却利用各种手段,引诱、鼓励电视机前的观众,去盲目的搞收藏,害的广大初学古玩收藏的人,去古玩市场“捡漏”,上当受骗,使造假者从中谋取暴利,不仅被骗去大量钱财,在精神上也造成很大的痛苦。上当受骗的人越多,去“华豫之门”鉴宝的人越多,专家们骗的鉴宝费越多,“造假者”和“鉴宝者”两头得利,受害的是全国各地去郑州“鉴宝”的人。恨哉!痛哉!悲哉!
由于《华豫之门》,幕太厚、水太深,我的揭秘,暂时到此。希望全国有好奇心的探秘高手,能够打开神秘的《华豫之门》。让全国关心和爱护《华豫之门》鉴宝节目的广大电视观众,走进这扇神秘的大门,一览门内的“无限风光”。
本文宝雅斋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二维码 一键加关注
圈内人都关注的古玩号
▼ 点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