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①,其水甘而不良②,凡饮之者辄病瘿③,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④。”外方人曰:“尔之累然凸出于颈者⑤,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⑥?”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⑦,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贤奕编》
【注释】
①秦蜀:陕西、四川一带。
②甘:甜。
③辄(zhé))病瘿(yǐng):就得大脖子病。瘿,长在脖子上的一种囊伏的瘤子。
④焦: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不吾类:跟我们的不一样。吾,我(们),我(们)的。类,类似。
⑤尔:你(们),你(们)的。累然:形容臃肿的样子。
⑥耶(yé):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⑦皆然:全这样。
【译文】
南岐(qí)座落在陕西、四川一带的山谷中。那里的居民很少跟山外人交往。南岐的水很甜,但是缺碘。常年饮用这种水就会得大脖子病。南岐的居民没有一个脖子不大的。有一天,从山外来了一个人,这就轰动了南岐。居民们扶老携幼都来围观。他们看着看着,就对外地人的脖子议论开了:“唉他大婶,你看那个人的脖子。”“他二嫂,真怪呀,他的脖子怎么那么细那么长,难看死了!”“干干巴巴的,他的脖子准是得了什么病。”“这么细的脖子,走到大街上,该多丢丑!怎么也不用块围巾裹起来呢?”外地人听了,就笑着说:“你们的脖子才有病呢,那叫大脖子病!你们有病不治,反而来讥笑我的脖子,岂不笑死人了!”南岐人说:“我们全村人都是这样的脖子,肥肥胖胖的,多好看啊!你掏钱请我们治,我们还不干呐!”
夫子图书(fuzi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