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选 > 阅读·文学 > 那些年,我们的老师 > 正文

那些年,我们的老师

山东交通学院教务处 2016-12-03 09:47:30

那些年,我们的老师

成长·在路上                                第4期
独树一帜的育人模式
--记李文义教授的创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话将老师的作用进行了全面概括。这九个字体现了老师最基本的职能是解答学生的疑惑,最高境界就是转播道义,教授学生做事的方法。
老师并不是服务员,学生也不是消费者。一堂课的成功不仅在于学生从中学到了多少,不单是学生的成长,还应该包括老师授课时的身心愉悦,这才是双赢的教育。而在能够达到这种双赢效果的人群里,李文义教授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文义老师的教学风格是独树一帜的。在课堂上,李老师讲求思维方式的转变,即学生要用一种创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实际商业运作中遇到的营销难题。商业营销问题源于生活,灵活利用书本上的知识,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举一例子简单说明,一次课堂上,李老师提问了一个问题:某老板在济南市长清区买了五百多亩的山地,他要开发旅游项目,如何快速的让人们知道这一景点;还有这老板要建别墅房,并把别墅以高价卖出,你觉得可能吗?李老师要求大家不要拘泥于课本的知识,思维要创新。有位同学说旅游项目要扩展,肯定是需要宣传,而宣传就需要以广告为载体;至于别墅以高价卖出,可以请一些明星大腕来进行代言。我当时所想和这位同学差不多,可老师的点评是此方法可行,但是思维创新度不够。这让全班人为之一惊,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创新思维的运用如同快要生锈的宝剑,之所以是宝剑,说明思维创新可以高效的解决问题;而生锈的意思则是说这些年的传统教育把创新思维给埋葬了。
李老师的解决方法是编故事,”无中生有“。没有人知道发生过还是没发生过,用一位历史名流来展开,这样能够借助名人效应来做宣传。他的方法一提出,大家顿时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李文义教授喜欢用激励的方法来挖掘学生的潜力。对于同学所回答问题的答案,总是对可取之处加以肯定之后再对不足之处进行点评,让学生有成就感同时还能意识到自己尚有进步的空间。因此,在李老师的课上,多数同学会聚精会神地听课,勤动脑、敢想象,同时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李文义教授讨厌同学作弊、抄袭的行为。在如今网络时代,抄袭现象早已经司空见惯。一些老师都放弃管理,任由学生去了,这更是助长了某些同学抄袭的气焰。记得有一次,李教授布置了一篇五千字的大作业,题目是“利用《品牌管理》的知识,给自己做一个职业规划或者人生定位”。这次作业李老师认真批阅到深夜,每一位同学的作业都仔细阅读。这本就充分体现了李教授对于教学的态度,更体现了他对学生的认真负责。可许多同学想要鱼目混珠,利用便利的网络去百度文件,然后移花接木。李教授对此事极为生气,可依然给了抄袭的学生机会,让他们重新写。这表明李教授在学风如此的今天,他也坚持着原则。
其实,抄袭问题是严重的,关乎到做人最基本的诚信。我能够理解当时老师为什么生气,李老师是为同学失信而深感失望。李文义教授的育人方法已经达到了“传道”的高度,传播的不仅是《品牌管理》这门课的知识,更有关于做人原则的传播。
简言之,李文义教授教会我们很多,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的技巧上,尤其是他的创新思维,用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对我们影响深远。
                                                             韩祥云  
                    营销131班
 
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行动
微信:sdjtu_jwc


一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长按二维码关注

山东交通学院教务处(sdjtu_jwc)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特约作者

山东交通学院教务处

人气:0
更新:2016-12-03 09:47:30

山东交通学院教务处 山东交通学院教务处

推荐阅读 ^o^


鲜娱       韩娱       娱评社
八卦       独家       滚动
内地       港台       欧美
日韩
视讯       综艺       剧评
八卦爆料          活动          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