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晓松奇谈》深扒好莱坞哈维·韦恩斯坦“一个兼具天使与恶魔面孔的胖子”
他是“埋在深山无人识”导演们的高山流水牌知音与伙伴,他是无数女明星们的“大腿”,他是巧舌如簧的商人,他是具有独特眼光和鉴赏力的电影制片人。
他参与制作和发行的电影已经拿过累计300多项奥斯卡提名,70多座小金人。
5次获得最佳影片:《英国病人》、《莎翁情史》、《芝加哥》、《国王的演讲》、《艺术家》
这其中光是表演奖项就有26个之多,其中最佳男配角6次,最佳女配角10次。
影帝4次:《我的左脚》、《美丽人生》、《国王的演讲》、《艺术家》
影后6次:《钢琴课》、《莎翁情史》、《时时刻刻》、《朗读者》、《铁娘子》、《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他也是冯小刚导演眼中的“骗子”,而不是中国电影的救世主!
那么有趣的燃点来了,高晓松这期讲这样一个“人渣”,究竟背后的意义在哪里呢?每个人眼里都有不同的哈姆雷特,但是我看到四个字--归本溯源。
归本溯源的看待问题,是当下最缺少的元素,如果你用《朗读者》的思辨,再看哈维·韦恩斯坦,就很不同。
《朗读者》中经典的一幕:汉娜以执行当年的法律来抗辩,她认为自己无罪,因为当时的法律就是这样的,她只是执行法律,维护当年法律所确定下来的秩序。
这也就是法哲学中实证法哲学主张的“恶法亦法”。汉娜正是因为执行了违反自然法的法律,因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可是战争结束后,我们能用自然法的眼光看待执行当年法律的汉娜吗?
这是引发荧幕后思索的关键。汉娜的罪,可以用现代的尺子衡量吗?
这是《晓松奇谈》最宝贵的地方,它告诉你如何归本溯源的看待历史与现代。
假设以不同的角度出发,作为女演员,你就不会挑剔导演的长相;作为落寞编剧,最在意的是本子会不会有朝一日出现在大荧幕上;作为合作方,一个讲究规则的伙伴肯定听起来更靠谱,作为观众,基本权利是评判影片好坏。
但要求哈维·韦恩斯坦除了专业才华以外,还需要“长得好看且有风度有爱心一夫一妻没有绯闻从不潜规则做生意还恪守规则”,这是脱离基本出发点。“我们究竟需要一个无用的好人?还是有用的坏人?要回归到这个人原本的角色,哈维·韦恩斯,他是具有艺术鉴赏力的商人这一点上,他是胜任的。
太多的争论因缺少归本溯源精神导致。我们打着现代实用主义哲学的大旗,否定曾经流行于父辈的“奉献精神”;我们以自由恋爱多么伟大为主题,轻易否定从古至今的“门第”;我们以GDP要上升为名,忘记弱者的呼喊。
所以说,《晓松奇谈》不是一本致胜法典,也不是分毫不差的历史教科书或者成功学模板。高晓松给你打开的只是一扇窗,一扇看待问题要“归本溯源”的窗,正如看待好莱坞老炮儿哈维·韦恩斯坦一样。我们作为观影者,无论他是不是中国电影的救世主,他都是—好莱坞的钟子期
① 凡本站注明“来源:奇狐娱乐网”字眼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奇狐娱乐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
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