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网特稿 又是一年开学季,时光网的编辑们绞尽脑汁想做一期应景的策划。正巧前不久《好莱坞报道者》评选出了2017年北美电影院校25强和国际电影院校10强,我们各取前5名,以此为标准,盘点一下那些名校毕业科班出身的知名导演。
北美篇1.南加州大学(USC)乔治·卢卡斯(生于1944)
《星球大战》系列让他名垂千古。2006年,卢卡斯宣布给学院捐赠1亿7500万美元,成为学院获赠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乔治·卢卡斯、沃尔特·默奇(著名剪辑师)、哈尔·巴伍德(《第三类接触》编剧)、约翰·米利厄斯(《现代启示录》编剧)等,被称为“电影小子” (The Dirty Dozen),他们都凭借着技术创新在好莱坞工业体系下获得巨大成功。《卢卡斯情史》的短片。
朗·霍华德(生于1954)《美丽心灵》获得奥斯卡的认可,而《达芬奇密码》让全世界的观众记住了他。朗·霍华德曾在南加大学习电影,但是并没有拿到毕业证。不过,USC还是把他列为荣誉校友之一啦。目前他也参与了学长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中去,正忙着拍“韩·索罗外传”电影。
罗伯特·泽米吉斯 (生于1952)罗伯特·泽米吉斯的成名作是科幻片《回到未来》和真人动画电影《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94年更凭《阿甘正传》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鲍勃·盖尔(《回到未来》系列编剧)成为了好朋友。他曾回忆道, “USC的研究生们都有一种知性主义的倾向…因此我跟鲍勃互相吸引,因为我们都想拍好莱坞式的电影。我们对法国新浪潮没有兴趣。”后来他也的确在好莱坞主流电影圈获得巨大成功。

马特·里夫斯(生于1966)马特·里夫斯正是《猩球崛起》三部曲中后两部的导演,《猩球崛起》系列在全球卖座又叫好,也让全球观众记住了他的名字。《潜龙轰天2》,他是署名编剧之一。另外,南加大的一些老师似乎对他影响深远,今年2月他曾发推悼念刚刚去世的老师David Shepard,“我将永远不会忘记他在USC的默片课。他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且为电影付出了太多”。
2.纽约大学
李安(生于1954)李安从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赴美国就读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戏剧系,并顺利取得学士学位。毕业之后,他继续进入纽约大学攻读电影制作的硕士学位。当时李安和后来成名的斯派克·李是同学,还友情参演了他的毕业论文电影。《推手》和《喜宴》打开天地。
马丁·斯科塞斯(生于1942)《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等已经成为影史经典的严肃电影,也擅长拍摄如《禁闭岛》《华尔街之狼》这样的卖座商业片。马丁·斯科塞斯曾凭《无间行者》(改编自《无间道》)获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剃须记》(1967年)。其中反越战题材的《剃须记》最为知名。
伍迪·艾伦(生于1935)
伍迪·艾伦以他飞快的拍片速度与数量繁多的电影作品著称,今年他的第47部电影《摩天轮》即将上映。他风格多变,尤以《安妮·霍尔》中主人公无休止地说话“抖机灵”的风格而让人印象深刻。
奥利弗·斯通(生于1946)奥利弗·斯通绝对能打破这个刻板印象。他的许多电影都颇具争议,《刺杀肯尼迪》和《小布什传》因政治立场惹来争议,而《天生杀人狂》则因展现肆无忌惮的暴力,且主题颠覆主流道德观念,被认为是史上最具争议的影片之一。马丁·斯科塞斯。他曾在采访中提到,他当时也没想清楚为什么要去纽约大学读电影,背后的主要推动力只是“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大学文凭,并且有一项针对退伍军人的福利政策能够支付80%的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