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水之南》作为《济南乎》的增订版,文字及图片有了大幅增加,并进行了全新改版与设计。作者以独特的视角,以古城间的行走为主线,从济南最早的家园城子崖启程,穿行于府城街巷,延伸至关厢四方,徜徉在商埠经纬,止步于黄河(济水故道)之滨的泺口古镇……跨越时空,记录所见所闻所感的同时,试图还原尘封的历史,串联起说不完的轶闻趣事,与读者共话济水之南这座古城无尽的沧桑…… 作者家祖孙四代济南人,他生在历下,长大在天桥,工作先是在槐荫后又到历下,家乡情结一直缠绕着他。伴随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济南日新月异,数百条老街巷相继消失,大量历史信息不断消亡,作者心中那个家乡的影像开始变得模糊。他说:看到孩子,以及每年都大量涌入济南的新市民,没有见过老泉城路的高大梧桐,也不知道老广智院里的西洋景,更想象不到老火车站钟楼精典雅致,我再也坐不住了,背起相机,游走在老街陋巷,做起了“胡同串子”,不问寒暑。
城市的历史时空交错,漫无边际,千头万绪。作者试图剥茧抽丝,挖地三尺,来追寻尘封的历史脚步,过往的故事和感兴趣的话题,并力求梳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城市轨迹和坐标,与人分享。他敲开一扇扇黑漆大门,去寻找和记录街巷内、四合院中和小洋楼里的历史证人。他采访的对象中,有世代居住老街的“坐地户”,有老字号的传人,也有济南名门的后裔。正是有了他们的口述,他的作品得以增加了原创性,从中梳理出来的故事也越发鲜活,同时也使他的作品形成作者亲历、访问记录、史料勾陈、现场摄影等交织在一起的“复合型”文本。
(为读者签名)
国栋宗亲今天(2016.06.04)上午在济南明府城百花洲片区泉水人家民俗馆举办签售活动,一大早前来请书的市民就络绎不绝,《济水之南》是国栋宗亲辛勤汗水的结晶,更是济南城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
(活动中与故友相谈甚欢)
签售地点在美丽的百花洲,明府城百花洲项目一期东起泉乐坊、西临百花洲、南至后宰门街、北临大明湖景区,占地84亩,前期由市园林局负责建设,2014年2月26日全面移交历下区。
(醉美百花洲)
(百花洲岸边的岁月沉淀)
项目建设过程中,历下区借鉴成都宽窄巷子等国企市场化运作的成功经验,邀请清华大学张杰教授、省旅游规划院牛国栋院长、济南市考古所李铭所长、著名民俗专家张继平等几十名知名专家,组建专家库,定期召开论证会,研究解决疑难问题,深入挖掘片区历史文化资源,先后征集老照片1457张,图书文献资料400余本,老物件930件,收集了国内最早的医药广告碑、济南第一张彩色照片、第一张航拍照、孟洛川家谱等民俗藏品,建设了独一无二的泉水人家民俗馆。
(泉水人家民俗馆的藏品)
截至目前,已建成仿古建筑8260平方米,4200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及6000平方米地上建筑临近收尾,预计年底前基本建成。
(同期举办的摄影展)
备注:牛国栋,1961年出生于济南,长期从事旅游工作,致力于城市纪实摄影及城市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开发利用等课题研究。1999年初,在济南举办《我看美利坚》摄影个展。2003年,其摄影文集《济南乎》成为济南历史上部以街区文化为构架的城市人文地理专著。2004年,在青岛举办《济南-青岛双城记》摄影展。2006年7月,在济南举办《守望——城市风情摄影展》。2010年,与人合作出版中英日三种文字的《济南-青岛历史建筑游》。平日喜好品茶,2007年曾出版图文专著《茶道》。
(合影留念)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济南历下区东关大街5号中泰大厦
【微信】qiluniushiwenhua
【Email】1125685352@qq.com
——————————————
常思惟木则有本,
惟水则源,
人生斯世不可忘其根源哉考之。
齐鲁牛氏文化(qiluniushi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