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FitnessandBeauty
你真的非常了解菲尔·希斯吗?是什么使他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健美运动员?是什么使他连续4次获得奥赛冠军?下面, 我们将按照英文字母A到Z 的顺序,为你全面解析关于菲尔·希斯的关键词。
希斯虽然在职业健美舞台上顺风顺水,但他最大的遗憾就是从未获得过阿诺德传统赛的冠军。希斯曾经3次参加阿诺德传统赛,但最终只拿到两次亚军(2010年的阿诺德传统赛颇具争议,希斯在预赛中赢了凯·格林,但在决赛中还是输了)。身为四届奥赛冠军,希斯仍经常流露出很想重返阿诺德传统赛的想法,以弥补遗憾。不过,因为蝉联奥赛冠军是他目前的重点任务,或许,无缘阿诺德传统赛冠军将成为希斯心中永远无法释怀的隐痛。不过, 对希斯来说,这并不是坏事,因为正是这样的隐痛,不断激励着他在每一次训练中更发奋图强。
很少有人知道,上中学时希斯是个不错的短跑运动员,几乎是美国华盛顿州100米和200米短跑的最优秀选手(但希斯的最爱还是健美)。在高中时,希斯担任过学校篮球队的队长,他出色的防御能力和精准的三分球还使他获得了丹佛大学的奖学金。在整个大学期间,希斯参加了65场篮球比赛,不过,对于一个后卫来说, 1.74米的身高显然毫无前途。希斯的天赋在另一个领域。
胸肌是希斯所向披靡的秘密武器。虽然希斯最受赞誉的是其超级粗壮的手臂、细节丰富的背部以及整体的匀称性和饱满的肌肉块,但在奥赛舞台上,却是厚实的胸肌帮助希斯抵挡住了乔·卡特、凯·格林、丹尼斯·沃尔夫(他们在胸肌厚度上都不如希斯)的凶猛攻击。希斯的胸部训练采用多样化的训练动作(他每次的胸部训练动作多达6个),以便从不同角度全面刺激胸部肌肉。希斯尤其重视上胸部肌肉的锻炼,以使其变得更饱满。
自从1998年进入丹佛大学读书后,丹佛就变成了希斯的第二故乡。希斯目前和妻子住在丹佛市郊。远离了洛杉矶和纽约的聚光灯,希斯可以静心备战奥赛。此外,由于丹佛位于美国较中心的位置,对于经常到海外出席商业活动的希斯来说,出差时不必先在美国东西海岸之间飞来飞去,颇为便利。
没有一个奥赛冠军在整个职业生涯期间的体形转变有希斯那么显著。2006年首次参加职业健美比赛并夺冠时,26岁的希斯体重只有206磅。2007年获得阿诺德传统赛第五名时,希斯的块头仍然很小。但在2008年,希斯的参赛体重便上升到了230磅,并获得了当年奥赛的第三名。此后,希斯不断进步,目前,他的参赛体重保持在250磅左右,不仅各个部位肌肉饱满圆润,而且整体比例匀称,充满美感。
肌肉筋膜拉伸-7训练模式是著名健美教练哈尼·雷蒙博德在2007年发明的,其特点是在一个部位训练的最后,把一个孤立训练动作连续做7组,组间仅休息30~40秒时间。这种训练模式能使肌肉得到良好的充血,从而有利于增大肌肉体积。希斯一直在采用这种模式训练。
希斯的绰号就叫“天赋”,因为他拥有良好的、非常适合练健美的遗传条件。早在放弃篮球改练健美之前,希斯就已经拥有了超出常人水准的粗壮手臂。而在投身力量训练之后,希斯的进步非常快。不过,希斯的遗传条件也并非毫无瑕疵,比如,他的锁骨就不太宽。不过,希斯并没有把自己的成功主要归功于遗传优势。希斯认为是成为世界第一的强烈愿望,帮助他走向成功。
2005年,希斯遇见了他未来的营养师兼私人教练哈尼·雷蒙博德。在观看雷蒙博德指导运动员备战2005年全美健美锦标赛的过程之后,希斯便决定聘请他指导自己。目前,他们仍继续合作。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像兄弟,而不是普通的商业伙伴关系。
希斯很少在训练时发出夸张的吼叫声,或者像罗尼·库尔曼那样,不断念叨某些口头禅来激励自己。不过,希斯经常采用肌肉筋膜拉伸-7、超级组、递减组等高强度训练策略来提高训练强度。
2003年首次参加健美比赛时,体重只有190磅的希斯遇到了当时的客串表演嘉宾乔·卡特。到了2005年,两人已成为好朋友。后来,希斯进入职业健美圈,并最终成为卡特的好朋友兼竞争对手。在奥赛中,希斯曾输给卡特3次,直到2011年咸鱼翻身;后来,他同样在比赛中击败卡特3次。
希斯与卡特的关系堪称是健美史上最热诚的关系之一,但希斯与格林的关系则恰好相反。两人拥有不同的体格类型,但互相瞧不起,经常相互进行人身攻击,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充满了火药味,甚至好几次差点在健美舞台上上演全武行。在最近参加的10场比赛中,希斯和格林有7场比赛都是分别获得冠亚军,其中包括最近3年的奥赛。由于希斯和格林都是非常优秀的选手,这不禁让人感叹上天的不公,既生瑜,何生亮!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也正是存在这种互不相让的激烈竞争,才激励着希斯和格林不断超越自我,达到更高的水平。
回顾希斯在职业健美舞台上的前3年,也就是2005~2007年,你会发现,人们对他的批评不仅局限于锁骨较窄,还包括背部肌肉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背阔肌的宽度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锁骨的宽度,不过, 希斯不信邪。在很多年的训练中,希斯一直把背部训练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不久, 希斯就把背部从弱势部位变成了优势部位。虽然在奥赛舞台上,希斯的背阔肌往往并不是最宽阔的,但其背部肌群的厚实度、细节刻画和整体匀称度,早已称霸江湖。
八届奥赛冠军李·哈尼曾经把他的训练哲学浓缩为一句话:刺激,而不是毁灭!这句话同样可以很好地形容希斯的训练特点。希斯长期战略的很重要一点就是避免受伤,所以他坚持采用中等的训练量和适度的训练重量,而且大多数时候,每个训练动作做4组,每组做10~12次。
如果你向希斯抱怨自己的肌肉很难增长, 那么他将把审视重点放在你的饮食营养, 而不是训练计划上。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肌肉不增长都是因为你没有摄入充足正确的食物,而不是因为你没有选择正确的训练动作,或者没有安排充足的组间休息时间。大学毕业后,希斯曾经在营养品商店工作过,所以,从其健美生涯的最开始,希斯就知道恰当的营养对健美成功的重要性。
奥林匹亚先生赛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竞争最激烈的健美赛事,是健美界的“超级碗”大赛。希斯已经参加了7次奥赛,并获得了最近4次奥赛的冠军,超过了他的好朋友乔·卡特的纪录。
当人们觉得一个健美运动员的体格充满美感时,通常意味着几个因素的完美融合。让我们以希斯的体格为例来说明:首先,纤细的腰部是最重要的;其次,良好的肌肉饱满度和分离度也必不可少;此外,各部位肌肉的比例要协调 。通过多年努力,希斯已经极大地改善了其弱势部位,他一直把各部位肌肉的协调匀称放在重要位置。
肌肉数量和肌肉质量往往是一对矛盾体,不过,希斯则完美地做到了鱼和熊掌兼得。他不仅拥有庞大的肌肉块,而且肌肉质量非常好。不过,如果只能在数量和质量二者中选一样的话,希斯一定会选择质量。希斯绝不会为了增加体重而增加体重,他会在确保各部位协调发展的情况下,增加高质量的肌肉。
后展肱二头肌造型对多数健美运动员来说,都是最容易挑出毛病的造型。这个造型不仅使从头到脚的背面肌肉展示无遗,而且是衡量选手比赛状态优劣的晴雨表。竖脊肌、股二头肌和臀部是否呈现精致的肌肉横纹,做这个造型时一览无遗。这个造型能让裁判一眼看出谁在健身房里苦练了斜方肌内侧、三角肌后束、小腿等最容易被忽视的部位,以及谁在备赛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减掉了皮下脂肪和水分。正是因为把最容易挑出毛病的造型做到了最好,希斯才4次蝉联奥赛冠军。
1979年12月18日,希斯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由母亲和继父抚养大。希斯人生的最初18年都是在西雅图度过的。不过在西雅图的时候,希斯还没有对健美产生兴趣,那时他擅长的是弹钢琴和玩街头篮球。
希斯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他的体格完美地融合了夸张和匀称两种特质,而这一点在其肱三头肌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希斯的肱三头肌非常硕大,他的肱三头肌训练通常以绳索下压开始,以双臂屈伸结束,中间还会做臂屈伸、窄距卧推等训练动作。当然,遗传优势也是希斯拥有超强肱三头肌的重要因素。早在练健美之前,希斯已经拥有了一双健美的手臂。
2005年,在获得全美青年健美锦标赛冠军仅仅两个月之后,希斯便获得全美健美锦标赛冠军,拿到了国际健联的职业卡。首次参加成年组的比赛便拿到了职业卡,我们不得不承认希斯是个健美天才。
如果没有对自己未来想打造出怎样的体格的良好规划,那么在日常训练中,健美运动员就会像一个导演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拍电影一样,很容易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希斯总是对未来的体形做出良好的规划,然后在每天的训练中,重点改善落后部位,最终打造出比例匀称、协调发展, 而又肌肉饱满的体格。
希斯很乐意提及这一事实:很多人在健身房里的训练重量都比他大,但肌肉体积则往往还不到他的一半。对健美运动员来说,负重量仅仅是工具,而不是训练目标。所以,健美运动员应该选择能更好刺激肌肉增长的负重量,而使用过大的负重量训练,不仅容易导致训练动作变形,而且极易导致受伤。希斯通常使用每组能用严格规范的动作连续做8~12次的负重量训练。
遗传条件并没有赋予希斯典型的X体形—— 宽阔的锁骨、较窄的骨盆、向外膨胀的股四头肌外侧。2005年在健美界崭露头角时,希斯的体格看起来还很窄。很多评论认为,锁骨较窄将严重制约希斯的发展, 更不用说获得奥赛冠军了。不过,希斯成功地克服了锁骨较窄的限制,通过苦练三角肌,希斯使肩部宽度增加了十几厘米, 再加上纤细的腰部和极度膨胀的股四头肌,希斯的体格已经呈现出夸张的X形。
希斯虽然开始练健美的年纪较晚,但进步神速,他年仅25岁便获得了国际健联的职业卡,26岁便获得职业健美比赛冠军。2011年首次获得奥赛冠军时,希斯也只有31岁,他也是自1992年以来,获得奥赛冠军的最年轻选手。希斯今年34岁,也许有人会认为他已经没有什么年龄优势了,其实不然,在去年和今年奥赛的前五名中,希斯是最年轻的一个。甚至在获得前十名的选手中,也只有一两个人比希斯年轻。到2020年奥赛时,希斯也只有40 岁,我们很难预料,届时他将拥有多少次奥赛冠军头衔。
人气:0 更新:2017-02-20 09: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