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说别来,不要干传媒这一行。
《乌云装扮者》这个账号上一个推送的内容是:能不能请这儿的媒体朋友,给即将进入媒体行业的毕业生们、我们未来的同行,一些严肃友善的忠告。后来两天我收到很多回复,其中90%的“忠告”更像是警告,它们来自杂志、日报、电视和广播媒体人,他们都说:别来。
据我所知,媒体不是那种“被迫选择”的职业,它是我们(通常带着某种高尚的动机)主动选择的,后来有人后悔了,慢慢地很多原因导致了不满和失望,例如环境变差、待遇不高、理想破灭……你去问做广告的,去问做电影的,各行各业,大家都会说,“别干我们这行”。这个结果没那么让人意外。
既然一切都那么糟糕,那为什么他们还在做媒体?
“因为除了这个别的也不会。”
“已经在考虑离职,虽然迟迟没有行动。”
“别人是起哄,我是真心的。而且我有资格这样说。我自己当然做的很牛逼啦。但是我越有理想,越有道德,越努力做到优秀,就越感到‘不屑与你们丫为伍’。”
至于为什么90%的回复,都是劝毕业生们不要选择媒体这一行,我挑了一个可能会让你会心一笑的解释,把它放在了文章的最后。
除了“别来”,下面的50个建议和忠告完全来源于后台的匿名回复。它们是经过筛选的、简单、直接、实在、不倚仗资历,它们不代表任何权威,它们既不客观,也不崇高,不能带给你例如《新华字典》那样的收获,更不需要被你贴在墙上。
只不过是以防万一。
媒体从业者给新人的50个忠告:
1 给自己办一张按摩卡。
点评:我已经办了好几张盲人按摩店的会员卡了,可是脖子还是拧巴,微信朋友圈好友建议,资产重组。
2 作为记者,如果有一天你察觉不到自己的无知,那一定是哪儿不对了。
点评:感觉自己就是个一无所长的白痴。
3 保持永远创造惊喜的能力很痛苦,失去更痛苦。
点评:高潮通常不会持久,你超过12秒了吗?
4 不要用绳命跑口。(行业用语,指参加活动、拿车马费。)
点评:要有点“财富”沉淀,这个财富倒不一定是钱。
5 别搞同事。
点评:这个得看同事魅力有多大。据说某公司,有个妲己式人物,几乎男性高管全军覆没(大家记住,不信谣,不传谣),最后兄弟反目。
6 媒体行业不会沉沦,如果你不陪堕落的人一起堕落。
点评:每个行业都会有兴衰,但媒体实际上迎来最好的机会,衰落的只是传统媒体和老哥萨克。
7 先不急着拿红包,也别急着曝光丑陋。把自己先养活,活好。
点评:任何一个行业,都别指望靠歪财致富,即使富了,也睡不安稳。妈蛋,别老总那红包说事,每个行业都有潜规则。
8 如果是因为热爱探索以外的原因,别进媒体。
点评:如今,媒体里很多关系户。
9 不要被小圈子的意见左右。
点评:这是不可能的。
10 一入时尚圈深似海,从此秋裤是路人!
点评:拿着8000元的月收入,操着月入数万元金领的心。
11 保持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点评:永远需要。
12 不要总是听你的媒体前辈如何如何吐槽这个行业的不好,好不好,自己去判断。真的那么糟糕,怎么不见他们不干了?
点评:在目前这个形势下,前辈很有可能比你更焦虑,更早失业,所以别听他的。
13 别发表带“或”的新闻。
点评:不赞同。
14 別太信任真理,因为它有可能是假的。
点评:真理报上登的也未必是真理。
15 Knows etiquette !
点评:自己找度娘。
16 如果想写稿,别去新媒体。别被纸媒已死忽悠了。纸媒日薄西山但是一时半会影响不到你,而你一开始就不写稿,去新媒体搞什么微博微信,你从一开始就废了。
点评:呵呵,请参考第12条。为什么这么多人追热点?因为追热点,至少你不会死很惨。
17 看好文本,譬如普利策,或经典的非虚构,少看国内尤其科技类自媒体文,毁手。
点评:又是一个酸葡萄。不同领域,不同写作要求。同样是网络,豆瓣文风和天涯也不一样,不要老是黑自媒体人,尽管这群人也是良莠不齐,但至少他们比你更敏锐,更活跃。
18 现在的所谓媒体其实是和孩子们心目中的媒体不太一样。应该把媒体当作和卖保险的、房地产中介一样看待,而不能有非分之想。这话可能说的夸张,但你知道吗?媒体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有着可怕的局限,这种局限就是一脚把所谓媒体踹进小商贩行列的动力。
点评:不明觉厉。
19 做媒体的都是狂热的理想主义者,你未来的同事很有可能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的人蒙昧而陶醉,有的人痛苦而自省,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你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才能找到一个位置。
点评:不是所有媒体都如此。
20 学会如何更好的把美好的事物分享给读者,不能说一些空话虚话,把最实用最受用的东西传播给大家。
点评:心灵鸡汤也很美好。
21 请提前培养一点商业逻辑。
点评:现在媒体的商业报道确实。。。
22 做好起的比鸡早,睡得比“鸡”晚的准备。
点评:老段子了,起得比鸡早,略显夸张吧?
23 应该意识到做媒体的不都是朋友。
点评:一个人朋友不应该很多。
24 没有证实的信息和科学知识,不要随便发出来或者转发、误人子弟,注意点影响。
点评:基本节操
25 混圈子对写好稿子毫无帮助。
点评:不赞同。圈子很重要。
26 给想将来进入时尚杂志的小伙伴带一些话,不要觉得做实习生理应低声下气,把事情做好,正常的打个招呼即可,千万不要姑姑嫂嫂的乱认跪舔,太轻浮啦。
点评:人各有志,跪舔也是某一类人的生存法则。
27 你们的未来在互联网上。
点评:商业社会的未来都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上。
28 毕业的时候,专业课老师点了根烟,对着全班说,以后出去了,女生的大腿并拢一些。
点评:潜台词是:对老师,可以放心张开?玩笑,老师们别当真。不过话说回来,这事,老师说了还真不一定管用。
29 新闻理想还是该坚持,坚持不下去了就改行。千万别让自己被腐蚀,要赚钱,在媒体不是一条好路子,一不小心就被抓了。
点评:不拿不该拿的钱。
30 不要在文章中出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之类的句子。
点评:那要看你在什么媒体。
31 尊重你每一个采访者,采访不仅仅是提问。这个行业也不是时尚杂志上那么光鲜,有很多苦逼的时候,不过只要你愿意,总能发现乐趣。
点评:乐趣多多。
32 保留好证据,保护自己。
点评:好建议。即使不是为了保护,也是自己职业生涯的美好记忆。
33 别太认真,但你必须认真。
点评:太深奥,我的智商跟不上。
34 这是一份专业的、辛苦的民工手艺活儿。如果你想发财请转行去金融。
点评:据说有媒体人在百度百家写文章,一天稿费几万,求证实。
35 在毕业前你应该了解国情和社会真相,如果你想随心所欲的辣手著文章,请做好准备戴着镣铐跳舞。
点评:哪里都有镣铐。
36 无论去见谁,记得穿得像个人。
点评:说“无论去见谁,记得把裤子的拉链拉上"还差不多,媒体人里面,能做到的,没几个,尤其是屌丝媒体男。
37 胃要好。
点评:几年后胃还是好,那才是本事。
38 想好十年后是否捱得住迷惘——抛不下清高和理想,也玩不转职场规则——再决定是否入行。凭一个勇字,是杀不到最后的。
点评:没有勇气,在哪个领域都玩不转。
39 请学习另外一门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点评:必须的。
40 做好第一年难打炮的准备,媒体的第一年注定是撸色儿的。
点评:额~~~~~~~
41 认真对待自己署名的每一个作品,不要因今日的短见或漫步尽心而给未来的自己埋下地雷。
点评:惭愧。
42 早点睡!
点评:做梦。
43 切勿眼高手低,媒体行业其实都是从琐碎的工作干起的。
点评:支持。
44 多看书,多请教人——任何活人。
点评:心灵鸡汤式建议。
45 工作如果可以满足你的理想很好,但也别太理想主义为先,忘了现实中还得过日子,理想与赚钱,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点评:一看到两手都要抓,我就想歪了。
46 踏实做人莫装B,媒体需要有内涵沉稳的学者精神的人,而不是清高无知的碎碎念。
点评:后者太多了,前者又是熊猫般稀少。
47 手机尽量买 iPhone……
点评:两个月稿费。
48 不要自我设限、自我阉割,不要揣摩宣传部的心思。
点评:错,知道底线,才叫刀尖上跳舞,才叫艺高人胆大。否则,那就飞蛾扑火。
49 长得不好看就不要做媒体,好吗?
点评:歪理。
50 干这一行是需要聪明人,笨蛋会被歧视,但一开始愿意下蠢功夫的人会走得更远,最后会发光的。
点评:干这一行的,聪明人越来越少。后面一句是真理,也是废话。
作者: 乌云装扮者 新传媒观察 点评
《传媒圈》微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领先的有关媒体、影视、广告、品牌、营销等相关领域的信息库和智慧库。每天受到超过5万多品质人士关注,年阅读量将超过两千万人次。
喜欢就关注:传媒圈 chuanmeiquanzi。希望交流,请加传媒圈个人微信号:cmq8848,将有机会参与线下活动。
传媒圈(chuanmeiquan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