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选 > 娱乐·八卦 > 网信办9个月关停1万多个公众号,开公号的你怕了吗 > 正文

网信办9个月关停1万多个公众号,开公号的你怕了吗

传媒圈 2016-09-22 09:20:36

文丨清博研究院   来源丨清博舆情(ID:web_idea)


近期,微信公号被关闭的信息不时被媒体爆出。


9月6日,上海网信办依法关闭18个散布房产新政谣言的微信公号,9月20日,微信公号“上海热门资讯”“南汇生活资讯”再次因不具备相关资质,散布不实信息等原因被关闭。


表:各级网信办关闭微信公号数量
(2016年1—9月)

注:该数据搜集于国家网信办官方网站。

图:关闭微信公号月份分布

一月份至二月份期间,关闭微信公号数量较大,分别为4746、6580个,2月份之后,相关数据较为平稳,这主要是因为,一二月份恰逢重大节假日较多,各类夸张营销活动也较多,突破了微信平台管理底线。


公号被关闭的主要原因


造谣传谣扰乱社会秩序。

大量的造谣传谣产生了网络信息空间最大的雾霾,而微信谣言更是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这也是各级网信办多次关停相关微信公众号的主要原因。

相比微博平台,微信朋友圈建立在现实的较强的人际关系基础上,人们对朋友圈内容的信任度更高,因此也是谣言传播的绝佳温床;此外,微信朋友圈更倾向于个人分享,个人转发到朋友圈中的信息大多数是支持认可或者感同身受的,更容易引发朋友圈共情心理,这点也同样适用于谣言的传播,最终表现为由点迅速扩散成面的传播特点。

具体到谣言内容上,微信公众号谣言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一是重大事件的谣言。此类谣言利用网民的信息饥渴和恐慌心理肆意散播谣言。比如此前天津爆炸案期间,国家网信办以散布谣言为由关闭了70多个微信公众号。

还有洪灾、地震等谣言。任何天灾、地震发生后,大量的谣言便接踵而来。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周裕琼分析认为,哪里有暴雨有洪水,哪里就有恐慌有谣言。


二是与政策相关的谣言。如9月6日上海网信办因部分微信公众号散布“上海9月1日将出台房产新政”等不实信息,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社会影响恶劣,依法关闭了5个微信公众号。

三是社会性谣言。如“茂名朋友”微信公众号6月18日发布的《就在刚刚,茂名春苑公园一男子上吊自杀(图片+视频)》,还有部分微信公众号专事搜集各类网络谣言、有害信息,意图博取关注度和点击量,如已被关闭的“信宜暴光台”。

标题党博取眼球哗众取宠。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的天下,微信公众号为了提高阅读量无所不用其极,诞生了一大批“文采卓越”“脑洞大开”的标题党。轻者利用人们猎奇、窥视的心理需求在标题上大做文章;重者夸大事实、断章取义、张冠李戴制造轰动效果,吸引粉丝点击阅读。

2016年1月20日,微信公众号“新疆信息网”发布一篇标题为《吐鲁番已经出事了……新疆人,还有一大波坏消息正在赶来的路上……》的稿件,而该稿件实际内容为“近期新疆遭遇恶劣天气,大部分地区受到大雪天气影响,特别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多年不遇大雪致使国道积雪成冰,造成多起交通事故。”

这类恶意标题存在严重文不对题、夸张惊悚、故弄玄虚等情况,对社会舆论环境产生了比较坏的影响。

歪曲历史,涉意识形态内容损害国家荣誉。


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在新媒体时代凭借知识或资本掌握了一定话语权,承载了信息源头、信息传播的责任,同时也必须清楚作为媒体的底线,不能盲目为了提高影响力和传播力,利用网民逆反心理编造“野史”,有意无意损害国家荣誉。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部分公众账号以“揭秘”、“真相”为噱头,打着“你不知道的历史”、“这才是历史”、“我知道的历史”等旗号,捏造事实,歪曲历史,混淆视听,大肆传播违法不良信息。


对于类似违规的微信公众号,有关部门采取零容忍态度,早在2015年1月就依法关闭了133个相关微信公众账号。


涉黄涉暴涉诈骗,拉低整体网络环境素质。

不难发现,涉黄涉暴涉诈骗成为微信公号被关停的主要原因之一,类似信息的泛滥与长期存在,严重扰乱了微信生态体系,危害到微信用户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部分诈骗信息甚至会给网民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突破了道德底线,消解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通常情况下,涉黄暴恐信息主要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玫瑰与爱”、“美女约P”、“双甜记”、“艾斯8”、“纸巾老湿”等均因发布大量低俗图文信息被永久关闭。“触摸常德”曾发布跳楼现场血腥图片和短视频被依法关停。


制造虚假微信公号进行诈骗也是严重违规行为。

据微信官方“谣言过滤器”表示,骗子的虚假信息不仅诱人——获奖零成本(只要提供姓名、地址、电话方式,都会免费赠送礼品),而且假公众号做得也很“认真”——自定义菜单、颇有官方口吻的宣传语、显眼的企业LOGO(提供网友的辨识度),甚至比一些真的官方公号还要逼真。

守住底线比流量更重要

这个底线包括高质量内容,新媒体的运营也需要去遵守媒体的基本操守,不能传谣、造谣,不能涉黄、涉暴,不能恶意引导,不能违反国家部门对微信平台管理的准则。


-完-



长按二维码识别,一键关注传媒圈公号


《传媒圈》微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领先的有关传媒、影视、品牌、营销等领域的信息库和智慧库。每天受到20万品质人士关注,年阅读量超过五千万人次。

如希望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dianyingquan,将有机会参与线下沟通等活动。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分享朋友圈吧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推荐阅读 ^o^


鲜娱       韩娱       娱评社
八卦       独家       滚动
内地       港台       欧美
日韩
视讯       综艺       剧评
八卦爆料          活动          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