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最符合自己理想的相机,那么就自己造。这并不是什么痴人说梦,勃朗尼卡的创始人—吉野善三郎先生就这么做了。因“任性”而生的勃朗尼卡S系列中画幅单反相机,也成为了相机历史中的重要里程碑。
Bronica S2 / Nikkor PC 75mm F2.8 / Fujifilm PRO 160NS
把钱“任”在“个性”上勃朗尼卡S系列的诞生
吉野善三郎先生作为粮店老板的第三个儿子,最大的爱好就是收集各种相机。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将包括徕卡在内的各种机型都尽收囊中,要知道那个时代在日本也有“一台徕卡一套房”的说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吉野先生找了个门脸房,支起了“新光堂写真机店”的招牌,从此边买边玩边卖的生活开始了。当然,这都是属于创造自己相机品牌计划的一部分。
相机的生产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资金和技术的积累都几乎从零开始。在去年10月刊介绍同为勃朗尼卡品牌的SQ-Ai相机时,就曾经提到过,勃朗尼卡是从东京近郊的一个生产打火机和化妆盒的小工厂起步的。
具体生产什么样的相机呢?20世纪50年代,日本遍地都是徕卡巴纳克和禄来双反的仿制机型,但是吉野善三郎先生在1952年拿到了哈苏的中画幅单反相机1600F,“我们要生产一台超越1600F的中画幅单反。”
话总是说起来简单,为了避免商业和技术上的纠纷,勃朗尼卡的第一台机型也通过上百项各种自有专利来绕开哈苏的专利。虽然纸面上的问题解决了,仍然有一个实际问题存在—打火机工厂是无法完整生产出相机的。因此,各种部件主要依靠向其他工厂下单来解决(其实如今的数码相机也是如此,快门、棱镜等部件依靠专门厂商生产)。
以镜头举例来说,当时能够承担高品质镜头代工的企业仅有奥林巴斯、东京光学以及尼康的前身日本光学三家。在研发阶段,勃朗
尼卡采用的是奥林巴斯镜头。而在上市时,为了打开国际市场,将镜头更换为在国际市场上认知度更高的日本光学尼克尔镜头。
经过千方百计绕开其他相机的各种专利和东拼西凑的配件,1959年3月,勃朗尼卡的第一款中画幅单反相机、S系列的前奏—D系列
机型,在如今PMA大展前身的“写真Show”展会上登场了。
Bronica S2 / Nikkor PC 75mm F2.8 / Fujifilm PRO 160NS
Bronica S2 / Nikkor OC 50mm F2.8 / Fujifilm PRO 160NS
以实力逆流而上真正的“理想”机型
虽然都是中画幅单反相机,外观也大致相似,但哈苏采用了镜间快门,勃朗尼卡S系列则是采用了焦平面快门;哈苏采用的是上抬式反光镜,勃朗尼卡则是采用了下沉式反光镜;哈苏要更换后背才能使用220规格胶卷,勃朗尼卡S2标配的后背则能直接切换胶片规格……勃朗尼卡与哈苏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甚至有一种刻意和哈苏对着干的感觉。
勃朗尼卡最早的D系列机型最快快门速度可以达到1/1250秒,不过刚刚上市不久,便传来了哈苏认为勃朗尼卡D系列机型在外形上侵犯了自己的外观专利,并打算提起专利诉讼的消息,于是勃朗尼卡马上更新了机身外形,正式迈入了“S”时代。S系列将快门速度拨盘独立了出来,对焦机构也从机身右侧转移到镜头调焦底座上,不过最快快门速度调整为1/1000秒。其中比较值得一提的是S系列的对焦系统,其配套镜头只具备光学和光圈结构,对焦是依靠调焦环来解决,一个调焦环往往也同时能够支持多款镜头。不仅S系列采用了这种对焦方式,以至于之后的EC系列为了使用这些宝贵的尼克尔镜头,也采用了同一套镜头系统。
在S系列机型之后,勃朗尼卡又推出了普及级的C系列,其区别仅在于最快快门速度缩水为1/500秒,且后背不可更换。1965年220胶
卷问世后,勃朗尼卡也迅速对此进行调整,其成果就是“S2”。S系列所采用的焦平面快门虽然拥有高速快门,但是却有闪光同步速度太低的问题。S2的闪光同步速度仅有1/40秒,其他机型的同步速度则是只能达到1/30秒。不过还有个好消息就是由于S系列的后背供片采用了压片式设计,可以轻松调整为120/220两用规格。另外,在制造工艺方面S2也有一定的提高,之后的纯黑色版S2,也就是S2A更是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工艺水平。
最终的勃朗尼卡S系列一直生产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总生产台数也达到了11万台以上,并拥有覆盖40mm到1200mm焦段的庞大镜头系统。除此以外还有多种取景器、防水壳、皮腔系统等丰富的周边配件。正是因为吉野善三郎先生执着的“理想”,相机的发展历史上才诞生了这样一款独具特色的机型。
Bronica S2 / Nikkor OC 50mm F2.8 / Fujifilm PRO 160NS
Bronica S2 / Nikkor OC 50mm F2.8 / Fujifilm PRO 160NS
Bronica S2 / Nikkor OC 50mm F2.8 / Fujifilm PRO 160NS
顺从时代的终结
由于产量不小,勃朗尼卡S系列机型在二手市场上并不难找。购买时首选还是纯黑色版的S2优先,其海外版本被称为S2A。作为3000元以内的中画幅单反,这款机型可以说无可挑剔,而且镜头也非常实惠,50mm甚至40mm的超广角镜头也都非常便宜,镜头群中相当一部分镜头都有F2.8的大光圈。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勃朗尼卡和其他厂商一样,不得不顺从了这个潮流。EC系列、ETR系列、SQ系列先后更换了三代,但始终没有获得S系列那样的成功。再后来随着胶片时代的终结,勃朗尼卡这个品牌更是无处可觅了。
咔啪(CAPA_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