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选 > 亲子·家庭 > 只要做好这三件事,孩子铁定能让你放心 > 正文

只要做好这三件事,孩子铁定能让你放心

经典图画书 2016-08-08 23:25:24

你好,我是丹妈

资深童书编辑 + 儿童心理咨询师

如果你不知给孩子读什么书

如果你在育儿路上有烦恼

关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 文 = 丹妈 -


从最初接触童书,到研究儿童心理学,再到做这个公众号,算下来,丹妈精读过的相关书籍也不下百本了。


越研究越发现,其实所谓的好教育,来来回回就是那几样东西。


只要我们把握好主要的方向,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部分,孩子自然也会对自己成长的部分负起责任来,良性循环发展。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作为父母,我们要努力为孩子积攒物质财富,但更重要的是,在养育的过程中抓住教育的精髓,为孩子创造精神财富。


以后他们即使一无所有,即使只身一人,也依旧能凭着脑中的精神财富重启新的人生。


丹妈从这上百本育儿书籍中,总结出三件父母送给孩子、保障孩子一生幸福的礼物。




尊重

当他被看作一个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我们常常在能力上对孩子抱着“成人”的要求,在精神上却视他为宠物,肆意摆弄。


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被爱,被照顾,他们更渴求我们像对待成人一样,将他们看作一个有自尊、有权利、有灵魂、有感情的、独立存在的人。


被尊重的孩子会自重:只有在你的尊重中,他才感到自己是重要的,他习惯被有教养有礼貌的对待,当遭遇不公、侵犯时,他会更敏锐、更勇敢进行自我保护。


得到过尊重的男孩不懦弱,不妈宝,得到过尊重的女孩防渣男,更自爱。


被尊重的孩子有教养:一个没有体验过“被尊重”的孩子,如何懂得尊重他人,亲子关系就是孩子人际交往的第一个范本,你如何对待的孩子,就是在为他示范,供他模仿,他该如何对待他人。


被尊重的孩子有主见:在你的耐心倾听中,他才相信他的每一个想法是有价值,是值得去想,值得去做的,在人生中的每一个你无法陪伴他的岔路,他会懂得,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被尊重的孩子更勇敢:一个有主见、有自尊的孩子必是自信的,一个有教养,会尊重他人的孩子必是受人喜爱的,一个在自信与称赞中长大的孩子,当他有了想法,他必将勇敢的去实践!


尊重不是溺爱:


尊重是尊重孩子也有隐私,不随便翻他的房间、日记;


尊重是不当着别人的面指责孩子,他也有自尊;


尊重是不随意把孩子与“别人家孩子”比较,尊重差异;


尊重是遵循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不揠苗助长;


尊重是当孩子与你意见相左,你也愿意先放下己见,耐心倾听他的世界,如果他有道理,你愿意给他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去实践,陪他面对挑战之后的成与败;


尊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我们却常常忘了: 孩子也是 “人”。




阅读

每天半小时,培养一个知书达理的孩子



阅读的好处真是写几天几夜都写不完!


阅读的孩子习惯好:与其对孩子说教,不如让孩子在阅读中被精美的故事与图画慢慢洗脑。


比如给孩子读《牙齿大街的新鲜事》,故事里,住着两个精灵古怪的小家伙,它们看起来非常可爱,但是却野心勃勃地想要破坏我们的牙齿。通过这个故事,两个小家伙肯定会成为孩子终身铭记的形象,也从此会让孩子爱上刷牙。


阅读的孩子见识广:“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奇人异事……书本就像一个万花筒,即使没空没钱带孩子周游世界,他依旧可以从阅读中窥看世间万物、人生百态。


孔子已经成仙,乔布斯已经成灰,比尔盖茨离咱们太远,没关系,只要拿起他们的书,你依旧可以与各路大师进行一次深度的免费对话。


阅读的孩子三观正:先不说几乎所有的好书的主旨都是弘扬“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真善美”不是好好刷牙、多吃蔬菜,孩子听了就会去做的,它需要孩子在体验中内化,除了现实生活的体验,孩子也只有在书本中才能真的去了解。


《海的女儿》的内核是爱与牺牲,《夸父逐日》的内核是执着,《秘密花园》的内核是自然与成长,中文的内核,是它所包含的精神,是它所蕴藏的感动,而我们的孩子只有在阅读中接受精神的洗礼,在感动中将“真善美”内化成自我精神的财富!


阅读的孩子格局大:除了阅读,你还有什么更物美价廉、方便快捷的方式。


让孩子尽快尽广的阅览上下五千年、中外各路名家杂家的的思维观点,孩子看的不是书,他是在借着书,用作者的眼光重新看待这个世界。


正如茨威格所说:“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


我们每个父母都需要意识到自身阶级思维的局限,而只有阅读能让孩子冲破阶级的短板,拥有最广阔的格局!


阅读的孩子更专注、学习更轻松:一个从小面对无声的白纸黑字,依旧能看得津津有味的孩子,这本身就是一种专注力的训练,每一次阅读都是一种新知识的输入,习惯阅读的孩子将会习惯安静、习惯独处、习惯长时间专注,习惯阅读经典的孩子,将会习惯思考、习惯学习。


北京语文高考状元孙婧妍在文中说道“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语感是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你叫一个有语感的人去做卷子,他或许并不能清楚地告诉你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与写法,也没法给你讲出来阅读题的答案为什么该是这个,因为他做题目凭借的不是系统的训练与大量题目的积累,他没有那种足以归纳成经验的东西。但是,他一定能做出最正确的答案。”


未来不可知,父母不常伴,但我们仍可以培养孩子阅读,让孩子永远与知识相伴。


如果你有一个孩子,不管多大,只要坚持每天亲子共读半小时,那也许这个孩子就变会成一个热爱阅读的终身阅读者。




身教

你永远不能低估孩子的模仿能力


对于一个幼童来说,你说什么,他可能听不明白,但你做什么,却会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中,他还不懂分辨你撒谎是逢场作戏、你骂人是一时情急,他只知道,你是他最崇拜的父母,你做什么,他便认为什么是对的。


暴力的父母教不会孩子礼貌,虚荣的爸妈教不会孩子踏实,苛责的父母教不会孩子宽容,爱玩手机的父母教不会孩子阅读。


所谓“身教言传”不是“言传身教”,先做再说,你一个成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孩子做到?


请记得,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


你的一举一动都在重塑孩子的命运,


人生的任何一次成功与失败,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


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最后,带给分享一个很震撼丹妈的视频:




教孩子,不要使蛮力。无论你身在何处,贫穷或富裕、忙碌或悠闲,只要你愿意,你都可以把最好的教育给孩子——尊重孩子、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为孩子做最好的表率,这将是你留给孩子最美的财富!



- End -


丹妈分享过很多言传身教的原创文章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后


在后台回复 家教 看以下内容


你好,我是丹妈。曾在出版社从事7年童书编辑工作,儿童心理咨询师,如果你不知道给孩子读什么书,如果你在育儿路上有什么烦恼,关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我的200篇原创育儿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推荐阅读 ^o^


鲜娱       韩娱       娱评社
八卦       独家       滚动
内地       港台       欧美
日韩
视讯       综艺       剧评
八卦爆料          活动          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