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选 > 健康·美食 > 连下三天暴雨,珠海哪些地方被淹了? > 正文

连下三天暴雨,珠海哪些地方被淹了?

奇狐娱乐 2016-09-11 07:42:16


5月16至18日,珠海市连续普降暴雨并发出不同程度的暴雨预警信号。尤其是5月16日,珠海市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


5月16至18日,珠海市连续普降暴雨并发出不同程度的暴雨预警信号。尤其是5月16日,珠海市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


市气象局发布全市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其中金湾、斗门两区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市三防指挥部启动防暴雨II级应急响应,其中金湾区、斗门区先后启动防暴雨I级应急响应。与以往逢暴雨必浸,下穿隧道和地下停车场被淹,不少低洼地段成泽国、造成加大财产损失相比,这次暴雨仅16日个别镇(街)局部出现水浸情况,市三防办派出1台应急泵车赶赴红旗镇小林社区投入排水,全市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整治措施 ▼


防洪防涝成果显现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市三防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暴雨期间,因为及时对出现的水浸区域采取疏导措施,避免了险灾情的发生。


24小时值班值守,清理道路上排水口杂物


市三防办提前转发了《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关于切实做好近日强降雨防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各单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24小时值班值守,领导带班值守,提前做好防暴雨各项准备工作。强暴雨发生后,市政排水工作人员清理道路上排水口杂物,及时启动排水泵站;较好地保障了城市排洪顺畅。


市三防办按照防暴雨预案要求,及时将暴雨防御指引在珠海电视台滚动字幕、市电台滚动播报以及在突发事件预警(政务)信息发布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发,提醒和告知市民做好防暴雨准备。


已派出1台应急泵车赴红旗镇小林社区排水


暴雨预警信号发布后,市三防指挥部与香洲区、斗门区进行视频连线,了解和检查两区防暴雨工作。各级防汛责任人上岗到位,冒雨排查辖区主要防洪安全隐患,实时掌握辖区内的雨情、险情、灾情。


针对降雨情况,各区开启所有排涝泵站全力排洪。市三防办提前安排1台应急泵车在105国道一带待命,随时准备投入应急排涝。同时,应金湾区三防办申请,及时派出1台应急泵车赶赴红旗镇小林社区投入排水。


完成59个重点城镇水浸点整治


剩余17个正在加快整治


市三防办表示,按照市政府《珠海市内涝整治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各区建立了整治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人、目标任务、完成时限。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的原则有序推进水浸黑点的整治。通过整治,在发生10年一遇24小时降雨时,基本不出现内涝灾害,发生20年一遇降雨时,下穿通道、道路立交、重要交通干道等运转基本正常。目前76个重点城镇水浸点已完成59个,完成比例为78%,其中香洲区已完成36个(要求38个),斗门区完成2个(要求9个),金湾区完成13个(要求16个),高栏港区完成4个(要求7个),高新区完成3个(要求5个),横琴新区完成1个(要求1个)。


另外,珠海市正在加快剩余17个重点城镇水浸黑点的整治,原则上在2016年5月1日前须全部完成。计划今年完成5个,明年完成12个。具体为:香洲区剩2个点,今年完成1个,2016年完成1个;高新区剩2个点,今年完成1个,2016年完成1个;斗门区剩7个点,计划2016年完成;金湾区剩3个点,计划2016年完成;高栏港区剩3个点,今年全部完成。同时,要避免新的水浸黑点的出现,力争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市三防指挥部还要求各区要加强巡查,巩固已完成的水浸黑点整治效果。特别是由于管理措施不到位原因而产生的水浸,更要加强维修养护。还要完善管理体制,贯彻落实“河长制”和实行网络化管理,提高管养水平,确保排水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市三防办完善对排水设施的考核制度,并拟成立考核小组,将各区水浸黑点的整治纳入城市管理考核内容,建立水浸黑点整治落实情况报送制度,定期对各区进行检查和指导。


全市重点的水浸黑点有82个


四大原因导致水浸黑点产生


据介绍,通过全面排查,全市重点的水浸黑点有82个,其中属于城镇水浸点有76个,农村内涝点有6个,城镇水浸点整治的由市市政和林业局负责统筹,农村内涝点由市海洋农业和水务局负责推动。


经过分析,导致水浸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排洪渠、雨水管堵塞淤积、排水不畅;二是地势低洼;三是部分排水设施建设标准偏低,管径偏小;四是工程施工未做好临时排水措施。


针对各种水浸原因,各区委托设计单位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请专家出谋划策和论证,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治:一是疏通排洪渠和雨水管道,确保排水设施畅通;二是新建排洪渠、改造雨水管网、完善收集系统,提高排洪标准;三是扩建、新建强排泵站、储备移动泵站增加排水能力;四是做好警示措施情况下,在暴雨前提前打开雨水井盖,加速雨水排放等措施。


工地侵占破坏防洪排涝设施


建设工程未做防洪影响论证


市三防办表示,虽然我市防洪排涝和水浸黑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随着众多省、市重点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施工过程对防洪排涝设施的侵占、破坏等情况较为突出,给防洪排涝带来较大的影响。为此,全市要加大对排水设施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属地政府组织定期和不定期巡查,全面排查违法占用、改建、迁建排水设施行为,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建立排水设施巡查、部门联动的长效机制。


二是市政防洪排涝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以及部分排水设施标准低的现象较为突出,部分建设区域排水防洪设施未成系统,不完善。市三防办建议适当提高排水设施建设标准,新城区开发、旧城区改造应当同步规划、配套建设相应的排水设施,并同步或先行投入使用。


三是城市建设时,没有对建设工程做防洪影响评价论证,未充分考虑建设活动对周边区域排水系统的影响和有效应对措施。如:旧城区、城中村在城市发展中成为低洼地。市三防办建议建立建设项目排水防洪专项审查机制。交通、市政、建筑等建设项目审批时应进行排水审查,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论证工作。


▲ 记者调查▲


斗门区: 黑点“表现良好”,城外现水浸


部分区域水浸深度达30至40厘米不等


记者昨日在斗门区内以往的几处水浸“黑点”看到,经过整治,曾经的“黑点”在近日的降雨中表现良好,并未出现水浸现象,但城区外的农田和部分区域仍出现水浸情况。


城区未见水浸 部分农田受淹


昨日下午,记者在斗门区井岸镇主城区的中兴路、尖峰前路、南江路、西堤路、斗门区体育馆周边等以往几处水浸“黑点”看到,这些地方在暴雨过后路面仍保持正常状态,并未出现水浸情况。


但在井岸镇龙井路、珠峰大道荔山村等路段,记者看到仍出现较为严重的水浸现象,部分区域水浸深度达30至40厘米不等,而龙井路一带的交通也出现堵塞情况。


在白蕉镇东湖蔬菜基地,记者看到部分菜地变成了“水塘”,大部分蔬菜仅露出顶端上的叶子,而其余部位均被积水淹没。一位附近的村民表示,由于这一带地势低洼,每逢连续暴雨,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浸,今年已经把菜地进行抬升,但仍来不及排水。有菜农表示,连日暴雨让不少地方的蔬菜减产减量,预计接下来市面上的蔬菜供应紧俏,价格会有所上升。


水浸整治Ⅰ期工程成效初显


2011年至2012年期间,斗门区投入约1.03亿元完成了井岸主城区水浸整治Ⅰ期工程,投入运行以来,整治效果得到初步应验,达到设计标准要求,曾经的水浸“黑点”在暴雨乃至特大暴雨的侵袭下有较好的表现。


“很多市民对水浸整治工程认识存在误区。”斗门区堤围管理中心主任梁国建分析说,Ⅰ期整治工程从2012年完工后,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2013年的特大暴雨,当时主城区大部分地方水浸严重,当时录得雨量是1小时50毫米,如果按照一整天来算的话,就是日降水量1200毫米,这比上海平均年雨量还要大,而井岸城区排水系统的最大排水量是每小时20毫米。


“瞬间大量的降雨,排水系统有个运作的时间,虽然不能及时地全部排出,但是效果体现在排水的时间上。”梁国建介绍,2013年的特大暴雨,城区的排水时间从以往的4个小时缩短为2个小时,而近日的雨量远不及2013年,所以排水速度几乎没有延时。


管道加粗5倍 强抽水泵站建成


井岸镇江湾三路(中兴南路至西堤路段)原先的排水系统为600至800mm的圆形管道,Ⅰ期整治工程将其改造成最大为4.4m×2m的双孔长方形排水管道,增大5倍,最小也有2.4m×1.2m的规格,因此,在排水的总量上有了质的提升。


梁国建介绍,Ⅰ期整治工程中除了加粗排水管道,还对路面进行提升,改善路面雨水收集系统,并在斗门区体育馆处建成了强抽水泵站,如果降雨无法自排,强抽水泵就会启动,将江湾片区的积水进行强排。


记者从斗门区堤围管理中心了解到,斗门区水浸整治Ⅱ期工程将争取在今年6月份进场施工,整治范围包括6个水浸点的整治,分别为工业大道北(龙井东路至朝江路段)、实验中学与港霞西路交叉口、渡江路(中兴路至黄杨河出口)、新民路(中兴路至滨江路段)、新民路(中兴路至滨江路段)、滨江路(新民路至江湾一路段)、江湾三路(井湾路南段)。


具体建设内容主要为新建雨水渠约3.0公里,完善体育中心雨水泵站设备配套等内容,同时对整治区域内的排水暗渠、道路、现状管道清淤等进行整治,水浸整治(Ⅱ期)工程概算批复总投资1.526亿元。


金湾区: 小范围积水,未现水淹农田


路上积水最深处达60厘米,校园道路现鱼


记者走访发现,与往年相比,金湾区的城市内涝现象获得了明显的改善。而在高栏港区平沙镇,“水浸街”的情况似乎比往年来得更凶猛一点。


由于地势较低、排洪管网老化等原因,每当雨季来临,金湾区常沦为水浸“重灾区”,不少水浸黑点存在已久。为了治水,金湾区计划在2014-2017年投资3.4亿元开展重点治涝工程。到目前为止,全区20个主要水浸黑点已完成整治16个,其余4个将在2017年全面完成。


这两天,记者在金湾区多个地区走访了解到,暴雨仅在部分地区造成了小范围的积水。在航空新城的金湖路,由于排水不畅,部分路段出现了没过脚跟的积水,有些道路积水的水面已于路牙子持平,最深处达60厘米。而在广科院校园内,校道的积水也影响到了师生的出行,有同学还在朋友圈晒出了池塘里的鱼被冲出校道的照片。除此之外,以往的一些水浸黑点这两天都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水浸现象。在湖东蔬菜基地,尽管地势较低,但并没有出现水淹农田的问题。


据了解,此前三灶镇已完成了金岛路-金海岸大道东、美都路、丹阳路等道路改造工程。今年,将针对金海岸大道、华阳路、清溪路及南园、北园等小区水浸重灾区进行治理,这些地方的水浸持续时间往往在1-2天。整个项目将分解为四个标段,分别为渠道清淤改造工程、环山截洪沟工程、小区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和排水泵站工程,共13项具体工程。所有项目力争在明年汛期前全面完工。


而对于另一水浸整治重点区域红旗镇,主要分水浸黑点和内涝隐患区域综合整治、城区易涝区域老旧管渠及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两大工程进行。其中,红旗镇去年已经完成7个水浸黑点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为1929万元。今年,红旗镇将主推3个项目,包括小林农田片新建联合泵站、排河泵站等两座大型泵站,清淤河道7.7公里,加固水闸5座;小林旧城区片改造排水渠600米,建储水池和排污站;八一大围片区增设虹晖二路泵站,建八一泵站。红旗镇力争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和管理体系,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治涝标准。


高栏港区: 平沙镇现城市内涝,不少农田被淹


水位最高时没过了膝盖,有人出动了皮划艇


而地处珠海最西端的高栏港区,情况就没那么理想了。上周六的豪雨让平沙镇发生大面积水浸的现象。在以往很少水患的美平一街,整条路都出现了水浸,积水甚至漫上了人行道,水位已到小腿肚处,有人为此出动了皮划艇;而在农科所附近的部分街巷,积水更是入侵了居民家中。这里地势较低,村民家多为平房,由于暴雨来势汹汹,很多居民都没来得及做防水措施。有居民反映,哪怕他们家地面比周围高60公分,还是阻止不了房屋进水。在市一中平沙校区附近,积水夹杂着泥沙从附近的工地滚滚地涌向街道。暴雨不仅造成了平沙城市内涝,还让不少农田被淹。记者在糖厂新村二巷看到,大片的农田已经浸泡在黄泥水中,水面甚至没过了菜苗。


据了解,5月11日晚上,平沙镇也经历了一场突发暴雨。暴雨导致了平沙三路附近积水严重,水位最高时没过了膝盖。当地综治大队三防中队及时组织力量前往处置,利用抽水机和人工进行排水,在一个多小时后排除险情。


据当地居民介绍,这次水浸主要是应为雨势很大而且来得太急,水位一下子就上来了。而当雨停了之后,主要路段如美平一街的积水也很快地退去了。同时,居民猜测,本次水浸与周围工地施工有关,施工期间未能做好地下管网的铺设及维护,同时施工带来的泥沙造成了下水管道的淤积,使得部分地方的排水受阻。


来源:珠海特区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推荐阅读 ^o^


鲜娱       韩娱       娱评社
八卦       独家       滚动
内地       港台       欧美
日韩
视讯       综艺       剧评
八卦爆料          活动          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