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文章长度不能超过2万字,已将本文分为上下辑,下辑明天推出。
1982年7月9日,科幻电影《Tron》横空出世,影片从当时世界上第一款街机游戏《Pong》中获得灵感,通过大量运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电子世界。虽然电影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获得预期的票房,而且还被同一年的《银翼杀手》、《E.T.》等等电影抢去了风头,但无论是从美术风格还是技术方面,电影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Tron》并不是由游戏改编的电影,但不可否认的是,是游戏与电影的首次结合缔造了《Tron》──这个赛博空间题材电影的开山鼻祖,而它的诞生则催生了后世诸如《黑客帝国》等等一大批电影,也正是从这时起,游戏与电影之间的桥梁逐渐搭建了起来。
时至今日,在经历了数十个年头之后,游戏改编电影大体上依然处于无温不火的状态,鲜有游戏改编电影能够让我们津津乐道,但是这种状态或许会从今年开始被打破。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今年游戏改编电影的总体情况的话,那就是今年或许是游戏改编电影的一道分水岭了,这不仅是因为有7部游戏改编电影在今年上映,还是因为其中的《愤怒的小鸟》、《魔兽:崛起》、《刺客信条》这些大制作电影相较于从前可谓赚足了噱头,正因为如此,无论是数量还是话题度上今年都是最高的一年。
不管这些电影最终的结果是红红火火恍恍惚惚还是高台跳水花式扑街,对于作为玩家的我们来说,都是值得观看一番的作品。趁此机会,我们整理罗列了所有当下会被改编成电影的游戏并依次介绍以供各位围观。
从目前来看,由游戏改编的电影将近有50部,其中既有《刺客信条》这类巨星云集预算爆炸的重磅大片,也有《玩具熊的五夜后宫》等粉丝向电影。除此之外,还有诸如《生化奇兵》、《光晕》等等让粉丝们望眼欲穿的难产电影。如果不出意外,这些电影都会在今后陆续面世。
总而言之,在这些电影中,到底哪些会成为商业片流水线上千千万万失败案例的一员,又有哪些会名利双收笑到最后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今年上映的这七部电影是:
《瑞奇与叮当》──4月29日
《愤怒的小鸟》──5月20日
《魔兽:崛起》──6月08日
《丧尸围城:终极游戏》──6月20日 目前可以在Crackle上免费观看:http://www.crackle.com/watch/video/2498761
《刺客信条》──12月21日
《玩具熊的五夜后宫》──2016年内
《怪盗史库博》──2016年内
Assassin's Creed——2016.12.21
剧情简介:借助基因记忆追溯机器“Animus”的帮助,卡勒姆·林奇(迈克尔·法斯宾达饰)解开了潜藏在自己基因中的古老记忆并得以体验到15世纪西班牙先祖阿基拉的种种经历。于此同时,卡勒姆发现自己其实是神秘组织“刺客兄弟会”的后裔。在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刺客技艺后,卡勒姆成为了独当一面的满级刺客。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贯彻爱与真实的邪恶,卡勒姆决定回到现实世界对抗兄弟会的千年宿敌──圣殿骑士团。
在今年的1月15日,《刺客信条》(电影)终于结束了为期四个多月的拍摄,正式杀青。影片可以说有着相当耀眼的卡司阵容,云集了杰瑞米·艾恩斯、法鲨、玛丽昂·歌迪亚等等在好莱坞风生水起的明星。不得不说,在浩如烟海的游戏厂商中,手握众多优质IP的育碧无疑是目前计划改编电影数最多的游戏公司,没有之一,数量达到了7部之多,堪称电影大厂。事实上,育碧早在2011年就成立了自家的电影公司“育碧电影(Ubisoft Motion Pictures)”,专门负责旗下众多IP电影化改编的工作。
这次的改编,剧组采用了原创的主角和剧情,而自从消息公布之后就一直有不少人发问,好端端的改编成电影,为什么非要原创一个西班牙刺客做主角呢?很多玩家都希望能够看到阿泰尔、艾吉奥、戴斯蒙这些游戏中的主角在电影里大展身手啊。事实上对于育碧来说,这恰恰是最合适也是最安全的办法,尽管系列的玩家对游戏中的人物和情节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但是对于从未接触过游戏的观众来说,可能会觉得“这拍的都什么鬼?”看得一脸懵逼。
因此电影只搬来了游戏的框架,可以留给编剧足够的发挥空间原创剧情同时保持电影的原滋原味,如此一来不仅不用担心别人看不懂,还可以为系列吸引更多潜在粉丝,因此这种做法并不令人意外,让人担心的反倒是电影的剧情安排能不能让粉丝们买账了,因为电影中现实和古代剧情分别占片长的65%和35%,要知道在游戏原作中现代部分的剧情仅仅是为了补充剧情内容,让整个系列更加饱满,真正的主体是历史部分,对此官方给出的解释是电影会在尊重原作的同时给整个系列带来新的元素。
不管怎么说,既然电影中主角掌握了刺客的技艺,那么现实中的刺杀跑酷桥段自然是不会少的,至于这样做到底是好是坏,还得等到年底电影上映才知道。另外据说电影第二部已经提上了日程。
Asteroids——TBA
《Asteroids/爆破彗星》是Atari(雅达利)公司于1979年发行的一款街机游戏,也是雅达利历史上最畅销的街机游戏。游戏中,玩家需要操控一艘三角形飞船射击摧毁飞来的陨石和飞碟,同时要避免被陨石或者飞碟的炮弹击中。作为街机黄金时代最成功的游戏之一,《Asteroids》在当时影响着一大批游戏制作人。
2009年7月,环球影业获得游戏的电影改编权,并聘请资深编剧大卫·S·高耶(代表作《超人:钢铁之躯》,《刀锋战士》,《蝙蝠袖黑暗骑士》三部曲)参与电影剧情的创作。洛伦佐·迪·博纳文图拉担任影片制片人,作为《特种部队》,《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制片人,博纳文图拉在华纳兄弟影业任职期间曾发掘了《黑客帝国》并将其投入制作,也是他为华纳兄弟争取到了《哈利波特》的电影改编权。
有关电影制作进展最新消息是在2015年的2月,当时环球影业又聘请F·斯科特·弗雷泽对原剧本进行加工修改。从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影片是一部围绕一对兄弟展开的动作电影。
BioShock——TBA
电影改编自2K的同名游戏《生化奇兵》。在原作中,主人公杰克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幸存了下来并发现了水下城市Rapture,由此展开了一段极具反乌托邦色彩的故事。作为System Shock系列的“精神继承者”,游戏凭借深刻的剧情和出色的游戏性在发售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初代发售不到半年,也就是在2008年1月,2K正式宣布了《生化奇兵》的电影化改编计划。
消息公布之后,影片导演是吉尔莫·德尔·托罗的传言在粉丝论坛中不胫而走,究其原因,一是吉尔莫本人的作品大多与童话故事和恐怖元素有关,此外他本人也是《生化奇兵》的忠实粉丝,怎么看都是拍摄《生化奇兵》电影的不二人选。但是托罗本人否认了这一传言:“我是生化奇兵的游戏粉丝,不过我不会参与影片的任何工作”。随后,影片确认将由《加勒比海盗》导演高尔·维宾斯基执导, 电影剧本则由约翰·洛根执笔。
但是在电影改编消息放出后的一年时间里,有关于电影的进展渺无音信,维宾斯基本人也忙于桌游《Cluedo》的电影改编。与此同时,维宾斯基在拍摄《加勒比海盗》时期的合作人杰瑞·布洛克海默急于将前者重组进《加勒比海盗4》的剧组中,生化奇兵的电影化改编前景渺茫。
不过没想到的是,在2009年4月8日,维宾斯基执意选择生化奇兵的电影摄制而退出了加勒比海盗剧组。然而就在三个星期后,环球影业发布声明称由于3D技术的应用和水下城市的构建,预算涨至1.6亿美元,电影摄制工作被暂缓。为了减少预算开支,官方决定将拍摄地点由洛杉矶搬到伦敦,以此获得税收优惠,同时辞去部分员工以减少开支。几个月后,由于《兰戈》的拍摄、拒绝环球影业8000万美元的预算提议等等诸多因素,维宾斯基卸去导演一职,但仍旧担任影片的制片人并与新上任的导演胡安·卡洛斯·弗雷斯纳迪罗(代表作《惊变28周》)合作电影的摄制工作。
事实上,除了预算超标,环球暂缓影片的摄制还是因为一部和本片看似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电影。在影片制作的同一年,华纳兄弟拍摄出品了R级片《守望者》,影片有着高达1.3亿美元的预算,然而上映后影片的票房惨淡,口碑也是褒贬不一。见此情形,环球影业对于R级片的拍摄上可以说如履薄冰,而维宾斯基更是坚持要将影片拍摄成硬核向R级片,双方僵持不下,电影化的工作只得被搁置,弗雷斯纳迪罗也开始了其他电影的拍摄。
在2010年7月份,维宾斯基表示自己一直在为影片的制作而努力,他与弗雷斯纳迪罗一直在努力控制着影片的预算,并且雷打不动地要将影片制作成一部R级片。不过直到2011年2月份,依旧没有任何电影公司愿意接手预算如此高昂的暴力主题电影,电影改编计划不得不宣告破产。
当然了,如果说电影就此腹死胎中我们也就不会拿出来说事。是的,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14年,索尼影业以“BioShock”命名了三个网站的域名,它们分别是:
bioshock-movie.com(http://whois.domaintools.com/bioshock-movie.com)
bioshock-movie.net(http://whois.domaintools.com/bioshock-movie.net)
bio-shock.net(http://whois.domaintools.com/bio-shock.net)。
另外根据Wikileaks资料库中的邮件可以看到,电影的剧情将会基于维宾斯基的剧本进行重写;而根据另一封邮件的内容,加拿大演员瑞恩·高斯林或许会参与电影的拍摄。不管怎么说,考虑到索尼影业近几年对于游戏的电影化改编上相当活跃,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生化奇兵》电影终究会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Borderlands——TBA
《无主之地》系列是由GearBox开发的作品,在游戏中制作组巧妙地将FPS的射击元素与RPG的升级刷刷刷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同时凭借独特的漫画风格、辨识度高的职业、丰富到炸的枪支,及高自由度在众多游戏中脱颖而出。
2015年8月28日,《饥饿游戏》的出品公司狮门影业宣布其正在制作一部改编自《无主之地》的电影,由漫威影业创始人Arad父子二人担任影片的制作人,电影剧本交由《特种部队3》编剧艾伦·伯格操刀。
作为漫威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Avi Arad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漫威漫画破产危机中帮助漫威脱离险境,而后在他手上诞生了诸如《钢铁侠》《神奇四侠》《蜘蛛侠》《刀锋战士》《超凡蜘蛛侠》等等热门的漫改电影。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Avi Arad,也就没有如今蒸蒸日上的漫改真人电影产业。
2006年他辞去漫威影业CEO的职位,创办了自己的制片公司──Avi Arad Productions──不过依旧担任所有漫威电影和电视剧项目的监制。应该说,从早先确认《质量效应》的电影化改编项目,到如今的《无主之地》,在将《蜘蛛侠》、《X战警》这些漫威漫画搬上银幕之后,成立了新公司的Avi Arad在游戏的电影改编上可谓乐此不疲,希望他在游戏改编电影上也能有漫改电影一样耀眼的战绩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GearBox的创始人皮奇福德表示,电影定位为R级片。同样是R级片,同样是搞笑无厘头题材,这颇让人联想到今年初上映的《死侍》,不过叫好又叫座的R级片少之又少,《死侍》算是其中的一个特例了,但愿这次游戏的电影化改编不要玩脱。
Call of Duty ——2018/2019
去年的暴雪嘉年华或许会成为历届以来最为特殊的一次,因为在这一年一度的游戏盛会上竟然同时出现了两个不是游戏的作品,一个是《魔兽:崛起》的首支预告片,虽然仅有短短两分钟的时长,但它却抢走了《守望先锋》、《军团再临》这些本该是展会主角们的风头。而另一个,则是动视暴雪的金字招牌《使命召唤》的电影改编了,哦,准确地说,应该是“Call of Duty Cinematic Universe(使命召唤电影宇宙)”,第一部电影会在2018或者2019年上映。事实上在这之前,有包括索尼影业在内的多家片厂向动视暴雪的使命召唤系列抛出过橄榄枝,但是都被后者回绝。
不得不说,漫威大法所开创的漫威电影宇宙确实给了同行不少灵感,不少片厂意识到了这种模式的好处,于是纷纷计划着自家的电影宇宙奋起直追,福克斯的X战警宇宙,DC的正义联盟,环球的怪物电影宇宙都是这之后的跟风之作。面对这个钱途无量的新模式,动视暴雪也跃跃欲试,为此他们也成立了自家的电影工作室:动视暴雪工作室,来专门围绕旗下IP展开影视改编工作。
作为一个已经拥有十三部作品的游戏系列,《使命召唤》本身确实已经积累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故事,构建电影宇宙并非不可行,只不过相比那些“超人满地走,变种多如狗”的开挂宇宙,使命召唤电影宇宙的时髦值或许会低一些;另一方面,在电影改编的过程中,操作体验基本不可能还原到大银幕上,被脱下“游戏性”这件华丽外衣的使命召唤能不能让观众老爷们买帐(事实上这也是所有游戏改编电影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一切还得等到电影上映的那一天才能知晓。
此外,构建一个成功的电影宇宙并非易事,要知道当初为了拍摄首部曲《钢铁侠》,漫威不惜下了血本,所幸电影不负众望,才为之后的电影积累了人气,反观环球的怪物电影宇宙可就没那么走运了,作为首部曲的《德古拉元年》上映之后就暴死街头,让后续电影的处境相当尴尬。因此不管怎样说,如果使命召唤电影宇宙想要复制漫威电影宇宙的成功,那么第一部至关重要,如果说第一部就扑街,那么整个电影计划势必会受到不小的冲击。
Centipede、Missile Command——TBA
在今年5月,Emmett/Furla/Oasis Films和雅达利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将《Centipede/蜈蚣》和《Missile Command/导弹指挥官》改编成电影。两部游戏都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行的经典射击类街机游戏。在Centipede中,玩家需要干掉迎面袭来的昆虫,而在Missile Command中,玩家需要保护加利福尼亚免受导弹的袭击。两款游戏都是街机黄金时代中的最负盛名的作品。
Dante's Inferno——TBA
由EA发行的动作冒险类游戏《Dante's Inferno/但丁的地狱之旅》取材自十四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创作的长诗《神曲》的第一部分《地狱》。游戏于2010年2月在Xbox 360、PS3和PSP上发售。不过奇怪的是,游戏的电影改编权早在2008年,也就是游戏尚未被公之于众的情况下—就被环球影业买下。
2013年9月,官方宣布《尸变》导演费德·阿尔瓦雷兹负责执导《Dante's Inferno》。
Deus Ex ——TBA
《杀出重围》,以赛博朋克为主题的动作角色扮演及第一人称射击的老牌游戏系列。系列首两部作品由Ion Storm开发,其后则由Eidos蒙特利尔开发。游戏的故事设定于二十一世纪的反乌托邦未来世界,主要讲述不同的秘密组织之间的冲突,以及超人类主义和科技所带来的影响。在Eidos被Square Enix收购之后,CBS Films随即拿到了《Deus Ex》的电影改编权。2012年7月份,CBS Film宣布将对《杀出重围:人类革命》进行电影化改编,由C·罗伯特·卡吉尔担任编剧。艾德里安·阿斯卡利亚和罗伊·李为影片的制片人,其中艾德里安也是《杀手》、《凯恩和林奇》电影改编的制片人。
影片原本由斯科特·德里克森执导,但是不久之后,德里克森因为执导漫威工作室的《奇异博士》的缘故离开了剧组,随后C·罗伯特·卡吉尔也离开,电影剧本转由《特工47》,也就是《杀手》电影化改编的第二部电影的编剧米勒伽·芬奇负责。
最后因为预算问题,电影项目被CBS Film抛弃,在与CBS分道扬镳之后两位制片人决定寻找其它电影工作室合作。
DmC:Devil May Cry——TBA
在2011年2月18日,索尼影视娱乐旗下的Screen Gems宣布获得了鬼泣系列的电影改编权,该公司曾经负责过《生化危机》电影系列的制作。影片取材自鬼泣系列的最新作DmC: Devil May Cry,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版摒弃了最新作中为人诟病的黑发但丁,取而代之以其经典的白发红色大衣形象。凯尔·瓦德将担任本片的编剧,他同样也是《杀手47》、《代号47》的编剧。
Far Cry——TBA
《Far Cry》系列最初是由德国工作室Crytek制作,育碧发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初代在当时与Half Life 2和Doom 3并称三大FPS,至今诞生了多部续作和衍生游戏,哦对了,还有一部电影。如果你从《Far Cry》初代面世以来就是这个系列的粉丝,那么我想你一定不会不知道《Far Cry》在08年就有过一部电影了。是的,它就是由“大名鼎鼎”的德国导演乌维·鲍尔执导的......烂片之一。事实上作为玩家,这个名字对于我们来说应该并不算陌生,因为乌宝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执导了超过十部由游戏改编而来的电影,而这些电影在IMDB上的评分几乎都奇迹般地徘徊在3分左右。不得不说,曾经的乌导在烂片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达到了无人能望其项背的境界,因此人送外号“魔人乌波”。
好吧言归正传,2013年6月份,育碧宣布对旗下包括《Far Cry》在内的多部游戏进行电影改编,这一次的电影化工作由育碧电影全权负责。
Five Nights at Freddy's——2016
《Five Nights at Freddy's/玩具熊的五夜后宫》,恐怖生存游戏,它的诞生源自游戏制作人Scott Cawthon的另一部游戏作品《Chipper & Sons Lumber Co.》。在CSLC中,Scott原本打算塑造一系列萌萌哒的动物角色,不想竟然弄巧成拙,玩家们纷纷表示被这群“scary animatronic animal”给吓坏了,于是Scott将计就计利用这个特点制作了《Five Nights at Freddy's》,随后作品得到极高人气,Scott顺势将之系列化。
在短短两年间,从最初Desura平台上的一款独立游戏,到广为人知的惊悚游戏系列,FNAF系列的发展之路可谓顺风顺水,而游戏的电影改编显然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了。在去年4月,华纳兄弟宣布获得《玩具熊的五夜后宫》的电影改编权,由罗伊·李、大卫·卡森伯格、赛斯·葛雷恩·史密斯担任影片制片人,其中罗伊·李以热衷于重制亚洲恐怖电影著称,比较知名的有美版午夜凶铃,美版咒怨等等,同时他也是《驯龙高手》、《乐高大电影》的制片人。
同年7月,吉尔·克兰接下电影导筒并与泰勒·伯顿·史密斯合作撰写影片的剧本。作为一名新秀导演,吉尔·克兰执导的恐怖电影《怪兽屋》让其从众多新人导演中脱颖而出。作为游戏的粉丝,克兰表示为了还原游戏那股子原滋原味的恐怖,影片会被拍成真人动画电影,同时影片会继承游戏的世界观设定,剧情则是原创。为了呈现游戏的现场特效(Practical Effects)并避免使用CGI ,剧组找来了Jim Henson's Creature Shop为影片提供电子动画技术上的支持,此外系列制作人Scott Cawthon也会参与到影片的创作中。
Fruit Ninja ——TBA
《水果忍者》是由澳大利亚工作室Halfbrick Studios开发的一款休闲益智类手游。自2010年发售以来,下载量突破 10 亿,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稳居App Store以及Google play游戏下载榜单前列。此次电影改编将由 Vinson Films负责制作,J.P. Lavin 和 Chad Damiani 共同担任电影编剧。
事实上,这次的电影改编不难让人联想到今年5月份上映的《愤怒的小鸟》,同样是一度风靡全球的手游,开发商后续的作品同样素质一般,泯然众游,开发商同样从原来单纯的游戏开发到涉及其他领域,而为了榨取游戏的剩余价值两款游戏又同样被改编成电影。不得不说,历史还真是惊人得相似啊。不过和《愤怒的小鸟》 的 3D 动画电影不相同的是,《水果忍者》这次会被改编成一部真人喜剧电影。
Gear of War——TBA
在2007年3月21日,华纳兄弟影业旗下子公司新线影业(New Line Cinema)获得《战争机器》的电影改编权,影片由《黑夜传说》导演休·怀斯曼执导,《加勒比海盗》编剧斯图尔特·贝亚蒂耶负责影片剧本的创作,马蒂·博文和威克·戈弗雷担任影片制片人,两人此前曾在《暮光之城》有过合作。影片原本计划于2009年初开拍,2010年夏上映。
在2009年的圣迭戈国际动漫展上,《战争机器》的首席设计师Cliff Bleszinski透露会考虑邀请《黑夜传说》的主演同时也是怀斯曼妻子的凯特·贝金赛尔出演玛丽亚·圣地牙哥一角。在影片中,除了游戏中的经典人物比如机器人杰克、多姆·圣地牙哥、马可斯·菲利会登场外,还会有电影原创人物出场。
但是在漫展后,电影可以说经历了不少波折,先是新线砍掉了电影近1亿美元的预算,电影的预算瞬间缩水,接着休·怀斯曼离开剧组转而拍摄另一部电影,所谓夫唱妇随,怀斯曼的离开也使贝金赛尔的出演化为泡影。与次同时,因为对于原剧本的不满,制片人也在寻找新的编剧对剧本进行修改。最后因为预算问题,系列开发商Epic Games和制片人决定寻找新的片厂。一年后,华纳的合作伙伴传奇影业与Epic Games、华纳商议并拿下了游戏的电影改编权,电影的摄制终于又有了着落。
事实上除了电影的制作几经波折之外,电影本身的定位似乎也出现了偏差。在一次访谈中,制片人戈弗雷阐述了自己对于这部电影的观点,他希望把电影拍成《科洛佛档案》那样的科幻片,即讲述人们如何在事变日中逃出生天的故事,而戈弗雷一番:“An alien planet that’s living in a horrific environment just feels like the wrong mood right now”的言论更是让不少玩家大跌眼镜。如果说《刺客信条》电影将重心移至现实世界的做法是对系列的一次补充完善,那么戈弗雷要把一部本该拍成动作片的电影拍成灾难片的做法则无异于挂羊头卖狗肉。
Ghost Recon——TBA
2013年6月11日,华纳兄弟和白金沙丘宣布合作拍摄《幽灵行动》电影,影片将由知名导演迈克尔·贝执导,马修·费德曼和斯蒂芬·斯卡尼亚担任影片的编剧,两人曾经在多部电影中有过合作,比如将在未来上映的重启版《佐罗》。
God of War——TBA
《战神》最早在2005年就宣布了电影化改编,由环球影业发行,Mosaic Group制片,剧本早早由《毁灭之路》《惊爆十三天》编剧大卫·塞尔夫写完,片方在这之后一直寻找愿意接手的导演。
2008年9月,《尖峰时刻》《X战警》导演布莱特·拉特纳接下了电影的导筒,但是在第二年2月份,布莱特因为执导《高楼大劫案》而离开了剧组。
2010年,75分钟的纪录片“God of War: Unearthing the Legend”和80分钟的纪录片“God of War – Game Directors Live”相继上映。不过电影方面并没有多少起色。
2012年7月,《环太平洋》的两位编剧帕特里克·梅尔顿、马库斯·邓斯坦参与进电影剧本的创作,为了与《诸神之战》《300勇士》这些电影区别开来(塞尔夫的剧本写于这几部电影之前,而这些电影都在不同程度上参考了《战神》的故事),两位编剧决定对电影原剧本进行翻新。同年11月,查尔斯·罗文、阿莱克斯·加特纳加盟电影制片人,两人同时也是《神秘海域》、《魔兽》电影的制片人。
截至2013年9月,虽然有着1亿5千万美元的预算,影片依旧处于无导演,无演员的前制状态。
Gran Turismo——TBA
《Gran Turismo/GT赛车》是日本Polyphony Digital公司开发的一系列赛车游戏。1997年,《GT赛车》初代面世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热烈的反响,它集出色的游戏引擎,真实的驾驶操作感,内容丰富的游戏系统,种类繁多的赛车和赛道,以及逼真靓丽的画面为一身,受到各家游戏权威机构和广大玩家的好评。2013年夏的德国科隆展会上,制作人山内一典正式公布了游戏的电影改编计划,影片由《遗落战境》、《创战纪》导演约瑟·科金斯基执导,《灵魂战车》制片人迈克·德·卢卡、《纸牌屋》制片人达纳·布鲁奈蒂、乔什·布拉特曼、戴文·富兰克林、伊丽莎白·坎蒂隆为本片制片人。
这次电影化的剧本由《赤焰战场》、《超级战舰》编剧埃里希·霍贝尔、乔·霍贝尔负责操刀,电影改编自西班牙籍赛车手Lucas Ordóñez的真实故事。
現年 28 歲、出生於西班牙的 Lucas Ordóñez 原本是位熱愛電玩的青少年,在 2008 年參加 SCE 和 Nissan 汽車合辦的首屆「GT 學院大賽」,從 2 萬 5 人中脫穎而出,拿下冠軍。而後他也接受一系列的專業賽車訓練,克服困難,成為職業車手,並在 2011 年所舉行的 24 小時耐力賽奪下亞軍,成功站上夢想的頒獎台!
Half-Life、Portal——TBA
《半条命》和《传送门》的电影改编最初由V社老大Gabe Newell在2013年公布,J·J·艾布拉姆斯和他创办的坏机器人制片公司负责制片,不过在这之后再也没有关于这两部电影的消息。在今年三月份,媒体在采访艾布拉姆斯的时侯(当时艾布拉姆斯正在为《科洛弗道10号》开宣传发布会)提及两部电影的进展,他是这么说的:We've got writers, and we're working on both those stories. But nothing that would be an exciting update," 大意就是:我们的编辑正在写剧本,没了。好吧,三年的时间里竟然连剧本都没搞定,看来我们是有的等了。
<所有文章都来源于奶牛关的奶牛们>
奶牛关CowLevel(cowle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