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兰多发生的枪击案再次将同性议题,推上风口浪尖。
而在几十年前,有一位摄影师也因同性原因,直到逝世后都被争议。
他偏好拍摄惊世骇俗的题材,因此成为80年代最臭名昭著的摄影家,但举世瞩目的艺术才华,使他成为了摄影史上少数几个被美术界接纳的摄影家。
惊世骇俗与赏心悦目同在,黑暗与光明并存。这是怎么样一位摄影师?
▲罗伯特·梅普勒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
1946年11月4日出生美国,
1986年被确诊为艾滋病,
1989年去世。
短暂的一生里,他拍摄过安迪·沃霍尔、伊基·波普(Iggy Pop)、帕蒂·史密斯等名人。他的摄影作品可以概括为四个题材:人体(主要为男性)、花卉、肖像、自拍。
开创拍摄黑人男体先河
他是用影像创造新性别观念的艺术家,他以同性恋的身份,纪录了那个当时完全处于主流价值观之外的地下世界。
在大多数人都在关注女性人体的时代,他率先拍摄了黑人男体,采用极其柔和的光线,揉合模特细腻的皮肤和健硕的肌肉,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阳刚和阴柔混合之美。
自拍身体消亡的过程
拍出如此惊世骇俗题材的人,在自拍上也是如此,大概没有任何一位男摄影家的自拍像数目能比的上他。也少有男性摄影家如此细腻、敏感乃至有些自我娇纵的关注自身。
这些照片表达了他对性别、生命和死亡的看法,他的这些不同时期的“自我”陪伴其左右,是他映照内心的镜子。自拍像伴随了他的摄影生涯的始终,几乎可以看成是他逐渐走向消亡的过程。
▲年轻时候的罗伯特,肆无忌惮地拍过不少大胆的自拍照。
▲1967年罗伯特读大学期间认识了艺术家和收藏家山姆· 瓦格斯塔夫,在共同生活的7年间,逐渐发现自己的同性性取向。这一阶段罗伯特的自拍,身着女性服饰和脸画浓妆。
▲1985年,中年时期自拍。采用慢速快门和闪光灯拍摄转头的瞬间,眼神忧郁,发际稀疏,已显老态。
▲1988年他更是以一张手柱骷髅装饰手杖,没有任何细节的大面积黑的肖像画面,表明自己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死前一年拍摄的女性肖像
梅普尔索普的一生都在挑战摄影的禁忌,喜欢拍男体的他在病故前拍摄的女性让所有人都震惊了,他镜头下的女性是如此神圣如此优美。
他采用一种十分柔和的正面光照明,使人面部几乎没有阴影存在。这样明亮的人物主体在黑背景的衬托下,像黑暗中的灯光,给人一种璀璨发光的错觉。这些肖像没有太强烈的男性欲望的隐喻,也无女性权力的咄咄逼人,而是沉静内敛。
▲ 柔和的光线使照片笼罩在似有似无的光晕里,这种神圣而优美的味道,似乎能使观者感受到照片背后拍摄者温情的目光。
喜欢拍诡异的花
花卉是梅普尔索普的一个重要主题。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每个阶段的作品总会有花的形象出现。
他花卉观与大多数人的花卉观大相径庭。在一般人的眼中,花往往象征生命的盛开与热烈,而在梅普尔索普的魔幻般的光线下,它们像一个个浮现在光的空间中的孤魂。
“我并不是因为喜爱花,我是因为它们的诡异才拍摄。”
即使27年后的今天,梅普尔索普依然是一个饱含争议的人物,他的作品依然有大量未能见光。但不管梅普尔索普的争议多么大,其在摄影史上的地位和艺术成就足以够得上大师的名号。
▲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往期作品
▼
更多专访,请回复下列名字
▼
马良 | 夏永康 | 孙郡
章元一 | 张悦 | 许熙正 | 许闯
林海音 | 老焯麟 | 陈星伊 | 果繁 | 张曦
周裕隆 | 欢岛 |余硕 | 毛一平
刘涛 | 魏根生 | 曾力山 | 杨帆
-The End-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大师专访
POCO印象摄影(poco-inter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