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选 > 财经·理财 > 震惊!央行公布几个惊人数字  大家都在干同一件事(两种房子不要碰) > 正文

震惊!央行公布几个惊人数字  大家都在干同一件事(两种房子不要碰)

理财知识 2016-08-08 23:25:57

8月12日,央行发布了7月份的金融数据,让人担心。


一、7月新增贷款4636亿元,全是房贷!

 

数据显示,中国7月新增贷款4636亿元,创2014年7月以来新低。


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9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77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减少2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5亿元。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799亿美元,同比下降16.8%,当月外币贷款减少52亿美元。


以上数据说明:贷款还得靠房贷,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了4773亿,也就是7月的总量!可见企业需求是没有新增了。


此外,企业贷款总量没有增长,票据逆市增长,侧面说明了银行通过票据来增加信贷规模,也就说明了7月票据利率连连下降!


百废房兴?房地产包场了!


从7月的金融数据可以得出,除了房地产外的实体经济都没有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


下面这张图说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滑坡似下降。干啥都不挣钱,企业不想投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现在的情况是,企业根本就没有资金需求,就算银行愿意贷,企业也不要。一篇分析文章里说:“在历史上,中国企业手头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现金,却又有如此少的投资目标。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陷入25年以来最疲软的状态,以及投资机会稀缺,中国公司公布的上个季度现金持有量大增18%,达到1.2万亿美元,创出6年来最大增幅。”


当整个市场只剩下房地产还在不断地拉升,只有房地产在扩张,一业兴而百业衰的时候,天知道,它能维持多久。


7月新增贷款仅为6月的三分之一


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同比少增1.01万亿元。6月份这个数字是13800亿元。


市场之萧条,活跃度和积极性之低,让人寒心。



还有M2增速,大家自己看下表吧: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以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若M2长期停留在GDP增速的1.5倍以内,则可能爆发钱荒。目前GDP增速是6.7%,M2增速是10.2%,则M2增速(印钱速度)是GDP增速(创造财富的速度)的1.52倍。

 

知名财经评论员刘晓博认为,如果进一步减速到10%,并保持不变一段时间。则比值就回落到1.5倍以内,这样市场利率将很快走高,楼市股市将出现下跌。若M2增速跟GDP增速保持一致,则楼市将全面停止上涨,开始逆转为跌市。

 

所以,想让楼市泡沫破裂是非常容易的,但这样后果不堪设想。


权威数据告诉你:这两种房子最危险!


目前国家正在全力推动楼市去库存,所以“商品房待售面积”的数据非常重要。从去年12月以来,商品房库存量的确有所下降,但跟去年6月相比,仍然出现了显著的增长。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牛市不能去库存,只能增加库存,因为开发商见到有利可图,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会大幅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7月新开工面积比去年6月上升了将近四成。所以,随着楼市开始降温,未来几个月中国房地产库存量将继续反弹,最终全面超过去年年底的水平。

 

可以发现,商品房中,住宅的库存量去年12月见顶之后,到2016年6月和7月有所降低。但如果你看一下“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就会发现库存是直线上升的。也就说,这轮房地产政策牛市对住宅还有点作用,对“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完全没有作用。

 

“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是房子里的奢侈品,跟城市繁华程度成正比。但即便上海这样的城市,都开始全面限制商业办公用房了,至于成都、沈阳这种二线城市已经全面过剩,空置率大增。虽然国家允许改变用途,但这个办法也只能对有人口增量的中心城市有用,对于连住宅都过剩的城市,基本上没有用。

 

“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之所以风险巨大,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前几年住宅限购,开发商弄出了大量的商业办公用房,远远超出了城市需要。地方官员追求城市的外表光鲜,盲目上了很多这类项目。商办用房不同住宅,不是刚需,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

 

第二,互联网解构了商铺的需求和价值,大量的“提袋消费”(比如服装鞋帽、小家电等)转到了网上,只余下了生鲜消费和体验式消费(比如电影院、溜冰场、游戏厅、培训)。

 

第三,多数城市允许在住宅楼里注册公司和办公,这让纯写字楼的需求也不断被分流。

 

总之,“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已经成为当前最危险的物业,在北上深,不仅办公楼跟住宅出现了价格倒挂,甚至商铺都开始跟高档住宅价格倒挂了。我们只能叹息一声:这世界变化太快!


21财闻汇综合自:21世纪明天日报、天天说钱(liuxb0929)、政经纵横谈(dazhengjing)、财经主张(tttmoney9)、财经韬略(tttmoney8)等报道



统计局:制度准入等四大原因致民间投资增速回落

来源:中国证券网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指出,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民间投资增速回落幅度是收窄。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比1-6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2.1%,回落了0.7个百分点,比1-6月回落幅度收窄0.4个百分点,这个角度来看,各地加大民间投资的工作还是有成效的。

  

盛来运分析回落的原因:第一,与市场的周期性调整有关系。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之中,复苏疲软,出口压力比较大。国内传统产业和市场有效需求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虽然收窄,但还是在下行,传统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还是比较低,多数传统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不到3%。面临这样的市场环境,一些企业家投资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第二,与制度的准入有一定的关系。新兴产业和一些服务业,目前还处在上升期,发展空间比较大,民间资本还是愿意投的。但改革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一些服务业,包括电信、油气,民间资本不容易进入,这也是影响民间投资的一个因素。

  

第三,与资金来源有一定关系。民间资本的来源渠道主要靠自筹资金,银行贷款这边尽管政府做了很大努力,但是调研中发现一些民营企业家反映还是存在着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上次国务院督导组反映的情况也表明,一些地方还存在着不作为或者作为不够的问题,在一些政策落实上还需要加大力度。

  

第四,洪涝灾害的影响。今年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高0.9度,是自1961年来的第三高温天气,再加上洪涝灾害的影响,影响一些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这些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投资增速出现了一些波动。



7月经济是怪胎

文/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邓海清

来源:海清FICC频道(haiqing_FICC)


“啪”的一声嘎嘣脆,7月经济数据就这么打在了专家脸上:叫你们胡说!那么,7月经济怪像是否真的在高调宣布,经济已偏离合理轨道,并将一路高歌任性疯跑下去呢?


8月12日,统计局公布2016年7月经济数据。7月工业增加值增长6.0%,预期值6.2%,前值6.2%。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1%,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4%。数据上看,采矿业、制造业全面下滑,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增速大幅反弹。7月份的经济亮点在于汽车制造业,汽车产量同比大幅增长25.4%,较前值8.1%大幅走阔17.3%。


不得不承认的是,7月份经济表现较差。除却汽车以及发电两大亮点之外,经济基本上来说表现均差于预期。且由于电力的上行更多受到天气影响不可持续,如此看经济的亮点更少。但不得不说的是,差于预期并不是意味着说经济出现了趋势性下滑。我们认为,表现差于预期的原因主要在于:


1、7月份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在整个7月,洪水成为贯穿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天气因素上表现为局部高温、部分地区洪灾严重,从而抬高了用电量并影响了制造业的生产状况。


2、去产能、挤泡沫的政策发挥威力。7月开始,除却更加严格的去产能的政策外,挤泡沫的政策也持续推出,政策层对于房地产企业融资进行限制、部分地区限购重来。从去产能的角度来说,唐山出台限产政策、山西去产能政策导致港口库存进一步下滑,这些政策推进影响产量,导致煤炭等产量增速下滑和房地产投资受到一部分抑制。


对于7月份的经济下滑,我们存在如下的质疑:


1、大宗商品的量价背离。贯穿整个7月的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暴涨。以焦炭为例,7月焦炭价格涨幅高达接近30%。且从数据上看,这波焦炭价格的上涨并非是期货本身炒作带来的。此外秦皇岛港的煤炭库存创下六年来的最低值。如若是经济走弱,为何会出现产能过剩的商品价格的暴涨?


2、从房地产市场来讲,也出现了类似的迹象。7月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从3.46%下滑到1.43%。但是同时,7月份的房价却出现了再度的抬头迹象,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增速全面上行,地产的量价背离又是何种原因?


3、从工业企业的绩效来看,工业企业绩效回升。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在2016年上半年明显反弹,但从工业增加值看,今年上半年并没有较去年下半年有太大幅度的好转。这又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利润的上行呢?整个实体经济真的有工业增加值所表现的那么差么?


总结以上的几个问题,我们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在2016年上半年出现了明显的量价背离的现象,以及利润与工业增加值背离的现象。量价背离的现象的出现证明:目前的经济下滑不是因为经济本身恶化导致的,而是政府政策导致的企业被动去库存和生产减缓的结果。叠加上天气和洪灾两重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了目前的经济怪现象。



声明:版权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敬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涨停精选”(ID:ghfz88


最有用的股票公众号!每天晚上深度揭秘当天涨停股票个股驱动因素,精选股市咨询与股票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推荐阅读 ^o^


鲜娱       韩娱       娱评社
八卦       独家       滚动
内地       港台       欧美
日韩
视讯       综艺       剧评
八卦爆料          活动          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