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感觉,手无意间在左胸摸到一个米粒大的小硬疙瘩,不痛不痒的,没想到竟然是癌症。”2014年9月底,家住洛阳市伊川县的赵女士在家中休息时发现了身体上的这一变化,听说胸部长肿块不是小事,第二天就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经检查,赵女士患了乳腺癌。 乳腺外科主任刘德纯告诉记者,有些患者认为乳房上长个“小疙瘩”,不痛不痒就不用去管,直到疼痛难忍的时候才去医治,其实这样是很不对的。临床上,越是不痛的乳房肿块越应该予以重视,一旦到晚期局部皮肤出现溃烂、浸润时,便会疼痛难忍,到那时,病情都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 【乳熏】 一熏通经络,二熏挺且翘。 三熏防增生,四熏通结节。 五熏缓解疼痛,六熏减少坠胀! 乳房保卫战已经打响,您不参加么?! “乳房肿块不是乳腺癌的唯一症状,乳头溢液也是乳腺癌的症状之一。”刘德纯说,普通的乳腺增生会有溢液,患者可以根据溢液的颜色初步判断自己患的是哪种乳腺疾病。 女性在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出现的是泌乳现象,有时口服避孕药或者镇静药后也会引起乳头溢液。另外,绝经后的妇女单侧或双侧乳头也可能会出现少量的溢液,这些都无大碍,并不是疾病的前兆。但如果它多发生在一侧乳头且溢液中带血,可能就是身体发出的一个危险信号了,患者这时一定要高度警惕,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主要致病因 据刘德纯介绍,乳腺癌与遗传基因有密切关系,有乳腺癌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父母、姐妹)曾患有乳腺癌者,自身患乳腺癌的风险会增高。此外,月经初潮早、绝经迟(>55岁)的女性、青少年时因淋巴瘤等疾病胸部接受过放射治疗者、应用激素缓解更年期症状者、长期饮酒的女性、肥胖的女性也需警惕。 “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熬夜、晚婚晚育甚至不育等成为主流现象,影响内分泌的正常运行,成为诱发乳腺癌的原因。”刘德纯告诉记者,有资料显示,未生育或者晚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大,其中,35岁以上生育者得乳腺癌的几率比35岁以下者高3倍。怀孕时,体内会产生大量黄体酮,能很好地保护女性健康,但如果不生育或者过晚生育会使体内雌激素增高,患乳腺癌的风险也会增大。 二奶薰蒸!“乳”此可爱! 乳腺癌没那么可怕,科学治疗可获长期生存 聊天中,说起身患此病,她们表示更担心术后复发。“这种病不像感冒、骨折等疾病能彻底治愈,心里还是会放心不下,担心复发。”刘女士说,每当听到有人说起患过乳腺癌的患者,总是会详细地询问那位病友的恢复情况,每听到说术后恢复得很好,且手术过后很多年生活依然很好,她就像被注了一剂强心剂一样,对战胜病魔充满了信心。 “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得这病,总觉得比别人少了什么,会遭到他们异样的眼光。”不少乳腺癌患者谈及这,都会黯然神伤。乳房是女性重要的第二性征和审美器官,乳腺癌对女性患者而言不仅是生理上的疾病,更摧残了她们的心理健康,她们多会因担心乳腺切除术后遗留的明显胸部畸形而大受打击,尤其是年轻女性,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样的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情况就会好很多。如果及时查出病情,肿块小于3㎝,肿块距离乳头乳晕大于3㎝腋窝淋巴结阳性等情况下,可以进行保乳治。如果不能保乳,患者术后除可简单地佩戴合适的义乳保持外形,还可以通过自体组织进行乳房再造,或者假体植入。”刘德纯说。 合理饮食健康生活,养成定期检查好习惯 “女性要摒弃熬夜、饮酒的习惯,要多抽出时间做运动。平时应少摄取动物性脂肪,多吃些含丰富纤维素的食品,如蔬菜、水果、谷物和豆类等,不要过度进行营养品的补充,尤其是含雌激素的补品或随意服用避孕药、激素类药物、化妆品,以免造成内分泌紊乱,增加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 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外,还要定期做乳腺检查。从18岁到30岁,每月都要做好自检。从30岁起,要每隔半年去医院进行乳腺检查。20至39岁的普通女性,如果非高危人群,不推荐进行乳腺筛查,但应定期体检;40至49岁的普通女性,应每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和临床体检;50至69岁的普通女性,应每一至两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和临床体检;70岁或以上的普通女性,每两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和临床体检。若是发病高危女性,建议40岁前提前进行筛查,筛查间期每半年1次。
二奶薰蒸!“乳”你所想!
二奶薰蒸!“乳”你所愿!
二奶薰蒸!“乳”此美好!
二奶薰蒸!“乳”此膨胀!
二奶薰蒸!“乳”家文化!
博弈伟业(bywy_baotou)